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关伟画了2000多张画,办了45个个展,被收藏的作品多达1000多幅。在澳洲,政客、明星、商人、小白领都爱买他的画。
北京人关伟33岁定居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现代艺术馆、新南威尔士美术博物馆等都收藏了他的画作。今年11月,作为澳大利亚文化年活动的一部分,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完整呈现。
关伟的作品有着极易辨认的鲜明特征,那些没眼、没鼻的裸体小人极富喜感。在老外眼里,关伟的作品很有异国情调。
懂行的老外说关伟的画“诙谐幽默地避开通常所见的那些带有反讽标志物的所谓北京当代艺术”。澳洲影星凯特-布兰切特曾在《纽约客》上说中国画家关伟作品给她印象深刻。关伟以澳洲艺术家身份入选1999年亚太三年展和2000年光州双年展,也被称为澳大利亚美术界的领头人。
从“中国画家”到“澳洲画家”
关伟称自己运气很好,“被邀请到大学做访问艺术家,一进澳洲就身处学术圈”。而当时悉尼很多中国艺术家都靠开出租车、刷油漆艰难度日。关伟带着他们去画廊碰运气,“一间间敲门,三天后,找到雪门画廊,老板没拒绝”。
雪门画廊是澳洲最好的画廊,精明的老板第一年举办关伟、阿仙、刘晓先三人联展。第二年加上唐宋、肖鲁、沈少民、任华,办七人联展。前后两次,都只有关伟一人卖出了画。第三年画廊专门为关伟办了个展,并签约代理。
1990年,关伟的《二指禅》整套50张画被悉尼当代艺术馆用2.5万澳元收藏,从此他“可以生存了”。更大的转折是三年后,他的《活标本》系列让布里斯班的昆士兰美术馆一下收藏了三张。“进入大美术馆的作品成为一个标签和鉴定。作品悬在大国家美术馆,私人收藏家看到就去打听。”凯特-布兰切特收藏关伟的作品,正是因为2003年偶然在悉尼州立美术馆看到《再次幻想》。
策展人侯瀚如说:“在我的眼中,关伟的作品就是一片令人着迷的土地。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他对于民俗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他试图将所有的元素加以融合,从史料、宗教符号、中药、西方占星术、寓言到科学等。”
2000年他参加悉尼奥运会宣传画创作。2003—2004年他为澳大利亚气象总局大楼创作澳洲最大的公共壁画《风水》。
澳洲人对他的称呼也从“中国画家”到“定居澳洲的中国人”,再到“华裔澳洲人”,而现在被称为“澳洲画家”。悉尼美术馆馆长说,现在澳洲有三个最重要的艺术家,除了迈克帕、伊曼斯-泰勒,第三个就是关伟。在澳洲,关伟被认为是移民成功的典范。
对卖得好进行反动
雪门画廊代理的是澳洲最好的艺术家。他们合作的30多个艺术家中,关伟的作品卖出最多。“国会收藏了三张画。总理办公室挂了两张‘茄子战争’。”
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中也挂着关伟的大画,“大使收藏有我4件作品,1件雕塑、1幅布面油画、2张版画”。驻华大使芮捷锐说,所有收藏中最贵的一件是关伟的《大洪水》。关伟说他的画价和年龄成正比:“刚到澳洲时,纸上作品两三百澳元。墨尔本州立美术馆收藏的《江湖》是最贵的,12万澳元。现在纸上的几千澳元,大画价格人民币100万左右。每年增长一点,循序渐进。”
画有巨幅怪趣人物的《望星空》夺得澳大利亚画坛最重要奖项苏曼奖后,关伟开始成为澳洲最抢手的画家之一。2000年个展开幕前,24幅画就被一抢而空。但关伟却很不高兴:“辛苦画的作品还没展出一下就没了,我不想被人误认为是商业画家,这样会丧失话语权。”
为了反商业化,2003年,关伟开始在柏林、纽约、墨尔本和悉尼的墙壁上画画,画完就毁掉。2004年,关伟在澳洲举办“寻找敌人”的个展,黑色士兵和武器取代了他标志性的粉色人体,澳洲收藏界大跌眼镜,但凯特-布兰切特看到《寻找敌人》却特别激动,“买了油画、屏风和其他作品”。
2006年10月,关伟在澳大利亚悉尼动力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另一种历史”,将明朝永乐皇帝和航海家郑和与南海航行的故事展现在九幅大型壁画中,而天花板、地面平台、立柱和想不到的角落里也绘有许多小幅画面。澳大利亚艺术评论家约翰-麦克端纳认为这是杰作,澳洲公众也觉得很有意思。设计了两年,画了一个月,但所有墙壁、角落、柱上的画面,7个月后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被全部毁掉。
【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