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由著名艺术家艾未未策划的杨志超作品展将在位于上海的东廊艺术空间推出,展览从多视角阐释行为符号下所表达的信息,届时大家在周末将迎来一次“行为之旅”。
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在中国翻译成“行为”而不是表演,更准确地贴近了中国现实和生存环境,由此和原有的表演拉开了距离,并扩大了适应范围。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反而丰富和延伸了“英语”原有的意义,尽管这个词也并不仅指表演。
当代艺术的“繁荣”似乎已淹没了一切,随着各种展览和销售热潮的不断出现,我们真的以为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鼎盛时期,尽管这一切并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行为艺术这种外来形式,也随着这一现象,时隐时现地出现在不同的展览中,我们有时特高兴地以为:行为艺术已开始了辉煌……?繁荣的背后正隐藏着致命的弱点,“艺术作品短命化”的现象正像病毒一样,向里向外、向所有能扩散到的地方渗透,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我们都难以逃脱。尤其是当我们摸着腰里的美金日渐增多时,嘴里念叨着:重要的当然不是艺术。
我的行为作品正在努力恢复身体的生物学反应和社会的平衡关系,在漫长的过程中,甚至在二十世纪晚期,身体也曾被认为是医学的附属品而不具有社会学的意识和思维,现在,身体本身正在成为思想中心,也可以这么讲,它的生物学反应是全部思想的根源,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所言:“就身体的重要性而言,近年来的社会、文化、技术变化使身体成为现代政治的中心,因为自然和社会的习惯性边界被不断地侵蚀和改变,结果政治立场也很快地显得陈旧过时……”(摘自《后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
在对身体自我伤害的日子里,心也同样受到了伤害,这是一种比表面的伤害更加令人痛楚的伤害,它甚至会使人产生对所有的一切都质疑的怀疑精神,包括怀疑存在本身……这种悲剧式结果的出现真的暗示了我们娱乐化生存时代的全面到来吗?但冷静下来,在这背后,通过身体的伤痛作用到心里,你又获得了一种隐隐的醒悟,它使你警觉,并在深深的原罪忏悔中,出现轻如羽毛的阵阵颤动,始终在不可说的状态中感受着感动……我们当然喜欢喝着咖啡,坐着宝马在优雅的别墅内谈论着生活以及和艺术有关无关的话题,我们也当然喜欢每张画的价值创世界记录,我们当然更不愿意干出力不讨好的事,就因我们太聪明,反而不干傻事。世界这么大,多几个傻瓜算什么,艺术不能当饭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就是要让艺术既能当饭吃还能出名,多好呀……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做到了,我们可以笑了。
我们一直渴望变成鱼或鸟,但当我们真变成了鱼或鸟,真长出了腮和翅膀时,我们又因恐惧而扼杀了鱼和鸟。但我们离长腮和长翅膀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事实。
《行为艺术笔记》
据悉,这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30号。
[编辑:亢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