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艺术家杨勇联合其创立的机构——上启艺术,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启一场具有试验性的展览机制的探索:以“个人 + 机构”作为策展逻辑,尝试通过个人与集体的不同视角,以一个有机的聚合体作为主体。展览由侯瀚如策划,内容分为“杨勇”个展和“上启办事处”两个平行板块,展期将持续至来年3月7日。
“杨勇”个展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3层A3展厅,展示杨勇近30年来的个人创作,总共超过一百件作品,包括摄影、绘画与跨媒介,其中不少是首次对外展出的新作。作为艺术家,杨勇始终在不同媒介及空间现场中切换其工作方法,在全球化、城市化与作为媒体的图像的议题下探索对自我与社会互动以及个体对于生存境遇的思索。个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暗空间”的鲜明对比,通过仿隧道式展道和现场灯光的复杂设置,打造在城市中私人生活和公共领域中穿行的体验。
作为兼具艺术介入城市发展研究、公共空间激活等综合能力的机构,深圳策展机构“上启艺术”自2015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上启办事处”是上启艺术在A3展厅外围公共空间日常固定办公场所之外所开设的临时“工作及展示空间”,首期以“城市(中)策展”为主题。该板块不设门票,现场扫码登记后进场。作为“上启艺术”的一个临时办事处,现场区域分为三个部分——“窗口”为办事处的来访登记点,并放置“来访信箱”与观众互动;“信息”展示上启过往九年的以交流为中心的哲学和实践方法;“实测”则呈现上启今年联合研究员对团队自身代表性策展案例的回顾与协作调研的产出。
两个平行板块开展期间将会推出不同类型的活动,探讨艺术与城市、艺术与日常生活之议题,并洞察文化艺术产业的趋势。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是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传播、传承、建设的主要载体,两馆积极参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本次项目在两馆呈现,紧扣当代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的命题,探讨个体和机构如何通过艺术实践和城市产生共鸣。同时,在深圳语境下生长的艺术创造、介入和呈现,也被属于南方的文化脉络所形塑,蕴含独特的文化基因。秉持着多元、开放的互动原则,该项目向公众传递着艺术影响城市发展、构建城市图景的潜力。
杨勇:在介入现实和想象虚构中构想真实
艺术家和策展机构创始人是杨勇身份的一体两面。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城市、社会与世界的观察和介入,并融入种种想象和虚构,以图形成他个人的真实世界,最终突破艺术领域的分工和类别的桎梏。
杨勇重视观念,以免于局限于技巧和美学价值。他的创作关注自身及身边一切所触及的人与物所构成的图景、浓缩具身经验的日常物件以及大众媒体图像和新闻。他曾说“用虚拟来完善的真实,让我兴奋”。作品既是杨勇以超脱的视角对自身的指涉,又是他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思想反馈。
以工地隔板构成的隧道是“暗空间”,这里主要包括其在1999年到2024年间创作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是抽离于主流叙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杨勇用其非常规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精准地封存了都市青年各个瞬间敏感、焦虑而渴求的心理状态。空间上,“隧道”呼应这些心理状态,强化其面对未知世界的惊奇而脆弱的感受。
“隧道”,2024,单面灯箱
入口“隧道”由数件摄影作品组成,尽头的巨幅摄影作品《1996 No.9》(2024)被装裱在金属瓦楞板上,图像和金属发生肌理上的融合,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镜面映射出隧道里的图像,并产生独特的光影效果,同时也制造出一种梦幻的联想。小电视播放的录像作品《关于1997年12月13日下午3点的回忆》记录了杨勇和他的朋友的一个生活片段。
《关于1997年12月13日下午3点的回忆》,1997,彩色,有声
隧道空间整体被切割成一个非常规的影像空间。这样的空间设计和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息息相关,无论是个人私密的内心情感,城市一角的隐秘,夜晚城市所营造的幽深与静谧等,种种感受都会在这个空间里找到一些共鸣和投射。这个空间的光线与摄影作品画面所体现的色温也非常一致,人行走在其中会有置身于深圳某个地方的感觉,它可以是在城中村,也可以是在高且狭窄的城市地下通道。
《界线No.1》,1999,艺术微喷,金属瓦楞板
走出隧道后出现一个非常干净和具有现代工业感的独立展示空间,由金属脚手架和金属瓦楞板搭建而成。空间中央是杨勇为这个展览创作的新作品《青春残酷》(2024)。作品由三部分组成,上方是杨勇早期作品的名字。中间是一块模拟股票大盘搭建的LED 屏,屏幕实时同步股票信息。该作品希望和整个时代、城市乃至所有人的生活缔结一种关联感。地上的圆形镜面不锈钢倒映出作品的样貌和状态以及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对真相的娱乐化的戏谑。
《青春残酷》,2024,灯泡,LED 屏幕,不锈钢
白盒子式的“明空间”主要展示绘画和装置作品。聚焦于从大众媒体中搜集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杨勇对媒体图像进行二次创作,拆解了隐藏在日常背后的关系和结构。他还通过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扭转日常图像与物件的在场方式,让它们以全新面貌与使用者(观众)缔结新的关系。
《泳池》(局部),2024,地毯,不锈钢
展厅中间的地毯是作品《泳池》(2024),地毯上有一节游泳池的栏杆。杨勇把某个空间转换成对一种材料的想象,把一个立体空间(泳池)变成了一个二维平面(地毯)。观众可以在地毯上面或自由走动或坐下休憩。
对照:个人与机构
作为彼此的对照,“杨勇”个展与“上启办事处”是秩序与创造一体两面的体现,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社会关系,并展示社会资源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设置两个平行的现场,一方面是体现杨勇在艺术家和策展机构创始人两个身份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对上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做阶段性的回顾。
在展场设计上,内外展厅同时大量使用常见的建筑材料。作为现代化城市飞速发展的根基,这些建筑材料被大量使用,又迅速失去功能。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再创作,并将其放置在“白盒子”空间,展示杨勇和上启一直以来对城市“幕后”工作的深入关注,为艺术在城市空间开辟新的生存地带和介入方式作出示范。
连接两个“杨勇”个展和“上启办事处”的是一座“桥”,它是杨勇于2003年创作作品《彼岸》的新版本。《彼岸》(2003)是杨勇在深圳华侨城波托菲诺与白石洲之间的湖上搭建的一座两头不着岸的断桥,他想借此表达生活在这两岸的人虽然可能有对话和交流,但这种沟通实质上是无效的。《彼岸》(2003/2024)传递出和《彼岸》(2003)不一样的内涵,传递的是在面向社会时,从个体的艺术创作到机构的集体工作,从点到面的状态转变和一种过渡。
《彼岸》,2003,木头,绳子
《彼岸》,2003/2024,木头,绳子
上启办事处:窗口、信息与实测
上启办事处首期主题“城市(中)策展”回应了上启艺术的机构角色和定位。“在城市(中)策展”意味着策展机构以一个中间者或协调者的身份与视角,在该领域各种话语资源的斡旋之中找到与不同涉众共处的平衡方案,并在对城市文化的钻研和推广中,作出具有自反性的、人文关怀的“释”与“译”。
位于场地中央的“信息”分区集中呈现了上启艺术的工作沉淀,以画册、工作视角与关键词,影像以及上启总部(位于南山区华侨城文化创意园)的窗口实拍等内容组成。“实测”分区则呈现了上启在 “城市策展”工作中必然面对的四个议题——“文化流变”“产业更迭”“空间、媒介”以及“日常生活与社群生态”。对过往项目和工作模式进行推导和演绎,上启联合了四位研究员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协作,深化调研。
艺术家介绍
杨勇
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目前工作和生活于深圳。
自1998年以来,杨勇参加了超过120个国际和国内艺术展览,其中包括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第4届韩国光州双年展、第34届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第二届和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等。他的作品被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国际摄影中心(美国)、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M+(中国香港)、万宝龙(德国)、Haudenschild(美国)等重要机构及私人收藏。
策展人介绍
侯瀚如
侯瀚如,作家、策展人,常驻罗马和巴黎,罗马国立21世纪艺术博物馆(MAXXI)的前任艺术总监(2013—2022)。
他在众多文化机构担任顾问,包括广州时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他经常为各种当代艺术和文化杂志撰稿,并在许多国际机构演讲和任教。过去30年,侯瀚如在世界各地策划和联合策划了100多个展览,包括“中国前卫艺术展”(中国美术馆,1989)、“运动中的城市”(1997—2000)、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0)、第四届光州双年展(2002)、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1999)、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第十届里昂双年展(2009)、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2013)、第七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2017)等。
兼具艺术介入城市发展研究、公共空间激活等综合能力,上启团队致力于整合商业与艺术资源,在充分注重在地性并理解现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实践与知识生产等工作,以展览作为主要形式,并结合视觉设计、出版、公共活动、论坛等不同的方式,与具有活力及影响力的建筑、城市规划、艺术、科技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机构合作,积极介入城市研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为政企提供具有艺术深度和实操性的策划执行服务。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简称“两馆”)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文化中心区域,是深圳市标志性重大文化项目之一,是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传播、传承、建设的主要载体。两馆致力于以全球化视角积极参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多元化、跨领域的方式让艺术持续发声,探索“艺术+”的创新模式,为公众打造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当代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与公众一起发现艺术的无限可能。
当代艺术馆向观众呈现全球当代艺术的场景,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互动与交流的桥梁。城市规划馆是展现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的窗口,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原点,是深圳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学术交流的平台。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支持单位: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上启艺术、杨勇工作室
策展人:侯瀚如
出品人:颜为昕
展览顾问:郑林
展览总监:杨坤
项目统筹:李晓瑜、程艳、张巧依、李荣强、王美丝、陈俊俏、苏云
展览执行:严钰岚、薛忻甜、张俊荣、林梓菁、冉佳滢、林润茵、马泽林妮、杨天星、禤燕婷、王髫心、张雪宇、魏婧
媒体宣传:薛忻甜、麦文希、马依雯、曹玎玎、种婉耘
视觉设计:刘然艺、蔡丽娜、蒋双丽
工程监督:罗敏超、索华侨
鸣谢:
深圳特锐典藏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美成艺术品有限公司
赛服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衡昌烧坊文创
99艺术
品唐文化艺术(深圳)有限公司
白墙Fotoshop
深圳市米仓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深圳市埃玛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景行文化传媒(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综艺经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顽皮蚂蚁®精酿鲜啤
广州谷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雅昌艺术网
图文来源: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上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