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犁
蓝犁作品
是怎样一位画家,让103岁的国学大师文怀沙不顾身体状况坚持在保健医生的陪同下前来参观他的展览,并表示:“不来看看他的画展,我死都不甘心。”是怎样一位画家,让国内一线美术批评家纷纷撰文称赞,孙美兰称“其大胆妄为者,或可视之为后现代之先声”;栗宪庭赞“他的一些女人体,是在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女人体如马蒂斯的作品在对话”。
画缘
1957年“反右”,12岁的蓝犁失学。次年夏天,酷爱画画的蓝犁在新华书店看到美国画家赓·赫尔脱格伦的《动物画技法》后爱不释手,不愿向陷入困顿的家庭开口索要一块四毛钱的“巨额”书款,蓝犁便瞒着母亲去嘉陵江边挑铁矿石,脚板与肩膀的血肉淋漓最终换来心爱的美术书,这段经历后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称作“从此让蓝犁与画动物结下不解之缘”,而蓝犁称这段缘是自己舍命爱画的见证。
从此数十年,蓝犁以才情与勤奋在绘画道路上执着前行。天赋使然,蓝犁也得到了诸多名师青睐与指点,20余年来在湖北著名国画大师汤文选与冯今松的教诲、指导下精进不已。某次蓝犁画虎《觅食图》,汤文选观后欣然在画中加绘两处细竹并题画:“在当代中国水墨写意虎中,这幅画也算得上精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帧神情生动,笔墨松活,诚画虎之佳构也。”
幸得诸名师指点的蓝犁在具备坚实的国画基础之外,同时潜心研究学习外域文化、艺术。曾任《湖北社会科学》杂志社副主编、编审的蓝犁表示这段经历“让自己接受了不少社会科学知识”,而在音乐、文艺理论、小说创作、诗歌等诸方面均有造诣的蓝犁,作曲曾获中央8部委颁发的三等奖,小说曾获北京大学出版集团唯一“感动中国奖”……这些画外的功夫、文化的积淀让蓝犁的画作有些与众不同,极具文化内涵。
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蓝犁》卷,这套被业内尊称为艺术“大红袍”的画集是对艺术家最高的赞赏与肯定,蓝犁却说“我最好的时期在下一个十年。”
师缘
伯乐识马成就艺坛友谊佳话
蓝犁自称有名师缘,初涉艺术遇上端木梦锡,研习国画遇上汤文选、冯今松,2003年在武汉生活了40余年的蓝犁决意去北京发展,遇到亦师亦友的国学大师文怀沙。
蓝犁至今记得与文怀沙的初次见面,“在一个沙龙里,朋友在看我的画,文老进来了,他左边端详右边端详后大赞这是一件超现代主义作品啊。”当时那幅画已经题款赠人,蓝犁颇为遗憾,决定第二天上门赠画。
那时蓝犁绘画的女人体已经出神入化,著名美术评论家栗宪庭称“他画的无论是虎,还是女人体,都不是描摹出的造型,而是像写书法一样写出的,既是虎和女人体的造型,又是笔法……他的一些女人体,不是在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女人体如马蒂斯的作品对话么?”次日,蓝犁便携带一张八女图前往文怀沙居住的永安宾馆,文怀沙大悦,跟友人打电话大声嚷道:“我家来了8个美女,一个比一个美呀!”
对蓝犁颇为赏识的文怀沙主动表示要将蓝犁的画作带到美国去宣传,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某次,文怀沙给蓝犁布置命题作业:“我属鸡,阿姨(注:文怀沙夫人)属牛,你给我画一幅鸡站在牛背上。”蓝犁深知文怀沙顽童习性,便遵嘱绘了一幅《鸡牛图》,不过同样顽皮的蓝犁将牛绘成了水牛,鸡稍有不慎便变成落汤鸡的寓意逗得文怀沙全家哈哈大笑。文怀沙高兴地向蓝犁再提要求,每年为文怀沙画7幅画,他将作为重礼赠送给中外重要朋友,蓝犁欣然允诺至今坚持了8年。由此,深居简出的文怀沙此次坚持来武汉为蓝犁“站台”捧场倒也成为一段艺坛友谊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