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翰海2011春拍5月中旬将开槌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1-05-11

清 《职贡图》 七十二开选一

更多详情请点击>>>

 

北京翰海2011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6-21日举行,16-18日预展,19-21日拍卖。拍卖会地点将移至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

 

作为国内成立较早、业界知名的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在十余年间,以文博领域与拍卖市场的资深经历,学术实力与海内外资源优势,持续稳定的业绩与影响力,不偏不倚地推动赏鉴性收藏与市场空间的开拓,逐步丰富“全品类”拍卖的专场构成,清晰艺术史为坐标的价值定位,于多个版块保持或刷新拍卖成交纪录。

 

艺术品拍卖全线上升的行情与持续的成交增量,从09秋季开始延续至今,并以稳定的市场走势启动“价值时代”。 2011春拍,翰海依然着重藏家,甄选2400余件文物艺术品,涵盖当下市场热点与潜力版块,推出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法书楹联、古籍善本,油画雕塑、金铜佛像、中国玉器,古董珍玩等十余专场,并将择文物稀珍与经典佳构集成重要书画古董夜场。

 

藏家的力量—春拍市场前瞻

 

收藏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并非单纯的资本博弈,艺术品在递藏中实现价值,而价值的呈现是物我相知,热忱的研究与深入历史的考据,持续系统性的整理与甄选,收藏的眼界、智慧,促成一件件珍贵艺术品浮现、为世人所知,而收藏本身成为具有典范意义与重要参考价值的珍藏。

 

最具价值的艺术品与最为高端的收藏,在中国恢复拍卖的十余年中,随着日益清晰的价值脉络与渐趋成熟的市场运作,缔造出最具潜力的投资,并在鉴赏收藏与资本流通的双重领域,不断输出成功的样本。

 

拍卖市场脱颖而出的收藏,在2011春季,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焦点。藏家专场集中出现,市场表现最为优异的,一为精珍藏品,二为收藏的眼界与脉络。在拍卖市场,前瞻性的视野,投在历史的坐标系,新生力量的崛起,深刻影响资源流动与市场格局,吐故纳新为市场注入活力,而稳定与理性的维持源自多方的参与、制衡。

 

藏家的力量在今春拍场中无疑是一次高度的、强大的展示。掇英取珍,系统整理、学术考据使藏家的深厚积累引发市场最为热忱的竞买欲望。
 

 

 

齐白石《红荷鸣蝉》设色纸本/立轴 138.8 ×61.6cm 1948年作

 

精鉴珍藏 《碎金集》中国近现代书画

 

2011春拍,翰海推出多个藏家专场,最受瞩目的为《碎金集》中国近现代书画。《碎金集》是《名家珍藏》系列第六卷,出自90年代创刊初始就在海内外书画界享有极高权威性与参考价值的名家书画类系列业刊《名家翰墨》。

 

《碎金集》分为古代绘画与近现代绘画两册,网罗二百余件古今名家精品。收藏过程近二十年,水平之高,足见藏家的执着努力与业界前辈的倾心相助。

 

徐悲鸿 《松鹰图》112×108 cm  设色纸本/片 1940年作

 

 张大千《幽林浮岚》48×67cm 设色纸本/框 1969年作

 

此次推出的140余件作品是《碎金集》收录的近现代书画部分,作品著录详实,来源记载非常清晰,大部分为十余年间海内外拍卖会集成的亮点头筹;另外一部分以名家收藏为主,包括傅抱石家藏,方济众家藏以及香港、新加坡等海内外资深藏家,作品或直接得自家藏,或选购自以上收藏家上款的专场拍卖。

 

本场名家齐备,不同流派、风格,无论尺幅大小,莫不精珍。专场收录十余件林凤眠作品,涵盖仕女、静物、风景、绘画各种题材,集中如此数量、丰富题材的林风眠作品在一场拍卖中,已属非常难得,而作品本身的代表性,清晰的出版与来源,将会对林风眠作品市场价值的认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林风眠《宝莲灯》68×70cm 设色纸本/框

 

傅抱石《万竿烟雨》102×60cm

 

李可染《兰亭图》85×52cm  设色纸本/框 1985年作

 

除此之外,专场还将推出三十余件齐白石作品,包括《红荷鸣蝉》、《五世同寿》等市场最喜见的花鸟、寿酒、雏鸡,贝叶草虫等题材作品。以及张大千《蟠桃献寿》、《幽林浮岚》等摹仿敦煌绘画风格及晚期泼墨泼彩风格的十余件作品。李可染《兰亭图》、傅抱石《万竿烟雨》、徐悲鸿《松鹰图》以及吴作人、黄宾虹、陆俨少、郑午昌、启功等作品咸集一场。多年精鉴珍藏,往返南北,将原本散佚的佳作归属成册,如今又完整释出,其高端规模与齐整脉络,体现藏家的水准与坚持,而物去复归的机缘则有赖更多藏家与专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

 

徐悲鸿《孙慧君像》

 

溯本寻源—孙佩苍家族收藏徐悲鸿油画珍品

 

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存世极少,大多存于徐悲鸿纪念馆中,甚至于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这种级别的美术馆尚无一件徐悲鸿油画的藏品,民间收藏则更为稀有。

 

翰海春拍推出的“孙佩苍家族收藏徐悲鸿油画珍品专场”,集中三件重量级作品:《孙慧君像》、《坐裸女》、《参孙与大莉拉》,作品来源清晰可靠,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学术价值来看均属上乘,能够集于一场拍卖会中,实为藏界幸事。

 

徐悲鸿 《坐裸女》

 

孙佩苍先生是20世纪30、40年代公认的美术鉴赏家和收藏家,在收藏西洋油画,“西画东渐”的历史上,可谓史上第一人。在法期间与徐悲鸿结成莫逆之交,其精鉴之辛与搜藏之精深受徐悲鸿盛赞,也奠定其作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收藏家之一,不可磨减的地位。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孙佩苍和他的藏品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近代美术史进程中中国主动引介西方艺术的环节缺失;从艺术收藏的角度看,此种规模甚大、品质绝佳、中西方并蓄的艺术为艺术收藏树立典范,一方面奠定孙佩苍作为20世纪30、40年代最重要的鉴赏家和收藏家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给后人以启示;而从美术教育的角度出来,尽管藏品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但这些原作和印刷品在中央美术学院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都起到了启蒙式的作用,对于新中国的油画事业的发展起到奠基和持续的推动作用。

 

徐悲鸿《参孙与大莉拉》

 

专场推出的《孙慧君像》、《坐裸女》、《参孙与大莉拉》为孙氏所藏徐悲鸿油画精品,前两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现身拍场,曾参加由中国油画院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回到写生”展览;后者参加中国油画院与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面对原典”展览。

 

特别是徐悲鸿为孙佩苍女儿所画肖像《孙慧君像》,完整传达徐悲鸿的艺术理念,“位置得宜、比例准确、黑白分明、动作或姿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睹”。透过画中女孩无邪而纯净的笑容,我们是否应当再次为一个半个世纪以前的先驱者们在追逐艺术理想的道路上付出热血和艰辛而肃然起敬?

 

昔采东西—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收藏

 

油画雕塑 “中国现当代美术” 、“孙佩苍家族收藏徐悲鸿油画珍品”、“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收藏”以及“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四个专场中,三个为藏家专场。

 

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是久负盛名的收藏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早期中国油画进行挽救性收藏,其辛勤浩繁的整理对早期油画的学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亚洲艺术基金会所藏油画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与审美价值,此次专场推出其中四十余件精品,其中包括吴冠中、沙耆、卫天霖、吕斯百、林达川、余本等前辈大师作品,大部分都参加过2002-2003年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昔采东西-中国前辈艺术家的油画”特展,和1997年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ArtExpo”97邀请展,有些还多次出版,弥足珍贵。

 

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

 

翰海2010年秋拍 ‘小雅观心’专场,以无底价的形式拍卖插画、连环画、手稿等,其新颖别致的专题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博得了藏家的喜爱和推崇,市场反应极其热烈。该次拍卖重新定义了连环画插画等市场价值,增强了藏家的信心。应市场需求,‘小雅观心’专场将继续于今春与藏家见面,并继续坚持文献与艺术价值共存的路线。其中周思聪创作于70年代的素描原稿《毛主席在长辛店》是本场颇受期待的亮点,其184×264cm的巨幅尺寸实属少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周思聪素描作品,画面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显示了周思聪深厚的西画功底和对宏大题材的把握能力。吴冠中的文章手稿等也将亮相此次拍卖。此外,赵庆伟先生藏界同好也将友情提供一些珍贵藏品,其中包括70年代脍炙人口的连环画《大闹天宫》原稿,相信会再次掀起‘小雅观心’专场的热潮。

 

海外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在当前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的知名收藏,蜚声国际,藏品的系统性与精珍程度,为业界公认。尤其是尊重历史的研究性鉴藏,不仅完好保存文物在历史中的原貌,更体现出对艺术的热忱与珍视。

 

金栗神光—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

 

春拍,翰海推出欧洲藏家专场“金栗神光—比利时私人珍藏佛造像”,此专场将为今春内地佛像专场的一大亮点。二十余件拍品均来自比利时藏家十数年来的私人珍藏,涵盖西藏、藏中、扎什伦布寺、尼泊尔、尼藏风格、汉藏等不同风格的金铜佛造像和唐卡,跨越数个世纪以及藏传佛教的不同文化区域。多件拍品曾参与海外出版和展览,品质优良,有着很好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西藏风格部分,一尊“十五世纪 西藏 智行佛母像”将是专场的最大亮点。智行佛母,又称“作明佛母”,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智慧女神,也是藏传佛教中较重要的空行母。佛母呈舞蹈姿态,整体躯体比例精准,线条流畅,婀娜的腰肢与长帛围绕其身体曲折翻转,营造出强烈的动感。该造像最殊胜之处是躯体纯金,莲座纯银,两种不同材质铸造,选材考究,弥足珍贵,制作工艺又如此精致,在传世造像极为罕见。

 

扎什伦布寺风格“十七至十八世纪 扎寺琍玛大红司命主像”;清康熙北京官造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尼泊尔李查维王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十世纪铜释迦牟尼坐像”等多件佛造像艺术精品,展现不同时期、风格造像艺术的杰出成就,集成重要历史价值与宗教内涵,是为难得一见的精品集珍。

 

清乾隆 内地宫廷 自在观音 H51cm上身红琍玛 莲座黄琍玛

 

清戒-金铜佛像

 

藏家专场外,常规金铜佛像专场同样异彩纷呈。“清戒—金铜佛像”集合西藏、内地、尼泊尔、印度等不同地区各时期代表性的宗教艺术作品60余件。

 

宫廷造像仍是本场最大焦点。一尊“清乾隆 自在观音像”,具有鲜明的清乾隆宫廷造像艺术风格,代表这一时期宫廷造像的最高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造像最殊胜之处是其选材,身体用红琍玛,莲座用黄琍玛铸造,十分罕见,弥足珍贵。造像舒展自在的坐姿,与佛性自如的内涵相合,创作上的和谐得到了精准的把握。

 

清乾隆密那天 高19.2厘米

 

“六品佛楼”造像是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一大特色,在清代造像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乾隆 密那天”造像通体鎏金,十分罕见。此尊造像左手举嘎巴拉鼓,右手持发光宝珠,结半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正面上缘饰有三道联珠纹,中间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阳识,下沿镌刻“密那天”尊名,背后是“无上阴体根本”次第部属名,莲座内壁錾刻有“廿六号”字样,这与清乾隆宫廷“六品佛楼”所供奉的佛像规格完全相同。

 

南宋金丝楠木雕水月观音像 高112厘米

 

此外,金铜佛像专场还将推出“南宋 金丝楠木雕水月观音像”、“明代 中原地区 道教王灵官立像”、“清乾隆内地 巴沽拉尊者”等造像珍品。

 

全品类集萃打造常规经典夜场

 

价值时代的艺术品拍卖,显见是价格体系的全线上扬,新晋藏家的规模入场,更为突出精珍资源的有限流通。在全品类的市场版图中,资源角逐的日益激烈,催化打开上行空间的紧迫感。维持行情的可持续性,依托于精珍拍品的挖掘与价值诠释。

 

集合全品类精粹打造夜场拍卖,是价值时代的应运而生,经典作品的收纳与甄选,不仅是着眼藏家的品质升级,更体现出拍卖公司对价值脉络的梳理、学术精神与市场前瞻。

 

春拍,翰海重要书画古董夜场,推出60余件拍品,首次从纪念性专场转入常规经典专场。

 

夜场推出多件乾隆时期釉下彩瓷,器型、纹饰多样,美轮美奂,各臻其妙。

 

“瓷品精进,无过清代康雍乾之御窑”,乾隆时期釉下彩瓷最具特色,青花瓷效仿“永宣”气韵,素雅幽青,华而不艳,烧造品种丰富,装饰华丽,令人赞叹。釉里红制品最好,烧制技术娴熟,青花与釉里红绘制相结合,青花色泽翠蓝幽靓,釉里红娇艳俏丽,发色均鲜艳亮丽,异常醒目,相映成趣,别具艺术特色。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器形端正,青花发色青翠亮丽。外壁错落绘折枝桃实、荔枝及石榴等“三多”纹饰,每种花果间点缀折枝花卉,颈部均饰一周十字花卉纹,肩部及足圈饰蕉叶纹,绘工精细,果实饱满,花盛叶蔓,生机勃勃,其青花翠丽,略有晕散,绘工精细,尚有雍正仿明代“宣青”遗风。

 

清乾隆 青花海水缠枝花卉云龙纹大盘

 

“清乾隆 青花海水缠枝花卉云龙纹大盘”为清代乾隆时期稀见之品,整盘共描绘穿花龙五只,其中内外盘壁各绘游龙两只,神采昂扬,须发飘摆,盘心绘青花应龙,广额方口,全身弓盘,背部生有蝠翼,卷花尾。龙身周遭点缀缠枝花卉纹,点染清晰悦目,线条流畅,尽显乾隆官窑经典气质。

 

明晚期 犀角仙人乘槎摆件

 

犀角雕刻作为工艺史的珍贵品类,市场曾过低估值。对于犀角材质与工艺双重价值的衡量,使之行情回归史学坐标,成交普遍逾百万,并进入千万行情。此次夜场将推出“明晚期 犀角仙人乘槎摆件”,选材为印度犀极品,质地细润,呈琥珀色泽。犀角随形巧雕为槎舟,取粗阔古树之状,一端镂孔为流,主干雕舱盛酒。张骞端坐槎中,古树蔓缠长势旺盛的牡丹,花朵怒放,环绕张骞胸前与身畔。槎底雕水波纹饰,水线急旋成涡。槎舟雕刻写实,奏刃爽劲而浑然天成,将古树之苍虬,牡丹之勃然,毕现于锷下。

 

夜场将推出的古代、近现代书画作品同样是精珍、代表性与重要价值的集萃。依据美术史的价值体系,甄选名家与珍品。

 

齐白石《山水册》八开选一

 

脱略恒蹊 妙得天趣—齐白石《山水册》

 

 

齐白石《山水册》,为一件难得的诗画“双绝”的佳作。册页共八开,分绘《竹溪群鸭》、《柳风帆影》、《酒醉网干》、《远山溪树》、《牧童纸鸢》、《一犁春雨》、《蕉叶楼居》、《两岩含月》,集中齐白石山水画的各种独特技法与风格。每一开绘画都有启功的对题诗,即是对绘画的高妙解读,又是精彩的行楷墨宝。册页出版、著录详实,为一件难得精品。

 

《职贡图》 七十二开选一

宫廷旧藏 民间辑佚 四川省少数民族图典

 

春拍将推出具有重要学术与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职贡图》。此《职贡图》是十分难得的《皇清职贡图》(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早期绘本,且为孤本,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该册现有的七十一开,图像均为绢本设色工笔画。画心纵31厘米,横30.5厘米。所画均为四川省少数民族男女像并书有满汉文图说。

 

《图册》前后夹板尚存,为金丝楠木制做。前夹板上刻有隶书“职贡图六册”五字,字内填青。册中画页以黄绫裱边,是典型的清内府装裱形式。黄绫扉页上钤有乾隆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印二方;又册前后分别有王际华、钱汝成和诗,足证其为乾隆朝宫中之物。

 

朱耷 花鸟册 九开选一

 

笔情纵恣 绝真绝精-朱耷《书画合璧》

 

朱耷是极富创造精神的书画家,其成就最著、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水墨写意花鸟。此次推出的九开册页《书画合璧》系朱耷晚年所作。露根欲倒的松树、闭目无言的八哥、栖身破叶的寒虫,都饱含强烈的情感,带有不可明言的寓意。

 

册页流传有序,由唐云题签,谢稚柳跋。跋中称“是本尤足珍也”。册页后纸有朱德裳跋文,视为“传家重器”。此册第四、第六图上分别钤有“齐璜观”、“齐白石观”二印,说明素崇八大的白石老人曾予鉴赏。

 

祝允明 《草书秋兴八首卷》

 

笔法精严 神采超然—祝允明 《草书秋兴八首卷》

 

此卷为祝允明五十七岁所书,笔力雄强,气脉流畅,功力浑厚。引首为明代陈鎏所题“枝山草书”,后附晚明嘉兴名士洪邦基、高松声、释智舷题跋,以及日本长尾甲题跋,近代罗振玉题签。此卷笔法精严,神采超然,风格鲜明,鉴藏脉络清晰,经多次出版,为重要的祝允明草书珍迹。

 

名品咸集 脉络清晰-庆云堂书画推出古代、近现代佳作

 

书画板块,高端拍品引领价格空间上行,呈现美术史为线索的名家精品行情,同时凸显著录及鉴藏的重要价值。

 

翰海庆云堂书画自09年引入拍场,一直以推出作品的上乘品质和清晰佐证享誉业界,并在稳定优异的业绩中持续对市场的影响力与品牌的建立。

 

春拍,庆云堂书画除“碎金集近现代书画”专场外,还将推出 “北京工美博物馆藏中国书画”、“庆云堂翰墨名家”、“庆云堂中国书画”多个专场。

 

成立于1987年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在工艺美术界享有众所周知的至高地位和广泛影响。而不为人熟知的,还有藏于馆内的大量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庋藏。作品名头齐整,面貌多样,题材丰富,突出北方地域特点,弥补画史缺失。此次,翰海推出“工美博物馆藏中国书画”50余件作品,包括徐悲鸿早期画马代表作《竞爽》,吴昌硕《柳荫泛亭图》、《牡丹拳石图》,谢稚柳《峨眉金顶》,任伯年《花鸟条屏》等等,审视这些或典雅蕴藉,或气度恢宏的作品,不由得对其庋藏与守护者生出敬意与感谢。

 

“庆云堂翰墨名家”同样呈现来自藏家的气度与眼界,专场60余件作品齐整、上乘,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吴湖帆等近现代名家精品辈出,且来自多位藏家的虔心珍藏,其品质与规格可见一斑。

 

“庆云堂中国书画”专场涵盖古代、近现代书画佳作140余件,集祝允明、王铎、傅山、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等名家,作品出版清晰详实,递传有序可靠。规模与质量并举,堪谓历年最佳。重要作品包括历经名家鉴藏的陈洪绶《高士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并于太原碑林摹勒上石的傅山《篆隶孟郊游华山云台观》,王铎《行草书条屏》,多次著录出版、以元人写经纸绘制,张大千赠予陈巨来的《岷江晚蔼图》,王方宇、邓仕勋旧藏的齐白石《花卉草虫》等。

 

中国书画常规专场的“法书楹联”、“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共推出拍品570余件。各专场均收录数量颇多的精珍之作。亮点有如王原祁《仿古山水》八开册页,黄宾虹《黄山汤口》、黄胄《出诊图》等等。

 

临古不泥古,是历代书画家学习古人精髓的不二法门,“四王”中,以王原祁表现最为突出。古代书画专场推出的王原祁《仿古山水》八开册页,虽题为仿各家笔意,其实只是借题发挥的一种方式而已。细览各开山水,其自我面貌与艺术追求非常明晰,在精炼的笔墨中总结了五代至宋元传统山水画一些规律性经验,在延续经典的同时营造自家笔墨,是王原祁精彩笔墨的集合。此册递藏有序,并经名家过眼鉴赏。

 

近现代书画专场此次推出三个藏家板块,由远及近,分属不同地域,所藏各有侧重,却同样悦目赏心。其一为日本藏家集藏中国书画,作品或得自艺术家本人,或购藏于文物经营机构,藏品在四十余年的梳理中清晰规整。此版块作品近30件,亮点如吴作人《击目千里》、齐白石《紫藤》等等。

 

其二为“迈克尔·盖勒斯收藏的中国绘画”, 盖勒斯在美国先后结识张大千、王季迁、王方宇等著名艺术家、学者和收藏家,从而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深刻的感知与鉴别能力。其藏品主要为1850-1950百年间的现代绘画,并对明代吴门画派有着特别的兴趣。近来,随着收藏方向的调整,盖勒斯释出部分藏品委托翰海拍卖,以飨海内外藏家。

 

此外,专场还收录十余件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的旧藏。包括齐白石《事事如意》、《荷花》等重要作品。

 

当代书画持续稳定上行的趋势。市场热点高度集中于名家。此次当代书画专场,推出约200件作品,多数来自市场和藏家耳熟能详的画坛名家,包括崔如琢、刘大为、贾又福、冯远、石齐、范曾等各家代表作品。专场框架清晰,涵容全面,体现当代画坛风貌。专场契合当下市场热点甄选名家精品的同时,坚持推出中青年画家作品,培育尚在成长的潜力板块。作品多附有出版纪录。如近来拍场表现良好的石齐作品,本次推出《迎春图》,出版于《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选》。贾又福《太行风骨》经多次出版,并参展中国美术馆2008年“贾又福从艺五十周年回顾展”。

 

古籍善本专场推出280余件拍品,写本、抄本、校本、刻本、活字印本、套印本、佛经、印谱、文献资料、碑拓等品类全面,适合于各类藏家,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藏本。重要拍品包括清嘉庆十二年武英殿刊《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三百卷,而高宗圣训多为十二函三百卷,而六册一函宫装陈设旧物者尚属首次现身;《傅徵君各体书法真迹》,藏纳傅山书法多种字体于一,可谓小而大成;咸丰年间手绘《尚友图》,为时任广西桂平知县李庆福辑纂古今名士,聘保郁林钟睿凝绘以图册,设色甚为华丽工细;《统理交涉通商事务衙门甲申年事迹档案》为朝鲜甲申事变珍贵史料孤本,史学价值不可估量。

 

清中期 白玉花卉象耳衔环四足洗 H7.3cm

 

中国玉器推出拍品250余件,重要作品包括“清中期白玉雕海水云龙纹花觚”、“清中期 青白玉山水人物诗文山子”、“清中期 白玉雕八吉祥纹双凤衔环倭角洗”、“清 白玉人物摆件”等。

 

“清中期 白玉雕海水云龙纹花觚”玉色白润晶莹,亮洁无瑕。外壁碾琢平凸仿古龙纹,边缘阴刻回纹,觚身底部琢刻翻江大海,大海之上一蟠龙腾升而起,直上天际。此件白玉仿古花觚,不论是在琢玉的精湛工艺,或是象征吉祥的纹饰刻画,都属不可多得的珍品。

 

“清 白玉人物摆件”以整块和田白玉籽料雕琢而成,一老先生侧倚洞石,鬚髮飘逸,左臂靠在石上,右手提笔,含笑端详在一旁侍读童子,童子手端方砚,喜笑颜开,老者所倚洞石上部直平,以为书案,上置书卷,一派春日和煦,田园书画的闲情逸致。

 

古董珍玩,清三代官窑瓷器依然是备受瞩目的焦点,精珍资源的有限流动制衡价格空间的同时,文献考据和学术研究推动市场以回溯历史的方式,将视野投向更为宽泛的领域,在更长的时间线索、更多元的门类中,寻找最具价值的艺术品,以及尚被低估的板块。

 

翰海春拍,古董珍玩专场将推出“清雍正 黄地青花三果尊”、“明宣德 青花花果大碗”、“明正德 铜开光回押经三足炉”等260余件拍品。

 

“清雍正 黄地青花三果尊”颈部为蕉叶纹、回纹、如意头纹,腹部绘三果纹,足墙为卷草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三果纹是瓷器装饰的吉祥图案,多为寿桃、石榴、佛手或寿桃、石榴、枇杷等,寿桃寓有“长寿”,石榴寓有“榴开百子”,佛手谐音“福”,三果纹寓有多寿、多子、多福之意,故三果纹又称为“三多图”。器端庄秀丽,彩釉搭配协调,色彩明艳悦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雍正瓷器秀丽典雅之貌。

 

“明正德 铜开光回押经三足炉”铜质精炼,表面莹润,皮壳研朱砂、玛瑙,烤枣红色皮,色泽沉郁,内蕴精光。此炉造型端庄,稳重古雅,腹部如意形开光内,鱼子地撇锦纹刻阿拉伯颂词,底款为工整的篆书“正德年制”,明武宗正德帝虔奉伊斯兰教,宫中瓷器、铜器喜以阿拉伯文为饰。此件铜炉堪称精品。

 

 


【编辑:颜媛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