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领事馆总领事鲁索在微图盛景开幕酒会现场
3月,那特画廊为艺术品收藏界带来一股春日暖流,推出“微图盛景——中国当代小幅作品收藏计划”项目。本季计划邀请到12位中青年当代艺术家带来30余幅作品,其尺寸均在50 x 50 cm 左右,画廊希望通过推出小幅作品来满足艺术品爱好者在“收藏热”的风潮之下内心最为诚恳的收藏愿望。
作为定位于当代艺术推广的新兴画廊,那特画廊一直重视对年轻艺术家的发掘培养,在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当中既有郭伟、杨冕、屠宏涛等知名艺术家,同时也有郭典、张亚等新生力量,愿与12位艺术家联手以微图绘制2012年春季的艺术盛景。
“收藏热”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一股畸形的热流——字画、古董、玉石、瓷器、佛像等收藏品造假层出不穷,依然追逐者众,许多寻常百姓家里都有那么一两 件“宝”。在这疯狂的热潮背后显示出一种对历史化审美的认可,因此也还算得上好事——古典的形象在这时已经超越了形象所依托的物性。中国人对审美的认识向 来以功能为上,油画这一舶来品虽在传教士的推动下在中国有了深入的根基,然而其最初被接受的原因仅仅是其超乎传统水墨的写实效果。于此同时在西方家庭中, 描绘了中国港口风貌的“外销画”因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态而畅销。在任何时代,差异性的审美和历史因素归结起来就被称为“文化”——文化一词看似宏大,事实 上就来自前述每一个家庭的趋势和现象。
文化不是一种摸不着边际的概念,将其放置于一人的言语之中,修养与思想便是它的形状;将其放置在一个家庭之中,物件与延续便是它的反映。艺术品作为 文化的物化表现,综合记录了时代的审美与文化的延续性,这也是西方艺术品收藏——而非简单地跟风“炒作”和“投资”——的意义所在。在展示、记录和观念讨 论等学术功能之外,艺术品最为长远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在众多平民家的壁炉、卧室、走廊甚至楼梯转角处完成的。这种功能显然不需要巨大的尺寸,而是将重心落 在作品本身的形式感上。在展示性作品越来越大的当代现实中,在跟风者众的假性收藏潮流之下,我们反而应该适时提倡一种规模微小但更符合个人需要的“真实收藏”。
微图盛景。此次展览的名称承载了美好的愿望,但愿其能坦诚地折射出隐藏在“收藏热”表面之下的真实需求,传递并记载文化的意义。
【相关资讯】
【在线展厅】微图盛景——中国当代小幅作品收藏计划之2012春季
微图盛景开幕酒会现场
微图盛景开幕酒会现场李瑞作品
微图盛景开幕酒会现场杨冕作品
微图盛景开幕酒会现场张亚作品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