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历 赠半厓先生山水册 册页 (十一开)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此前估价:12,000,000~15,000,000
此册作于康熙癸未(1703)年,每开景物繁简不一,笔致苍浑老到。画面用重墨、焦墨、积墨等法,墨彩焕发,郁郁苍苍 。墨法醇厚凝炼,风格拙朴,意境冷寂。将古意、实景、梦境汇熔于作者悠微枯淡的心绪之中,创造了清幽枯寂、冷气逼 人的禅境山水,成为吴历晚年心态的最切实反映。从笔墨的运用,到心境意象的表达都已超脱了古人的藩篱,更接近真山 实水,真实感较强。吴历将前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虽是仿古之作却有画家自己的面貌和新意 ,在明末清初的画坛当中,以其高深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其独立的绘画风格。 吴历能够在清初画家群中独树一帜,除了他的人品、画品,他的西方传教士身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正是他长期和西方教 士接触,见到了不少西洋绘画作品。在若干吴历的绘画作品中,在墨彩渲染和烟云烘托诸方面,他都比较注意阴阳明暗和 黑白对比以及焦点透视之平远法。此册也在许多地方采用了焦点透视法,如其中一开所绘雁字,近景、中景、远景各有不 同,墨从浓到淡,从大到小,是目前看到最早采用“焦点透视”法的作品。陈独秀也评介说:“王派画不但远不及宋元, 也赶不上同时的吴墨井。”吴历自己曾在一则画跋中写道:“我之画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形 似窠臼上用工夫。 康熙癸未(1703)年,吴渔山在嘉定地区游历、传教。题跋中提到的惠于、绥吉是其教友。惠于姓沈,是吴历多年至交。 曾是苏堂的管理人。尺寸不一
此前估价:12,000,000~1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