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作品风格简述:零言碎语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徐丹 2007-12-08

    将尘封的过往时空凝固,让观者在物语的感染力中有些许体悟,不知是否如我所愿,但我希望如此。重拾旧影不是惟一目的,透过旧物可以返观现实而有所感悟。

    我们身处的时代纷繁而浮躁,人们不停地向前奔走,而适时的回望和片刻的驻足或许会让自己的心感受到一种静谧与平和,这是一种我们早已久违的体验。

    很长时间以来,我的作品都以静物为主,除了个人偏好,还与自己儿时的经历有关。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旧式的大院里,常常见到许多式样独特的古旧器物,我感到新鲜和好奇,他们很自然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作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和沧桑世事的旁证,那些器物在我眼中已蜕变为具有生命的实体,并饱含其时代文化的韵味,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魅力,而光阴流逝,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隔栏相望,心中竟生出一种对悄然远离的忧伤,对生命老去的无助,留给人们的只是睹物思人般的念想。它们静处一隅,仿佛在低诉着一段往昔,在悄无声息中,轻触人心深处。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 愉悦的视觉是我需要的,但这不是目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对生活印迹的凝注,如何去画、以何种心态和表现语言去面对画布?这是在创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我偏向于纯粹意义上的绘画,尊从于自己的心性,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潜在的感性时常漂移,因此在不同的时期会有或大或小的变化,而不论怎样画,都应在作品中去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才有价值,因为这种感受中必定沉淀了属于个人的情感记录。我在静物创作的时候,有时如同在梳理自己的记忆,在这一过程中我恍若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于我而言,这一过程让自己感到宽慰。我乐意寄情于那些无语的器物,虽然这种表述大多游离于现实之外。现在的人物创作丝毫没有影响我对静物的偏爱。每一个艺术家都在自觉与不自觉间承担了某种责任,真诚的面对作品应是本份,对自己负责是应首先做到的。

    对于旧物我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但我们毕竟生活在当代,现实境遇对我的触动也同样令我关注。在近期构思的作品中我开始在都市及大众文化领域寻找表现内容,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状态及对外界的感受,强调作品的主观性和人文精神的表现,并将古典油画语言融于现代观念之中,期望在物质性真实的背后,去找寻一丝隐喻和象征主义色彩,让表现的物象在作品中能逾越其自身,进而完成精神情感的传达。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