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谷文达:个体艺术家的信仰、胆略、挑战和建立

来源:合美术馆 2020-09-04
艺术家谷文达

信仰 胆略 挑战 建立

创作的方法论展开于

“他是国内实验水墨的拓荒者。”提及谷文达,似乎总绕不过这个头衔,即便他已创作过更庞大又恢弘的作品,水墨依然是他的起点,是他艺术创作方法的母土,也是他名声鹊起的源头。

纵观谷文达的三十年创作历程,看似是复杂庞大又跨界的艺术体系,却都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可循。

艺术家谷文达

有土壤,才能成功”

参与性是谷文达的基本创作方法,把作品演变成一个艺术事件,完成他对于政治、文化、身份的深度理解。以“参与性”为基础继续推进至今,谷文达不断尝试将艺术面向时代和社会。艺术创作最大的方法论,就是时代背景。而他的艺术方法也都基于:有土壤,才能成功。

“参与性”

“重新发现的俄狄浦斯”系列的诞生,在全世界各国家及地区完成一座座属于那里的“纪念碑”。又过二十余年,他与1060位学生在现场同时书写《孝经》;2016年,他与1500名孩子同画《青山绿水》;2017年,他呼吁两万名孩子在《天堂红灯》上写下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打造艺术“区块链”

艺术不该独乐。艺术家完成一件艺术品,实质上他仅完成了作品的上一半;作品下一半由作品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观众、史论家、藏家等)、地点(包括美术馆、画廊等)和时间(充分)来完成。这才称得上作品的完成。这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区块链”。


该部分来自艺术家谷文达采访内容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夜》,
1980 - 1981于中国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谷文达工作室
宣纸,墨,水粉,木板装裱
380厘米宽 X 150厘米高
《李斯特钢琴协奏曲•风雨到来之前》,
1980 - 1981于中国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谷文达工作室
宣纸,墨,水粉,木板装裱
380厘米宽 X 150厘米高
《加谬像》,
1982于中国杭州浙江美术学院谷文达工作室
宣纸,墨,木板装裱
180厘米宽 X 200厘米高

参与性

以“重新发现的俄狄浦斯”和“联合国”系列为例。作品涉及到了生命、人种、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全球性问题,这时谷文达的艺术重点转移到人类身体及其基本物质上。

第一个就是“重新发现的俄狄浦斯”系列——充满文化、政治禁忌的人体物质。在“月经血”项目中,谷文达直接在各个演讲里公开提出,要向女性收集月经血。并让每一位同意参与的人,都用邮寄的方式给我,同时,要配上一段声明。那个项目共有60位女性参加。有人写得比较简单,大体上是关于女性、关于生命,但有一位很特别,她写了一篇诗歌,大意是,肯尼迪被刺杀的那一天,她第一次来月经。

这段话和她身体的一部分并置时,就显得很有力量。

谷文达从来不打工、不签约,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社会、企业、美术馆、私人藏家都会来找你。所以,参与性对我而言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把作品演变成一个艺术项目、一个艺术事件,把艺术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参与”的结果。

《无声演讲》
水墨行为艺术
1985年创作于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谷文达工作室
《简词典——自然的研究系列#春风/夏日/秋雨/冬雪》(四联)
2008 年创作于美国哈德逊河谷的水墨工作室(纽约)
宣纸,墨,装裱上木板
289.2 cm高 X 179.5 cm宽 X 4 cm厚(每幅)
《简词典——人的研究系列#同性恋/非典/离婚/娼妓》(四联)
2006年于哈德逊河谷水墨工作室
宣纸、墨、纸背白梗绢边装裱立轴
183厘米长 X  275厘米高
《墨炼金术》
玻璃瓶装原状人发、玻璃瓶装半碳化状态人发、
玻璃瓶装半碳化人发粉,基因墨粉状颜料、
生物化学试管、红木盒,
中国基因人发墨碇,红木玻璃盒
1999-2001年创制于中国上海曹素功墨厂

“全艺术”概念

基于“参与性”衍生出的“全艺术”的概念,借用了西方当下的食品的发展的名词(Whole foods)。我把这个概念拿过来,就是说,作为艺术家,你要有两个特点。一、持续做作品。二、让自己具备价值。如果只依赖于画廊,就会有惰性,就把自己给画廊运作。如果你依赖了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你的承载能力就很低了。

根据“全艺术”的概念,你可以是艺术家,可以是批评家,你可以自己策划自己的展览,可以为自己接项目,你承包了所有艺术产业下的各种中介。如果你逐渐掌握这种能力,它就成为你非常可靠的方法论。一个人的独立性的程度几乎就是他的创造力的程度。

艺术品面向社会

艺术“区块链”背后有一个概念就是面向“社会”。一件作品做完以后,实际上只完成了前半部分。通过展示,作品得以与社会上所有人群,以及这个社会产生结果。他们会来评判你,或好或坏,最后的结果,是“社会”给的。因此,在创作时,如果只考虑自己,就注定要失败。作为一个个体艺术家,需要把自己当成所有人。

如果,你的创作社会不兼容,只是在小圈子里展示一下,弄得好像很学术,好像很时尚,但几乎和大众是没有关系的,那再有深度、再有哲思,都是闭门造车。假如你在创作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思考,那肯定会失败的。

一件作品里面有几个因素:一、作品本身的形而上的概念;二、作品怎么面对评论家、美术馆、社会、政府。艺术家所创作的东西是别人想的。所以艺术家的行为必须简化、流行化,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站得住脚。这就是全主义艺术的核心概念,与我们现在谈论的“区块链”是一致的。

该部分来自艺术家谷文达采访内容

《联合国 - 血肉长城》
2001于上海工作室
1500块中国人发砖,人发帘
1220厘米长 X  732厘米宽
《联合国一以色列紀念碑》
永久大地艺术,1995 年创作于以色列密茨比拉芒沙漠,
第五屆建构于过程双年展,以色列人发, 
30 块粉红色耶路撒冷石灰岩巨石
《天堂红灯-火焰山花果山》
上海站
2016年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5000枚灯笼大地艺术,5000学童行为艺术签语未来
《青绿山水画的故事》
2016年于深圳
1500学童在1000平米宣纸上蓝藻画行为艺术

有土壤,才能成功

所谓的最大的方法论,是时代背景。我们过去的方法论全是民族情结,每个人都说越是传统,就越国际化,一个劲地说要走出国际,这不是方法论。我们都在建立一个标准,那么标准在哪里?就在强权。美国在成为全球霸主之前,我看不到“最好的”艺术,当时,美国最好的小学的学生学的是法语,买的地毯是意大利的挂毯,买的家具是法国家具。变成世界盟主后,战后艺术开始起的,极少主义,波普艺术就出来了,那就是他“自营经济”。

所以,没有方法论的去干巴巴地讨论,千万终止,不要胡搞了,完全是民族情结。做当代艺术,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公众的平台,始终要自生自灭的。不是说要妥协,只是说,

有大背景在,有土壤,才能成功。

该部分来自艺术家谷文达采访内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