香港拍摄“中日书法展”
现正于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中,不乏国宝级书法精品,包括被视为存世王羲之书迹摹本中最好的一幅、由日本宫内厅皇室收藏的《丧乱帖》,该帖在唐代时期流入日本,经过1200年后才首次回到中国展出。而香港的书法爱好者将不必往上海,可透过电视看到这些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宝。
香港亚洲电视周日文化节目《文化风情》,最近于上海博物馆拍摄“中日书法珍品展”。该节目主持人王明青表示,今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该展览于东京展出后,由3月13日至4月23日在上海展出,展出的102帧书法作品,包括日本提供的66帧,及上海博物馆提供的36帧,多数为两国国宝级文物。例如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定武兰亭序》、《淳化阁帖》、唐代怀素的《苦荀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铭》、苏东坡的《李白仙诗卷》、黄庭坚的《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等。
在上海拍摄期间同行的书法监定家黄君实表示,这帧东晋王羲之《丧乱帖》是唐代时期的摹本,由监真和尚东渡时带入日本,日本的圣武天王死后,该帖藏于东大寺,其后流传到日本皇室成员手中,至明治时期才正式献给天皇,并一直藏于宫内厅,在日本也甚少公开亮相,出国展览更难。
黄君实续说,《丧乱帖》内容讲述王羲之在洛阳的祖先坟墓被胡人挖掘,表达其悲痛之情,该帖充份展现了王羲之“龙跳天门,虎?凰阙”的书风,可说是现存王羲之书迹最好的摹本之一。
该帖在上海只展出一星期,相信现已返回日本,改以王羲之的另一幅《孔侍中帖》摹本展出,亦属珍品。
展出的其它珍品还有现存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唯一存世真迹《孝经卷》,李宗翰收藏的“临川四宝”之三:《孟法师碑》、《孔子庙堂碑》及《善才寺碑》,王献之的真迹《鸭头丸帖》,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宋拓本等。还有宋、元大家如蔡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明、清主要书家如祝允明、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作品。
亚洲电视《文化风情》拍摄是次“中日书法珍品展”,将分两集播出,分别于4月2日及9日一连两个星期日早上8时30分播出。(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