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当今"中国画"“笔墨”不再是标准?

来源:四川美术网 2007-08-13
“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经历了5年来最大规模的评选活动,11日起在中国美术馆的5个展厅中展出379件画作,全面反映近5年来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展览评委会副主任、国画家郭怡孮认为,本次展览的水平比以往两届要高,并且在艺术观念、创作技巧和材料运用上都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

但是有一些现象依然让人无法乐观。比如许多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十分成熟,而书法功底薄弱。画面和书法的水准差异之大,简直不似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著名国画家、理论家卢辅圣认为这种现象十分正常,古人每日书写练习,书法当然过硬。而今天,由书法发展出的笔墨概念在国画优劣的判断中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所以,“书法不好也并不妨碍有些艺术家当上教授”。再者,今天的国画在造型能力上要比明清进步,而造型和色彩的运用是不需要很好的书法修养的。问题在于,好的绘画配上拙劣的书法,严重损害了作品的整体格调,中国文化的韵味也就弱了。对此,卢辅圣认为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多元时代,不可能出现一个绝对的权威来衡量所有的冠以“中国画”名义的作品。

这其实关乎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今天的很多艺术家,其实把国画当成了一种创作思想和材料的来源,而并没有将传统国画当作一个整体来继承。卢辅圣是文人画家代表,他的话应该能代表相当多在坚持中国画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艺术家的想法。艺术批评家王南溟则持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画的概念和界限需要重新定义,因为“艺术的发展不能被原来的规定所限制”,中国画乃至所有的中国本土艺术都需要开放式的发展。他将当下的中国画创作划分为两类形态,一类就如卢辅圣所说的,将中国画作为一种当代依然使用的材料进行新型创作,它消解传统中国画并试图建构新的艺术形式;另一类,则是将中国画作为一个画种看待,在这样的标准下,作品一定要“像国画”,不像的话就会引起国画界的愤怒。

在大的方向上,无论是卢辅圣所代表的这一群人还是王南溟所代表的一群人,都赞成嬗变革新,但是他们的主张到底不同。王南溟认为,中国画的尴尬并非孤例。今天,很多人坚持中国画的传统优先论,其实是民族主义情绪在起作用。他们文化上的不自信、弱势心态,使得他们依然认为自己需要传统中国画这类符号作为身份标志。

就道理而言,王南溟和卢辅圣都没有说错。但是,无论是实验水墨,还是恪守传统的作品,是否都具有实验性、探索意义或学术价值呢?用卢辅圣的话来说,这“无法判断”,因为在共同标准被打破之后,势必出现“天才和骗子同台演出”的局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