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北京,艺术界伴随盛夏热浪呈现出一派蓬勃而多元的景象。一系列展览密集登场,不仅涵盖了国内外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个案,更在主题上形成了深刻的对话与思想交锋,凸显了当代艺术实践中向内探索与向外关照的两条核心路径。
本月多个展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可见世界之外的领域,探索那些被忽视的感知维度与抽象概念。例如泰康美术馆高文谦的个展“补间里的光”,从动画术语“中间帧”切入,对时间感知的缝隙进行了一次精微的视觉化探讨。而在里向空间,群展《暗科学:影中遥感》则更为前沿,试图凝视“心灵技术”,讨论科学话语如何扩展那些被遮蔽的感官,实现一种“视网膜之外的彼此注视”。这些展览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挑战着观众固有的认知框架,将艺术创作引向了更深邃的哲学与科学领域。
1
彩排间:艺术家个展计划 #3
高文谦:“补间里的光”
展期 8月22日 - 10月10日
地点 泰康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泰康集团大厦1-2层
第三期“彩排间:艺术家个展计划”特邀艺术家高文谦呈现个展“补间里的光”(The Light Emanating from Tweening),将展出其《波将金村》《帝国大厦》和《24小时》三件作品。
“补间”是制作动画的术语,概括了动画师的工作——绘制关键动作之间的过渡画面,也被称作:绘制中间帧。一般观众对中间帧的感知并不敏锐,通常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影片的叙事变化上。而“不被看到的”中间帧却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因为它在观众记忆持存中塑造了速度、频率、以及力量感。高文谦深知这一点,他在早期作品《时间分辨率》(2019-2022)中,以升降格动画的隐喻来开启对时间感知的论述:“时间如何拥有间隙?”“一秒钟拥有多少个刹那?”……作者引领着观众在动画电影中怀思时间之痛,完成了一次精神的“返乡”。
2
暗科学:影中遥感
展期 8月24日 - 2026年1月10日
策展人 龙星如
联合策展人 章钟元,张艺
艺术家 阿娜伊斯·唐德,Nvisible工作室(埃米利娅·塔普雷斯特&瓦莱丽·范·祖伊伦),比约恩·达勒姆,克拉拉·英伯特,卡塔琳·科特曼·贾雷与卡琳娜·门德雷茨基,凯蒂·帕特森,伊丽萨·斯托雷利,梁必成与奕萱,里亚尔·里扎尔迪
地点 里向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8号缦合·北京内
展览《暗科学:影中遥感》试图凝视这种从未停止震颤的、幽微的「心灵技术」,讨论科学话语如何在扩展(并复杂化)「心灵感应」的文化意义的同时,召唤某种通过展开、延伸或再定义被遮蔽的感官来重新经验世界的可能性——一种视网膜之外的彼此注视。不同于20世纪那些科学实验里只可被证伪或被认证的二元状态,这个展览更在意「心灵感应」作为一种以尚未确证、甚至拒绝确证的方式产生链接与亲密的认知空间,一种被赋予了技术、心理和历史意义的感通能力(而非奇迹)。
3
桑山忠明:空之形
展期 8月23日 - 9月20日
地点 白石画廊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
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汇集了其1961至2018年间创作的23件作品,回顾其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之重要转变。
4
李洪波个展:高考
展期 8月16日 - 9月24日
策展人 彭锋
地点 共同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798艺术区707街B03
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彭锋策划,聚焦一个牵动中国亿万家庭心弦的核心议题——高考。艺术家李洪波此次独辟蹊径,从废品站收集重达十几吨的废弃高中、中学、小学教科书与学习资料,赋予这些承载着无数青春汗水与焦虑的书本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新生。
5
春起万物生 — 王克举纸本作品展
展期 8月17日 - 10月9日
地点 方圆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东街D10
本次展览汇集艺术家王克举近年创作的纸本绘画作品,生动呈现其在绘画语言上的独到思考与个性化表达。
6
相风:Tobias Francis作品展
展期 8月17日 - 9月17日
地点 AYE Gallery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家园二期3号楼601室
在托比亚斯·弗朗西斯(生于1998年)的绘画中,观者会立刻被一种独特的平面观念所吸引。艺术家本人那句“一切皆为起点”的论断,为我们解读其作品提供了绝佳的入口。弗朗西斯的画布上不存在传统意义的背景与前景之分,每一处色彩、肌理和层次都是一个进行时的起点,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时间性的动态场域。
7
张凯:世界静止
展期 8月16日 - 9月21日
策展人 陈鋆尧
地点 凯旋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2号院A05
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张凯的10余件作品,包括最新完成的油画作品及过往重要手稿。
8
王越冉个人项目:行人重识别
展期 8月16日 - 9月14日
地点 七木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艺术区B3座二层206-2
本次展览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城市街道中的地面标识:行车线、停车位以及斑马线进行划分,展现出城市空间的三个功能类型:通向某个点位的通道,临时停留的空间,城市景观,对应着行人在城市中的两种动作,行走与停滞。展览以此为线索,展现了王越冉在过去一年中持续进行的20件行为影像装置作品。
9
刘文广:以身入局
展期 8月16日 - 9月21日
策展人 朱文琪
地点 协力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中一街
“刘文广作品中所能引发的对身体触觉的联想与他同时作为纹身师的身份密切相关。纹身的形式和题材,是刘文广在2022年投入布面绘画探索时的起始阶梯。如今,有关皮肤和身体的表达,以更为自由、内化的方式,成为了刘文广极具辨识度的个人语言的核心组成部分。”——朱文琪
10
赤木范陆个展:梦栖之所
展期 8月16日 - 9月14日
地点 空间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展览呈现赤木范陆运用蜂蜡绘画技法创作的近四十幅代表作。赤木范陆出生于1961年,成长于日本昭和时代——一个文化活跃、社会剧烈变化的年代。从这样的背景中走出的艺术家,自然具备一种深植于文化土壤的敏锐性。他并不将自己局限在某一种技法或传统中,而是将媒材、图像、空间与观看本身,作为思考与创作的起点。
11
乔纳森·迈尔斯&许晨茜:当所有边锋都变柔和
展期 8月9日 - 9月14日
策展人 邓婷
地点 墨方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北二街
在画廊创立十周年之际,墨方举办英国艺术家乔纳森·迈尔斯和中国艺术家许晨茜的双人展“当所有边锋都变柔和”,这也是两位艺术家在墨方的首次展览。
12
另类生长:廖生祥个展
展期 8月8日 - 9月14日
策展人 黄笃
地点 白盒子艺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路B07
“另类生长:廖生祥个展”集中涵盖了四个层面:一是HOMO(身体);二是动物(鲨鱼);三是植物(树木);四是织物(蓑衣)。它们聚焦于探索欲望与约束、干预与抵抗、日常与异常、自然与人工之间的临界点,进而思考视觉之外的感知力。——黄笃
13
王哈哈:黑色的,白色的,黑白相间的小嘴巴
展期 8月9日 - 9月20日
地点 某某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北门红石广场3楼
王哈哈用雕塑的目光消解了人,动物和物的边界。在她的影像作品里技术物成为了新的器官,身体成为了建筑。
“黑色的,白色的,黑白相间的小嘴巴”是王哈哈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呈现她跨越十年的影像作品:从本科时期的行为实践,到出国后游牧式生活中的奇遇。
14
妈妈决定什么不是垃圾
展期 8月9日 - 9月9日
策展人 罗蔷、雷徕
艺术家 迟世林、杲先行、桂花 & 童昆鸟、韩五洲、韩旭、胡庆泰、黄彦、梁半、刘符洁、刘冠南、卢清、佘璐芸、史昊鹏、神奇小蔷、宋兮、万朵云、王朝勇、于艾君、张永基、赵邦、朱旷
地点 有边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D-06
本次展览汇聚了 21 位(组)近年来在当代艺术领域表现活跃的艺术家,展览涵盖绘画、影像及装置等多媒介实践。通过形式语言的多样性、主题立场的差异性以及文化背景的异质性,构建出一场关于「垃圾」这一符号废墟中的多声部对话和重构价值序列的挑战。
15
苏昱铭 × 杨一凡:幕时双影
展期 8月8日 - 9月20日
策展人 韩雅俐
地点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总部空间
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B5号楼
“幕时双影”以苏昱铭与杨一凡的创作实践为出发点,聚焦于一种从个体经验出发的现实表达方式。这种表达与对宏大叙事的回应或再现不同:他们以绘画为媒介,从具身经验切入,通过对情绪、身份、环境与心理空间的建构,介入现实的复杂生成过程。这既是一种被观看之下的自我显影,也是一种个体在面对现实时主动确立的感知路径和存在姿态。
16
Dieter Nuhr&蓝镜双个展:“旅途Ⅱ”
展期 8月6日 - 8月20日
学术指导 王璜生
地点 山中天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798·751艺术区北一门
本次展览以“旅途”为隐喻,呈现两位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文化迁徙、记忆痕迹与视觉语言进行深度探索的系列作品。
17
NKSIN个展:VIEWER
展期 8月9日 - 9月13日
地点 索卡艺术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7街
展览呈现菲律宾裔日本艺术家NKSIN全新创作的十二件绘画作品。
18
界限消失——冯嫣、苏昱铭、孙珂、马小萌
展期 8月2日 - 9月2日
策展人 马家茹
地点 又生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北京798艺术区七星东街
公共赋予的“理所当然”与个体体验到的“荒诞不经”剧烈碰撞,支撑我们认知的“界限”倒塌。我们被迫直面存在的或然性本质。“界限消失”的瞬间。并非外部的灾难,而是内在认知的剧震。面对意义的废墟,艺术家往往有责任一次次呈现自我的“界限消失”,呈现自己独立而真实对抗混沌的辩证法。
19
草木无情
展期 8月2日 - 9月7日
艺术家 丛丛、范梅、姜可琪、纪烨、林山、林舒、田田、姚宣亦、张永亮、赵华、郑江
地点 喜在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706北一街
此次展览不是从田野研究的角度切入,是以植物表象为入口,以人文精神为出口。艺术家分别以绘画、行为和影像的方式映照了在世事变迁中人与草木、人非草木、人如草木的通感。
20
田田x张淼:微风 Breeze
展期 8月2日 - 9月7日
地点 C5CNM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3栋
本次展览以“微风”这一难以捕捉的意象为线索,巧妙地将艺术家田田与张淼的作品并置,展开了一场关于观看、再现与艺术创作本身的深刻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