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对“权益拆分”模式这种新生事物非常关注。目前网上负面报道也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的人对这一新生事物都持有乐观态度。很多投资者都在持币观望,现在是否可以进入?普通大众又是否可以参与艺术品的产权交易?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研究部总监马学东,对此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艺术品“权益拆分”没有股票的普适性
“这样的艺术品操作方式初衷是好的,而且文交所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经过试验性的操作,最终做出一个全民参与的艺术品投资方式,我个人认为它不可能做的像股票市场那样具有很高的普适性,最终它还会是一部分人参与的领域。就现在来看,各地文交所处于一个不冷静的状态,有点一哄而上了。”马学东认为,“‘权益拆分’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缺乏一个真正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中间机构,艺术品的估价应该需要有公信力的权威鉴定估价机构来参与和监督。现在文交所推出艺术品资产包,真正的定价权在券商的手里,那应该由谁来监督所定价格的准确性呢?”
当前缺乏更多可选产品
对于现在交易中出现的问题,马学东也有自己的担忧:“‘权益拆分’模式跟股市很像,但艺术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不可能通过短期运作就能实现,不可能你今天买了,明天就涨好几倍。现在天津文交所在一个月内涨了621%,我还是觉得不太合理,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来说这个作品值多少钱。”
“权益拆分”模式虽然跟股市很像,但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文交所不是每天都能交易,交易频率太低,买家想买了还得等下一个交易日。而且股市有大盘作为参考,而文交所推出的产品还太少,基本上都是“个股”,起码应该有十支以上。目前来看缺乏更多的选择的产品。
据了解,上海推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资产包,黄钢现在的作品还没有创作完成,马学东认为这个价格定的有问题:“对艺术品买其期权是否合理?作品没出来为什么它就值那个价钱呢?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资产包现在价格看来是真的在增涨,我们有必要问一下,短时间内它为什么会涨?我认为还是有很多疑问。”
“权益拆分”还不能全民参与
艺术品是应该有欣赏价值的,但是将艺术品拆分以后,投资人将艺术品的一部分买到手,并没有达到收藏的目的,满足不了收藏者的收藏愿望,只是一个投资的手段。现在买的很多人都看到现在这个东西能涨,但没想到能不能跌。还是有风险的,应该有风险提示。提示一般的人,不太了解的人先别进入这个市场,先观望。
法国继中国的深圳后也有一个类似的事情,但是在法国国内也是影响不太好,这种方式的操控性太差,它不像股票市场还有一个整体行情指数,就艺术品资产包而言,现在推出的是个股,它的整体行情怎样体现又是一个问题。目前网上负面报道还是比较多的,起步阶段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解决起来还比较困难,仍处于试验阶段,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