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一些当代艺术家接连在国际拍卖会上创下数千万元一幅作品的高价,中国当代艺术也随之成为全球资本热捧的宠儿。对于这一现象,前来参加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的台湾《典藏》杂志总编辑熊宜敬表示,当代艺术市场现在最为红火,这是因势利导的结果,是中国整个国力上升之后而产生的现象。
“因为中国具有影响力,所以相应地她的艺术也跟着会具有影响力,这是一个铁律。”熊宜敬说,从世界艺术发展史来看,任何强势国家的艺术家都会随其国力的上升而“升值”。更何况,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未来的远景非常广阔。
熊宜敬说,台湾艺术市场跟随经济发展,在1995年曾达到最高峰。当时的台湾,仅画廊就有250家,台北一桩阿波罗大厦中就有超过50家画廊,这是非常惊人的数目,有点像现在北京的798艺术区。不过在1999年,台湾艺术品市场机制由于“升值过快、炒作过猛”而发生了混乱,这足以为大陆艺术市场借鉴。
不过,熊宜敬也指出,中国市场恐怕是全球艺术市场的一个“特例”。
“过去在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都是在GDP达到1万美元水平之后,才会产生艺术市场,但中国好像不是这样”。他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体庞大,所以只需要一个区域、一部分富裕人群,就能够创造出艺术市场的强劲需求。
熊宜敬预言,中国艺术市场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而且能够吸纳从普及收藏家到顶级收藏家的“广泛阶层”,这恐怕也是中国艺术收藏在全世界独有的优势。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