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家没有退休的时候?那些80、90岁还办新展的艺术家们

来源:99艺术网 2025-08-28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艺术家有退休这一说吗?不少在晚年仍保持高度创作能量的艺术家,他(她)们的生命与艺术实践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今年下半年有不少美术馆和基金会推出一些80乃至90岁艺术家的大型展览,通过展览重新评估和确立他们在艺术谱系中的位置,也呼应了当下对多元、边缘与非主流叙事的关注。

1

安娜·玛利亚·麦欧利诺​(Anna Maria Maiolino)

巴西艺术家安娜·玛利亚·麦欧利诺1942年生于意大利,12岁随家人迁居委内瑞拉,多年后又移居巴西。此后她又在纽约和阿根廷生活数年。无论是自愿迁徙,抑或是被迫流离,这种跨越边境的经历深深塑造了麦欧利诺的成长与艺术创作——她自称“世界公民”,游走于不同文化之间,透过实验性的艺术表达,不断认识自我与他者。

安娜·玛丽亚·麦欧利诺,《生命之间》
“摄影诗行动”系列,行为艺术,1981

安娜·玛丽亚·麦欧利诺,《Indo e Vindo》 ,“模拟地球”系列(1993-2024) ,威尼斯双年展现场,2024

自1960年代末,麦欧利诺便已成为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代表。她擅长运用鲜明的视觉语言构建意象网络,如鸡蛋、模具、留白等元素,串联起丰富的联想。她的作品始终关切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脆弱的心绪、内心的渴求、挣扎与抵抗、对爱的渴望、对消逝之物的怀念,以及持续的迁徙——这些与人类存在紧密相连的母题,至今仍反复出现在83岁的麦欧利诺的创作中。

2024年,麦欧利诺凭借跨越60余年的艺术生涯荣获金狮奖终身成就奖。多年来,她广泛涉猎多种媒介,从绘画、素描到木刻版画,从摄影、录像到行为表演与陶艺雕塑,被公认为拉丁美洲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目前麦欧利诺正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举行的个展“我在这里”(Je suis là/Estou Aqui),作为艺术家的首个法国个展,集中呈现了艺术家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百余件代表作。费尔南达·布伦纳和Sébastien Delot联合策展,布伦纳希望这场展览能“将麦欧利诺的作品呈现为积极的在场宣言,而非历史回顾展。”

安娜·玛利亚·麦欧利诺:我在这里

展期:2025年6月14日 - 2025年9月21日

地点:毕加索博物馆,法国巴黎

-----------------------------------------------------

2

维亚·赛尔敏斯​(Vija Celmins)

维亚·赛尔敏斯是全球艺坛中极具重要性的在世女性艺术家之一,今年已87岁高龄。她于1938年出生在拉脱维亚里加,童年历经颠沛与战乱,目睹社会剧变,直至1981年,43岁的她移居纽约,并持续创作至今。赛尔敏斯以低产和低调著称,始终严格拒绝任何形式的自我宣传。

维亚·赛尔敏斯80年代的工作室艺术创作故事的开始之地
© Vija Celmins, Courtesy Matthew Marks Gallery
Photo: Mark Niedermann

赛尔敏斯年轻时在工作室的留影

赛尔敏斯的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聚焦战争灾难与日常物品;中期转向对蜘蛛网、海洋、沙漠等自然肌理的深入探索;近期则专注于夜空与星系的深邃描绘。贯穿始终的是,塞尔明斯选择了一条既纯粹又极具挑战的路径——以最基础的绘画语言,叩问自然世界的本质美感。

维亚·赛尔敏斯回顾展现场,贝耶勒基金会,2025

在“瑞士巴塞尔”期间,贝耶勒基金会为她举办了60年创作回顾展,这也是其在欧洲迄今最大规模的个展。展览系统地呈现了赛尔敏斯自1960年代以来的静物与沙漠绘画,直至其极具代表性的星空、月面及银河系列,共展出约90件作品,涵盖绘画、素描及少量雕塑。

维亚·塞尔敏斯60年回顾展
展期:2025年6月15日 - 2025年9月21日
地点:贝耶勒基金会,瑞士里恩

-----------------------------------------------------

3

罗斯·怀利(Rose Wylie)

英国艺术家罗斯·怀利直到45岁才重返皇家艺术学院,再度执起画笔。身为皇家艺术学院的资深院士,她在80岁时荣获英国绘画界重要奖项——约翰·摩尔绘画奖,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长的获奖者。因为大器晚成,在2010年《卫报》的一篇报道中,她仍被称为“英国最炙手可热的新晋画家”。

罗斯·怀利工作室内景
摄影:Will Grundy 照片由《W》杂志提供

怀利的绘画呈现出轻松愉悦的状态、返璞归真的心境,以及对当代文化揶揄嘲讽的英式幽默感。如今91岁的她仍然喜欢看帅哥和成人杂志,以及画画,然后做一些很天真的梦。

罗斯·怀利,《玛丽、菲利普和小玫瑰(礼堂)》(细节),2025
©️ 卓纳画廊

自2010年以来,怀利一直在世界各地的画廊举办个展,从纽约到莫斯科。2017年和卓纳画廊展开代理合作后,她每年至少有一场个展在进行。今年4月,卓纳画廊在伦敦空间举办了怀利的个展“当‘发现’成为‘给予’”聚焦艺术家新近创作的布面作品与多联画作。

“罗斯·怀利:闪烁与漂浮”展览现场,伯尔尼保罗·克利中心,2025
摄影|Roth Siegenthaler
©️ 保罗·克利中心

怀利的另一大型展览“闪烁与漂浮”正在瑞士伯尔尼保罗·克利中心展出,展览汇聚了艺术家过去30年的作品,深入呈现了这位突破传统界限、在当代艺术界独树一帜的艺术家的不羁创作全貌。其中,部分作品是专为本次展览而创作,并首次向公众展出。

2026年2月,怀利还将迎来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大型个展。她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间——女性艺术家的身份、拒绝被边缘化的晚年创作状态,以及对绘画本真性的回归,都强烈回应了当下对多元、包容与真诚的艺术期待。

罗斯·怀利:闪烁与漂浮
展期:2025年7月19日 - 2025年10月5日
地点:保罗·克利中心,瑞士伯尔尼

-----------------------------------------------------

4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松本市。童年时期,她便深受视觉与听觉幻觉、焦虑及解离状态的困扰,而强迫性地投入绘画成为她对抗精神困扰的方式——那些不断繁衍与增殖的圆点,如同一种自我救赎的仪式。

草间弥生在她的纽约工作室,1961

草间弥生《水仙花园》,威尼斯双年展现场,1966
©YAYOIKUSAMA

近十年来,草间弥生再度风靡全球,堪称艺术界重新发掘的一颗“遗珠”。早在1960年代,她曾深入参与纽约先锋艺术运动,但1973年返回日本进行疗养后,逐渐淡出国际视野。直到1993年,她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凭借一件填满南瓜的房间装置重新赢得国际关注。她的艺术创作与个人形象,不仅预示了亚洲当代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草间弥生:无限镜屋精选作品系列”展览现场,大阪路易威登Espace,2025

目前,大阪路易威登Espace正在展出草间弥生的“Infinity-精选作品”。放眼欧洲,现年96岁的草间弥生将成为多家博物馆大型回顾展的焦点。该展览由瑞士贝耶勒基金会、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联合策划,全面回顾她跨越70年的杰出艺术生涯,展出一系列绘画、雕塑、装置及素描作品。

展览尤以“无限镜屋”系列最受关注。该系列自1960年代首次亮相以来,借助灯光与镜面、水面之间的无限反射,构筑出令人沉浸的无限空间,实现艺术家对重复与无穷的深刻探索。曾吸引超过16万观众排队体验。在美术馆日益借助网络与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的今天,这种强体验、高分享性的展览形态正成为新常态,而草间弥生无疑始终走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展览首站于瑞士结束后,还将巡展至科隆及阿姆斯特丹。

草间弥生:Infinity-精选作品系列
展期:2025年7月16日 - 2026年1月12日
地点:路易威登Espace,日本大阪

草间弥生大型回顾展
展期:2025年10月12日 - 2026年1月25日
地点:贝耶勒基金会,瑞士里恩

-----------------------------------------------------

5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现年92岁高龄的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身上有两个鲜明标签:“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与“全球作品售价最高的在世画家”。在跨越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绘画始终是他创作的核心。他以摄影写实与抽象风格并进的绘画语言以及精湛无瑕的技艺闻名,其对1960年后一代艺术家的深远影响,常被与毕加索在二十世纪早期的艺术地位相提并论。

“格哈德·里希特:隐世遗珠”展览现场,杜塞尔多夫艺术馆博物馆,2024
©️ 格哈德·里希特 2024(20112024)摄影|Katja Illner

今年年初,里希特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馆博物馆的个展“隐世遗珠”圆满闭幕。该展以120件作品全面回顾了他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的艺术历程,其中多件作品来自私人收藏,此前极少甚至从未公开亮相。

格哈德·里希特,《自画像》,1996,亚麻布面油画,51 x 46 厘米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
© 格哈德·里希特 2025 (18102025)

即将到来的十月,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将推出里希特的大型回顾展,由迪尔特·施瓦茨与尼古拉斯·塞罗塔联合策展,展览将于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前夕正式开幕。与此同时,卓纳巴黎也计划于10月20日推出里希特的全新个展。

格哈德·里希特,《古德伦》,1987,布面油画,250 x 250 厘米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
© 格哈德·里希特 2025 (18102025)

格哈德·里希特,《胡萝卜》,1990,布面油画,200 x 160 厘米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
© 格哈德·里希特 2025 (18102025)

路易威登基金会曾在2014年开幕展中展出其收藏的里希特作品,而本次特别回顾展规模空前,将汇集270件作品,涵盖油画、玻璃与钢材雕塑、铅笔画、水墨、水彩及摄影覆绘等多种媒介,首次完整呈现这位始终沉醉于工作室创作的艺术家60多年来的探索轨迹。

此外,里希特曾于2021年与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达成协议,其100件作品将于2026年二十世纪馆开幕前在该馆展出,并作为永久借展。这批作品中包括一系列艺术家誓言永不出售的、以二战为背景的重要绘画。

格哈德·里希特大型回顾展
展期:2025年10月17日 - 2026年3月2日
地点: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法国巴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