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文化: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在近4年拍卖场上的成交现象上看,当代艺术是否有不稳定趋势?
马学东:回头看当代艺术这四年,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波峰到波谷的完整市场波段。05年开始当代艺术在中国形成概念,06-07年,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产生大规模影响,08年初这种气势涨至最高峰,而后开始下滑,直到09年跌至谷底。这种清醒的出现是正常的市场规律,也是因为前几年的势头过猛,使得当代艺术在后来显得力量不足,有些薄弱。而中国传统书画正相反,它是从03年开始兴起,海派名家的近现代书画将整个传统书画带动起来,而05年下半年这类作品的价格趋于饱和水平价值开始调整,直至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但由于08年的经济危机,艺术市场的购买力开始减弱,所以09年才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复苏。我们可以看待中国古代书画的复苏在这时更为明显,同时它拉动了近代书画作品的反弹。
搜狐文化:从拍卖场心理学上分析,千万元成交的艺术品种是否有不理性因素?
马学东:首先我们要明白,拍卖是偶然发生的购买行为,需要买家之间的竞争才可以。买家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说明艺术品自己拥有的价值被认同,好东西自然会被关注,自然会有更多人希望得到他。这与心理学的关系并不很大,但是藏家之间会出现较劲的情况,每个人都会有心理上的预期价格,都希望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拥有心仪的藏品。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