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流落街头的宋伟:一个艺术资助人的浮沉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吴子筎 2013-08-22

流落街头的宋伟

宋伟

宋伟光着膀子,闷声不响坐在房间一角,他随手操起桌上的二锅头,一口接一口地喝。忽然豪气地说道:“上千万,我那时候至少有上千万,五万算什么?”说完,点燃剩下半截的烟,都宝,软盒,两块五一包,默默地抽完,把烟头弹到不远处的地上,就再也不说话了。

在多数宋庄人眼里,宋伟只是个普通的疯老头。敞胸露怀,只穿一件脏兮兮的大裤衩。光着双脚,在文化广场周围没日没夜地溜达,由于连日暴晒,肩上的皮裂开了一大片,红红的。有钱的时候,他就抱个酒瓶,时不时喝上几口,嘴里念叨宇宙之类没头没脑的话。但是那些住在宋庄、如今身价早已以亿计数的艺术家在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后,都大为震惊。

1989年,那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因枪击事件引发世界震惊的“现代艺术大展”是由个体户宋伟出资五万元赞助而举办的。日后,他又出资购买了张晓刚王广义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彼时,那些艺术家穷困潦倒,被政府视为盲流。20余年之后,他们早已成为社会名流,而宋伟变成了一个疯子。艺术史上甚至不会有他的名字,他只会成为那些成功艺术家们忆苦思甜时一段模糊的记忆。

“个体户万岁!”

“王广义,九千九百九十九;张晓刚,六千;潘德海一万;肖鲁的电话亭子也是一万。”再次见面时,宋伟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他光脚踩在地上,低着头,自言自语地回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宋伟半眯起眼睛,脸上的皱纹像用刀刻的一样,说着含混不清的北京腔,脸上难得泛着些许亮光。

他念叨的是自己当年收购画作的价格。1989年2月举办的“现代艺术大展”上,宋伟成批地买进参展作品,放进他位于新街口的“长城艺术博物馆”。此后不久,中国美术馆举办新文人画展,宋伟刚走进展厅,一挥手,“全部买下来”。

1980年代末,中国没有艺术市场,尤其是当代艺术,没有人相信手里稀奇古怪的作品可以变现。只偶尔有驻华的外国使馆人员零零星星地买几幅画,能让艺术家们激动不已。宋伟是最早收藏当代艺术的中国人。他用开快餐店挣来的钱,以不低的价格买进王广义、张晓刚、丁乙等人的作品。

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的举办经历了重重阻碍。这是被视为“怪异”“地下”的现代艺术第一次在主流美术馆亮相,但比起“松了口的政治”,展览经费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展览的挂名主办单位有六个,但提供的只是“道义上的支持”,并没有单位出资。作为筹委会总策划人,如今已是著名学者的高名潞曾到处拉赞助,但收效甚微。“筹集资金的难度,远甚于学术的准备。”他这样回忆。

最后千辛万苦说服了一些人,一家是哈尔滨的《中国市容报》,一家是天津文联主办的《文学自由谈》,分别愿意出资5万和1万。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这时的一个消息让高名潞喜出望外,经朋友介绍,一个个体户老板,“听说是卖羊肉串的”,也喜欢艺术,答应赞助5万块举办展览。高名潞把消息告诉了展览筹委会,大家都欢呼雀跃,呼喊“个体户万岁!”

“我就是喜欢艺术品它们都流通起来,”曾经被艺术家们高呼万岁的宋伟,光着膀子一挥大手,意犹未尽地这样说,有些君临天下的味道。

大展因为艺术家肖鲁的枪击事件戛然而止。管理部门发出通告,美术馆的人“只许出,不许进”。一些艺术家固执地留在美术馆里,又饿又渴,后来有人隔着铁门来送饭,著名摄影师肖全拍下了一个人高举着一个装满食物的大盆。照片中的人被认为是宋伟。他包下了美术馆旁边一个餐厅,指挥工作人员往美术馆送饭。

提到1989年那场载入当代艺术史册的大展,宋伟已经无法说出什么细节,只反反复复地重复这几句话,“五万块,卖羊肉串的给的,”这是高名潞的原话,宋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他记得很清楚。“我就是那个卖羊肉串的。”如今,他这样说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