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春华秋实册页 (十开)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28×37cm×10
著录:
1.《郭秀仪诞辰一百周年珍藏精品集》,第108-109页,香港文艺出版社,2010年。
2.《清风见兰——郭秀仪的艺术生涯》,第199-20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
3.《白石知音——黄琪翔郭秀仪夫妇作品展画集》2013年 全国政协 人民政协报主办。
展览:
1.“郭秀仪诞辰一百周年珍藏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翔仪国际基金,2010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册页所绘包括葡萄、葫芦、丝瓜、苹果、枇杷、荔枝、佛手柑、桃、柿等蔬果,题材经典,寓意吉祥。齐白石在70岁的时候确立了成熟的蔬果画风格。他的蔬果画展现出来的平常心、平常事,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册页中,齐白石以灵秀笔墨摹写简笔蔬果,精到老练,融汇前人,独出机杼,融情意于物象中,实为难得力作。
历时半年奔波,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北京传是10周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9-12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拉开帷幕,中国书画、数风流人物—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工笔画大展第三、七、八届获奖作品、古董珍玩、尚品八大专场共计2600余件精心作品,将再度彰显北京传是拍卖10周年品牌号召力,并力图用实力为即将复苏的内地拍卖市场做出自己的诠释。
值此北京传是10周年盛会,中国书画部将为广大藏家献上一场传统书画艺术的饕餮盛宴。共有【中国书画】、【数风流人物—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中国当代水墨】、【中国工笔画大展第三、七、八届获奖作品】等专场,充分满足不同藏家的喜好。
中国书画专场 —— 名家经典
中国书画专场中近现代名家精品仍旧是北京传是书画拍卖的重头戏,精心斟选多幅极一方盛誉、领一代风骚的近现代艺术大师之作,涵括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于非闇等代表题材作品,艺术造诣深厚,时代精神明确,流传有序。
数风流人物——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专场 —— 学术氛围浓厚
【数风流人物】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专场仍将秉承以往书法精品专场拍卖的成功经验,延续专场化、专业化、学术化相结合的路线。此专场中可谓名家荟萃,异彩纷呈。
赵之谦 隶书八言联
水墨腊笺 镜片 1865年作
130×29cm×2
出版:
1、《赵之谦年谱》 P.141 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出版。
2、《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彩图版(上)》 P.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 P.59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说明:作品为胡曼旧藏 。
海派大师赵之谦的《隶书八言联》用纸为清咸丰年间生产的名贵蜡笺纸,纸表平滑,有腊光泽,质地均匀,皮相撒有金箔以彰显华贵。加之作品保存基本完好,纸裱年久包浆,用墨、印泥均符合时代特征。此作为清末民初广东著名金石家、收藏家胡曼(号汉庐)旧藏,流传有序,当属赵之谦存世之难得书法珍品。
班禅•额尔德尼致刘伯承信札
34.5x25.5cmx3
这封信写给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信中记述了十世班禅抵京后的所感所闻,他强调“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西藏人民是中国人民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强调从九世班禅到十世班禅是一贯倾向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一贯为了把侵入西藏的帝国主义势力完全清除而奋斗,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
莫言 书法
水墨纸本 镜框
68x136cm
说明:现藏家得自作者本人。
作为杰出作家的莫言已经为大家所熟知,除文学创作外,他还极度钟情于书法艺术。近年来,莫言墨迹频见于报刊和书法展览,并被称为“文人书家”的代表人物。本场将再度为藏家呈献三幅莫言书法作品。包括作家左手书法横幅两件,自作打油诗书法一幅。三幅作品所书内容风趣幽默,让人读之不禁莞尔,相信拍场上会得到藏家的热烈追捧。
柳亚子 信札 一通十二页
名人信札板块也不乏精品。班禅•额尔德尼致刘伯承信札具有重大的史料意义。黄宾虹致帅铭初信札是关于艺术创作的往来文稿,展现了大师关于艺术的对话,活泼生动。柳亚子致友人信札成于1950年,笔法看似随意挥洒,却又满篇珠玑。
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专场 —— 一代宗师沙孟海 行书 秋风戏马
水墨纸本 镜框 1987年作
34.5x136.5cm
说明:得自于作者家属。
一幅《秋风戏马》,见证了北京传是拍卖与沙孟海家属的再度联谊。继去年北京传是2012年春拍【乾坤清气——沙孟海书法】专场及秋拍【墨舞飞腾——沙孟海书法】专场相继取得100%“白手套成交”的惊人业绩之后,北京传是10周年秋拍再度推出【秋风戏马——沙孟海书法专场】,为藏家奉上21件沙老的墨宝。其中,不仅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巨制,也有《如意馆》的横幅,不仅有仙气飘渺的《楼台笼海色,花树发烟华》,更有挥洒豪迈的《秋风戏马》,21件作品,件件值得期待!
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专场 —— 历史再现
【数风流人物——近现代人物影像】专场是北京传是10周年秋拍重磅推出的拍卖题材, 专场划分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文化名人】、【共产党人】四个人物专题,试图用170余件人物影像作品将历史中的那些传奇人物“去魅化”,带藏家重温那一段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记忆,细数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风流人物。
何家英 工笔人物
设色纸本 镜框 1987年作
91.7x64.3cm
出版:
1.《津派书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工笔篇》P17,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
展览:“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2013年5月20日-27日,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说明:经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
此幅《工笔人物》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画家正处于创作旺盛期。何家英的着眼点是回归直觉,是借助现当代绘画形式尤其素描所提供的丰富真实的直觉感受展开富于创造性的创作,以此填充绘画传统演化轨迹中的薄弱环节。深厚的素描功力使他的表现及造型能力十分深厚,也使他将传统写实一路推向了极致。
李蒸蒸 久吉图
设色金笺 镜框
80x140cm
说明:作品得自画家本人。此件作品是画家为北京传是10周年所作。
这幅《久吉图》是画家李蒸蒸为北京传是10周年特意所作,用笔精细,寓意极佳。画面中九只灵鸡寓意“鸿运长久”,四只大鸡取意“事事吉祥”,五只小鸡代表“五子登科”;公鸡加上鸡冠花,更是“冠上加官”的意思。整幅作品生机盎然,寓意浓厚,不难看出此幅《久吉图》为作者冥思的精心之作。加上金笺纸的映衬,无疑又多了一个好彩头:加“官”“金”爵,天长地“九”。
此外,卢沉的精品册页、王明明的《杜甫吟诗图》、周思聪的小品《花卉》等名家名作,著录清晰,递藏有序,也值得藏家期待。
中国当代水墨专场 —— 新墨华章
北京传是10周年秋拍中,【中国当代水墨】专场更是以佳作共绘新墨华章。专场中包括何家英、贾又福、黄永玉、周思聪、王明明、卢沉、卢禹舜、陈家泠、范扬、蒋美艳、李蒸蒸等当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将中国当代水墨的精髓诠释得淋漓尽致。
谢振瓯 火焰山
设色纸本 镜框 2008年
68.5x68.5cm
展览: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2008年10月,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出版:《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作品集1》P.27,人民美术出版社。
说明: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特邀作品。
在这幅第七届工笔画大展特邀作品《火焰山》中,画家谢振瓯以如椽巨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画面中不见了画家往日笔下风和日丽的天都长街,取而代之的却是风沙弥漫的萧荒大漠;奔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戍将、胡商取代了作乐于歌舞场上的红男绿女;画面上的骏马奔驰如风,衬之以金黄和火红的背景色,画中人物仿佛是在命运的征途上永无休止地向前跋涉着,既没有英雄的夸饰,也没有落魄的感伤。然而正是在这些寻常景象中,使人体味到生命的坚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谢振瓯,1944年出生,浙江温州人,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作品曾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得第五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七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工笔画大展第三、七、八届获奖作品专场 —— 锦绣华滋
【中国工笔画大展第三、七、八届获奖作品】专场也是本次北京传是10周年秋季拍卖会带给藏家的一个惊喜,上拍的300件工笔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是当代中国工笔画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力作。
齐白石 英雄独立
设色纸本 镜框
136×48.5cm
说明:民国著名收藏家史兆麟旧藏。
松鹰图是齐白石的传统题材,也是他的代表性画题。齐白石喜画鹰,且多画立于松树上的雄鹰。坚凝挺拔的苍松配这样的猛禽,显示的是力之美,隐喻的是英雄、勇敢和高瞻远瞩。
这幅《松鹰图》作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所知,他的松鹰图都作于定居北京之后,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先后画过很多不尽相同的松鹰图。此幅画作中的雄鹰精气活现,有雄视苍茫大地之气概,松树挺拔不凋、不惧风雨的品质淋漓再现笔端,堪称白石老人的代表佳作。
齐白石 荷花
设色纸本 镜心 1955年作
102×40cm
出版:
1.《齐白石作品珍藏卷•续》第140页,湖北美术出版社。
2.《南黄北齐》黄宾虹•齐白石画选 第35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3.《荣宝斋》第一卷 第68-69页,2010年12月。
4.《四绝-齐白石诗书画印精品》,保利艺术博物馆。
说明: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之女美国著名侨领张素久女士旧藏。
齐白石的荷花、荷叶极富淡然之气、超脱之感。与其他画家只画盛荷不同,齐白石画中的荷花,盛荷、残荷交相辉映,盛荷自然是光鲜艳丽地怒放着,但残荷并无悲情色彩,金黄的设色使残荷另有一番味道,似乎预示着再次新生的开始。
北京传是在成立10周年之际,呈献海派大师吴昌硕先生不同时期的多幅精品佳作,别具意义。尤其是《篱菊自黄图》、《杞菊延年》及《牡丹富贵图》这三幅作品,分别为吴昌硕先生早年和晚年的佳作,曾多次权威出版,堪称经典。
吴昌硕 篱菊自黄图
水墨纸本 镜框
75x23cm
出版:
1、《吴昌硕作品集》(续编)第1页,西令印社,1994年出版。
2、《吴昌硕》一集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吴昌硕》第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吴昌硕画集》上卷第7页,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出版。
5、《中国名画家全集-吴昌硕》第5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齐白石的尚真画意》22页,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21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7、《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从海派到现代大师丛书),P14,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213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说明:原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对吴昌硕生平及书画风格颇有研究的梅墨生先生认为:当今传世的吴昌硕可信绘画作品最早的当为其42岁时作品《篱菊自黄图》,是其早期绘画的真正代表作,也是他画的最早的菊花图,堪称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天下第一菊”,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本件拍品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被私人收藏。这幅画作的内涵及所承载的诸多元素凸显了它不可复制的历史意义,堪称“国宝级”文物。
吴昌硕 牡丹富贵
设色纸本 立轴 1917年作
146.5x79.5cm
出版:《名家翰墨》38号 吴昌硕山水画特集1993年版 P131。
另一幅《牡丹富贵图》更是堪称诗书画印并臻。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娇艳欲滴,笔致潇洒飘逸。石头则以大写意一挥而就,石上的点苔虽然寥寥几笔,但是极有生意,衬托出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牡丹是吴昌硕深爱的题材之一,但其笔下的牡丹颇具文人画气息,故而雅俗共赏,使中国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清高孤高的文人艺术挟制,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欣赏和接受。
张大千 翠屏幽涧图
设色纸本 镜框 1946年作
104×46cm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年。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此幅作于1946年。以大千的山水画创作而言,此阶段正是其综合古代诸大家风格而创立自我风格的阶段,即其所言“溶古人而有我”。此画所作之年,张大千在上海喜获南唐画家董源山水巨作《潇湘图》,并于12月偶得珍贵的乾隆纸,遂挥毫泼墨,以北苑法作此幅。整幅画既有董源山水的雄浑气势,亦流露着宁静清寂的诗意。据谢稚柳题跋称:“此图兼有黄鹤山樵意”,从笔墨、构图看却与王蒙有相似之处,但不似王蒙般缜密,而是比较疏朗。1946年正是大千致力于临学王蒙山水的高峰时期,而王蒙亦以董源为宗,故笔法皆有相通之处。整幅层次分明,笔墨挥洒自如,将北方山峦特有的挺拔和南方山水的清秀韵致均表现出来。
李可染 江山胜境图
设色纸本 立轴
83x107cm
说明:经家属鉴定为真迹
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山水以黑、厚、重为特色而又取得非常高成就的,除了黄宾虹便是李可染。而最能体现李可染这种绘画风格的,则是他的漓江山水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李可染先生多次来到风景胜地桂林漓江进行写生和创作。桂林的山光水色,阴晴风雨,给了他以笔墨功夫来捕捉大自然丰富变化的机会。他用融合东西方的造型语言和画面结构处理,创造了自己绘画中深远的空间。那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的光线效果,形成了李可染绘画中“逆光山水”的独特风貌,把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尽收笔底。
这幅李可染的《江山胜境》无疑是“李家山水”登顶艺术高峰的最佳佐证,此幅画作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特点:通透旷达。山峰经过层层叠叠的积墨铺垫,肌理鲜明,染上淡淡的蓝色,和着漓江的清水,形成了黑、蓝、白三种主调,彼此衬托,互相辉映,再添上黄色的帆船,画面灵动而跳脱,确是画家所言:“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
值得一提的是,李可染的“漓江”作品近年来一直走俏市场,而墨气淋漓的“漓江”题材作品既是李可染山水画的经典代表,又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具备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价值。
陆俨少 云山春树、江上人家
设色纸本 镜框 1978年作
55.5×39.5cm×2
出版:
1.《名家谈收藏• 经验篇》第82页,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7月第一版。
2.《新加坡秋斋藏画》(卷三),第164-165页,第166-167页,新华美术中心,2010年。
《云山春树》、《江上人家》为海派名家陆俨少的山水画力作。两帧作品小而精致,颇具特色。
《云山春树》清润隽永,浓墨皴点,青绿渲染,于雄厚苍茫之中又蕴意悠长。细观则山峦层叠,云气飘渺,草木丰茂。在笔墨运用上,画家兼用破墨、焦墨、积墨诸法,重重密密,层层深厚,杂而不乱,清而见厚,秀润华滋,神采焕然,真乃神来之笔。
《江上人家》整幅图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图中水气氤氲,潆洄曲折,或奔或咽,使整个画面极富生气。岸边村落密集,安逸闲致,让人不免产生安居其间的愿望。
黄胄 运粮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983年作
136x66cm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著录:
1.《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2.《黄胄作品集》(收藏卷上)第15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上款所署“杨公”,即前国家主席杨尚昆。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黄胄创作热情高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时期,此幅《运粮图》当为反映其此阶段艺术面貌的一件佳作。画家用酣畅淋漓的笔线刻画出一支欢快的送粮队伍,这与画家长期深入大西北,深入新疆地区,体察当地民情,关注生活细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才能创作出这样表现少数民族生活与时代风貌的佳作。
谢稚柳 秋树双猿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89年作
131x68.5cm
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科举及第、加官晋爵是家族大事,也是士子们最为殷切的期盼。猿猴与“元”、“侯”谐音,于是成为祝福人们得以连中“三元”或是“封侯”的象征。
谢稚柳擅写花鸟,但猿类甚少现其笔下。此幅《秋树双猿图》乌猿皮毛的处理运用了南唐画家徐熙的“落墨法”,于是整幅作品在精确的造型和细致的墨色中融入了一些恣肆潇洒的写意笔法。徐熙之“落墨法”对谢稚柳晚年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其画风转变的关键,此作可见其笔法变化的痕迹。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