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海报
2011年11月4日,由张小涛与李一凡联合策划的新媒体与电影的跨学科主题展、暨国际新媒体论坛于四川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的议题为三个部分:(1)新媒体艺术与电影的跨学科交往;(2)作为“未来实验室”的数字艺术实验;(3)美术学院教育中的跨媒介研究及其实践。来自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及活动嘉宾齐聚四川美术学院共同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当下与未来。
策展理念
数字艺术既是开放的、瞬时的、跨学科的艺术,又是多媒体的、进程性的、散漫的、概念的、依赖语境的艺术,同时也日益倾向于与受众的互动性发展。在艺术类型的进化过程中,虚拟艺术逐渐消解着传统艺术的生动与美好,并致力于推动过程式艺术模式的发展。那些具互动性、远程控制性和基因特性的图像处理不仅鼓励跨领域间的合作,更倾向于用不断挑战人类整个感知系统的界面来解构参与者的感知。现在有很多介入虚拟艺术的沉浸式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剧院、电影、摄影,甚至是全景图或幻景这类历史性图像媒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维度的世界,作为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今日的数字艺术是虚拟现实与图像世界的重组,能够深入地发掘互动以及延伸性图像潜在的美学价值。在新媒体、数码媒体和数码图像艺术的革命中,合成时代与今天的视觉秩序是什么?全球化时代的数字艺术的特征是什么?新艺术如何通过技术来实现视觉转译的?数字时代视觉艺术的传播方式及其影响是什么?数字时代的艺术的未来是什么?
活动意义
据介绍,这次展览是配合四川美院新媒体艺术系的正式成立。举办和策划展览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条件,呈现当下国内外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创作中的实验进展程度与状态,尤其关注新媒体与电影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实验。以此在四川美院构建一个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的实验与教学机构。 此次展览的意义是为了呈现更多艺术家运用电影语言和新媒体的跨学科、跨媒介研究。通过展览、研讨、研究、出版、教学等,对新媒体艺术的学科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1年12月4日,爱好新媒体的朋友可以前往参观。
新媒体与电影的跨学科交往展览现场
新媒体与电影的跨学科交往展览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挂牌仪式现场嘉宾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多新体艺术系挂牌仪式现场
参展艺术家 缪晓春 《DISILLUSION》截图
参展艺术家 张小涛 《萨迦》截图
参展艺术家 李一凡 《乡村档案海报》
参展艺术家 缪晓春《DISILLUSI ON 》截图
参展艺术家 缪晓春 《Disillusion灰飞烟灭》截屏
参展艺术家 张小涛 《萨迦》 截图
参展艺术家 管怀宾 《回流》 截图
新媒体系不锈钢牌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