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开幕 “快城快客”凸显艺术家人本关怀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99艺术网 2008-09-08

更多现场展览

今日(8日)下午16时,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总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荷兰乌特勒支视觉艺术及设计研究生院院长翰克·斯劳格教授和德国杜塞尔多夫K21美术馆馆长朱里安·翰尼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讲话。著名艺术家岳敏君,电影导演贾樟柯等众多艺术界人士均出席现场。

“快城快客”:凸显艺术家人本关怀

本届双年展以“快城快客”为策展主题,首次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

开幕现场,上海美术馆被分为三部分,一楼“梦想广场”,针对人民广场的历史变迁进行调研,用影像资料表现上海开埠至今的社会变迁和人口流动;二楼“迁徙家园”,为三个紧扣主题的著名艺术家个展,其中包括岳敏君41座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恐龙雕塑;三楼“移居年代”,将展示世界各地城市与移民文化的关系。而在上海的机场和火车站也会有艺术作品展示,独立成为“记忆码头”板块。


“梦想广场”:列车,飞机,行李

在展览入口处,一列45米长的列车赫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蒸汽式火车头残留着工业时代的印记,它有一个“庞大”的名字——《移城》。它分为火车头、煤车箱和老式客车厢三段,为黑龙江艺术家井士剑的作品。现场的观众可以自有出入车厢两端,体现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出城’的梦想。“知识青年从城市去往乡村,列车满载了他们饱满的人生态度,甚至是童年的梦想。”艺术家井士剑这样介绍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王庆松将作品《行李》在现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他集结了多种各个年代的旅行包,看似散乱的摆放在地面上。王庆松说“这些旅行包是迁移客的符号”。不过,这些看似充满历史感的陈旧“旅行包”,是艺术家用青铜浇铸做成,并在“旅行包”外边进行彩绘。“对迁移客来说,历史是拎不动的。”王庆松解释道。

女艺术家尹秀珍将一架16米长的飞机搬进了美术馆一层大厅。她用旧毛线和旧布料为材料,按照747型飞机模型等比例缩小制作了此架飞机,和原型不同的是,它的两翼分别是一辆上海牌汽车和一辆拖拉机,而它的机身由各民族服饰组成。当你钻进机身,从顶部的孔中伸出脑袋探望外面的世界,会别有一番“民族制造”的苦涩滋味。城市化的急速膨胀,经济、社会和文化都相应面临着转型,人口的快速流动带来的空间迁徙与文化冲突,一直是艺术家们思考的主题之一。

“迁徙家园”:岳敏君携“人面恐龙”大迁徙

由三个著名艺术家个展组成的“迁徙家园”部分,包括中国艺术家岳敏君,美国艺术家Mike Kelley和荷兰艺术家Lonnie Van Brummelen & Siebren De Haan的作品,41座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恐龙雕塑,这些“恐龙”每只长达30来米,面部却带着夸张而兴奋的人物表情,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五彩龙腾》是由岳敏君联手美国艺术家和荷兰艺术家共同创作,41只恐龙雕塑大小不一,带给现场观者强烈的视觉感受。

“移居年代”:贾樟柯献出《三峡好人》


著名导演贾樟柯也携《三峡好人》现身上海双年展,贾樟柯认为“电影不能被商业气息所笼罩,它始终是当代艺术的部分。就像本次双年展也将电影这项加入其中,就证明了这点。当代艺术范畴的影像作品可以比电影更抽象、纯粹地表达艺术。”

在本界上海双年展中,主体展览力求与人民广场发生更直接的联系,展览的第一部分特别邀请约二十名艺术家以人民广场作为思考及创作的起点。展览期间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策划使得整个人民广场成了广义的和流动的展示空间。这些作品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参与性,由此向观众介绍展览的主题:人民广场见证和容纳了中国当前人口流动/迁移/融合这一复杂现象。展览尤其注意美术馆建筑与之相关的空间,如美术馆临街的出口,正面以及与出口相对的停车场。

本届双年展的所有作品主题都贴近中国当代问题,展览呼应上海城市变迁,具有历史内涵和深度;同时深入城市公共空间,联动交通枢纽和社区;还开创了展中展结构,群展套个展,开创双年展新局面。

本次双年展自9月9日对来公开开放,将展出至11月16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