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书本可以这样玩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逗豆 2014-08-26

作为一名生活在电子时代的90后,小编一直都喜欢书本的感觉,一页一页翻开书本那种愉悦的快感是用手按电子科技产品所不能取代的,下面就一起看看艺术家如何玩转书本,体验不一样的书本艺术吧!

“厦门达达”黄永砯

黄永砯一直是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早期他的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发起并组织了艺术团体“厦门达达”。1985年他采用轮盘来决定色彩选用的次序和图绘的方式,试验一种偶发过程,彻底放弃创作者的主体性,最终得到的是貌似绘画实为“反绘画”的所谓《非表达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艺术方法论的重要建树。他曾有一个作品是“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即将两本美术史书本放在洗衣机里洗了两分钟后再将其拿出来展示,充分的展示了他的达达观念。

西班牙艺术团体Luzinterruptus

墨尔本的城市街道上曾出现了一个庞大的装置艺术安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联邦广场一夜之间变成书海,晚上每一本书都会亮起灯光。这些书是公共图书馆将要丢弃的图书,西班牙的一个艺术团体Luzinterruptus收集过来。凡经过书海的路人,都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并将书籍带回家。这个艺术行为让城市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书本河流,让人们穿梭于书的海洋中。Luzinterruptus因此推出了博客文章,将这一活动幕后有趣的花絮和照片发布到博客里,增强与公众们的互动性。这次的装置艺术活动让书本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唤醒更多人对书本的重视,这次的艺术活动也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的美术家。 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八十年代之后,物料的使用和复杂的视觉效果成为基弗的画面中心,基弗应用拼贴与集积的创作技法来组织他的基层画面,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他运用在画面上,如油彩、照片、木刻画、沙、金属、稻草、柏油等,画面的巨大和复杂的肌理使作品呈现无比的震撼力量。基弗曾经做过关于书的装置艺术作品,如《铅铸图书馆》等,他一生获得很多重要奖项, 2008年,获得了德国图书和平奖。

图书雕刻Guy Laramee

将图书作为一种雕刻材料,在纸张上进行细细琢磨,这就是艺术家Guy Laramee要做的事情。经过他的手,这一本本字典式的厚重图书,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地质雕塑。使用图纸的特有质感,造就了模拟地质结构的层层岩石,非常逼真有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