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彩瓷皇后,下月亮相国博

来源: 2006-11-18
国家博物馆专家联合景德镇制瓷大师研制恢复的珐琅彩将于6月6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失传200多年的珐琅彩制瓷工艺终于“重返人间”。市民可拨打咨询热线:51798969,获得门票进入国家博物馆免费参观。 
    研制者被毒烟熏得流鼻血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古陶瓷顶峰期的作品,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技巧,被世人美誉为“彩瓷皇后”。自乾隆以后,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技术就失传了。 
    如今,亲身研制珐琅彩的景德镇制瓷大师熊建军介绍,8年前,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携带资料来到景德镇,邀请熊建军一同研究如何恢复珐琅彩工艺。 
    “珐琅彩最难的就是彩料配比。”熊建军说,与其他器件不同的是,珐琅彩的彩绘颜料中含有硼或砷。砷是一种有毒物质,一次在高温炉中煅烧珐琅彩时,温度达到数百度之后,毒烟挥发出来。“我们几个人当时全戴着口罩。”熊建军说,即便如此,高温炉周围的几个人全都流鼻血了。 
    “试过多少次已经讲不清楚了。”一直到去年,熊建军才把珐琅彩的全部工艺都研究清楚,可以按照两百多年前的所有工序复制珐琅彩。 
    国博全程监督高仿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完全采用清代传统工艺和原料,包括采石、碎石、淘泥、洗泥、踩泥、揉泥、拉坯、修坯、吹釉、画坯、写款等几十道繁琐复杂的工序,无一例外的都是采用古人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最终以柴窑烧制。 
    底部刻双款编号以防假冒 
    展览主办方负责人王军林介绍,这次展出的20件高仿品每件都复制了50件,除每件编号50的高仿品由国博永久收藏外,其他的均限量发行。 
    王军林说,在每件高仿品的底部,都刻有纪年号和绝版编号,“底部的双款都是和器件一起烧制出来的,根本不能去掉”。(Tom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