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三点半,“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盛大开幕,并藉此正式拉开上海美术馆新一年度艺术大展的序幕。
此次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联合主办,将展出以上五馆所藏吴冠中先生画作160件,涵盖了1950年代至今的各个重要创作阶段,是近年来所举办的有关吴冠中艺术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此次展览由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主持开幕,上海市委领导向吴冠中先生授予上海荣誉市民奖章,接着吴冠中先生向上海美术馆捐画,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向其颁发证书,然后是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文章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分别发表讲话和致辞,最后由吴冠中本人致61字答谢词落幕。
本次展览由江梅策划,共分两部分,除了160件吴老作品之外,另一部分由历史文献和影像专题组成,其中有年轻时的吴冠中写给老师吴大羽的6封书信,信中表达了吴冠中当时内心的挣扎困惑,还有吴冠中当年留法考试的影印试卷,1946年吴冠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留法名额。本次展览通过结合相关艺术文献、图片和影像,力图全面而生动地呈现他从艺七十多年艰难探索的艺术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既是对吴冠中对艺术传承与创新中所作贡献的一次全面回顾与弘扬,更是对吴老及其家人将艺术回报于人民的无私情怀的敬意与感佩。
作为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的人物,吴冠中先生不仅在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对我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进程产生过很大的理论影响。他的绘画作品和艺术观点影响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尤其是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为绘画的形式美和抽象美进行辩护的观点,激励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者们的探索精神,对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繁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美术界,吴冠中不仅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他同样也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和评论家。他满怀对艺术和生活的真实情感与切身经验而撰写的大量充满真知灼见的优美散文,获得了海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2005年秋,上海美术馆举办“吴冠中艺术回顾展”大获成功。一时间,吴冠中的艺术创作与理论观念再次引发文化界的激辩,社会反响十分热烈。正是缘于吴冠中先生对于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上海美术馆的厚爱,他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三次慷慨捐赠给上海美术馆油画、水墨画和素描作品87幅,涵盖了其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个创作阶段的重要作品。上海美术馆相关人士坦言,《狮子林》、《青岛红楼》、《长城》等多幅吴老享誉世界的名作都在参展之列。这些画尺幅都很大,即便用的是彩墨,也极见功底,基本反映了吴老的艺术探索。至此,上海美术馆成为了国内目前收藏吴冠中先生作品最为丰富和最为完整的艺术机构,也使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艺术财富。
此次个展已经筹备良久,但是把展览定在1月且跨年举办据说是吴老的主意,因为他得知春节期间上海美术馆的展览将免费开放。事实上,能让普通人接触自己的画作,也是吴冠中捐画最重要的目的。他反对接受捐赠的美术馆将他的画作束之高阁,也因此上海美术馆在这个展览2月20日结束之后,准备设立吴冠中作品的常设展馆。除展览外,上海美术馆还推出了展览同步画册和面向社会的艺术普及教育丛书之一《不负丹青——吴冠中艺术评传》,旨在以平实朴素的形式向大众推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和艺术实践,以发挥艺术传播思想、美育社会的重要作用。
据悉,吴冠中个展只是上海美术馆2009年“中国名家系列个展”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上海美术馆作为迎世博文明服务示范的展览。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