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遥远并不远》布面油画-2013年--150cmX200cm
2013年对于艺术家张静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她的作品在多次拍卖中取得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可喜的交易成绩。于11月16日落幕的“为爱加分--分享爱BAZAAR明星慈善夜”义拍晚宴上,张静的作品《其实遥远并不远》由北京百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创文化”)捐赠,并以40万元被苏宁易购拍得,此次成交将促成4个“梦想中心”的诞生。近4000个来自困难地区的孩子将在梦想中心体会“多元、宽容、创新”的梦想课程,给予他们通过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的希望。时隔半月,在12月6日刚刚结束的保利秋季拍卖上,张静的作品《蝴蝶结你很美,只是不会飞》又在现当代中国艺术日场专场中,经过竞拍以12万元成交。
捐赠“梦想中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百创文化与张静关注“为爱加分”义拍晚宴,是基于“梦想中心”的建立,百创文化的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它是一个持续性、系统性的捐助行为,40万元的拍卖金额,可以影响4000名困难地区的儿童教育,并包含长达五年的经营费用,这个是我们所看重的,也是我们通过活动所期许的。”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慈善与公益帮助“弱势群体”,询问张静其中的原因,她给出的回答是: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弱势群体,我们是一样的,都在找着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并且我们都有着选择善良的权利。百创文化则认为,不论是拍卖的慈善还是直接的捐助行为,其实是一种关爱社会、关注被需求人群的责任。每个人不论贫富,不论职业都肩负着这种责任,并且这种责任是一个长期的要求。百创文化和张静希望通过捐助,让更多的人被社会所包围和关注,让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时兴起的决策,而是一种决心,长期运营的发展动力。“梦想中心让我们选择公益,选择慈善的爱心得到保障。它不是名义上的捐赠金额,而是真正通过我们的行为,改变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给予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是我们所追求并为之努力的原因。”
构建理想国的艺术家:张静与丢丢的故事
捐赠作品《其实遥远并不远》的主角叫丢丢,这个卡通小人儿的眼角下垂,看起来忧伤而孤独。张静创作了一系列以丢丢为主人公的作品,并为丢丢赋予了各种角色:飞行家、小丑、报幕员、小总督……丢丢带着不同的帽子出现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并且,大多数是森林。这是张静的美好愿望,“在那里,只有丢丢和一个没有季节匆忙行走的森林;在那里,不需要氧气就可以自由的呼吸;在那里,可以走在并不宽敞的小路上,唱着并不悠扬的歌声去温暖小熊的世界;在那里,只有自己知道,这才是世界。”这是张静为自己在艺术世界中搭建的小小理想国,她也希望看到这些画作的人们能够拥有哪怕片刻的,对理想国度的美好幻想。
虽然身处理想的小世界当中,但张静画面中的丢丢无一例外有着哀伤的神情。艺术家创造的人物很多时候带有自己的影子,张静没有否认这一点。丢丢的原形是一只叫做“墩墩”的小狗,是张静捡回来的,她喜欢和它谈心,“因为和小动物的沟通通常简单、直接,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思考复杂的问题”。从对张静的采访中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敏感而“自我”的人,对于社会的污浊与残酷面看得尤为清楚,她选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与情绪当中,如同完全不受外界场景影响高度自我的丢丢。
《蝴蝶结你很美,只是不会飞!》布面油画--130cmX160cm2013年
丢丢被塑造成一个有着成年人感情的孩子形象,成长的无奈与不愿长大的悲伤围绕着它。当被成人世界的麻木和小心翼翼包围的观众看到丢丢,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会暴露出来。张静用古典绘画中温润不刺目的红、蓝、棕、绿等颜色描绘丢丢,但丢丢显然是她创造出的带有强烈个人意志的形象。逃避着残酷的真实世界,又想留住一些美好。
当然,张静更希望自己的每一幅画都能给观看者一个赏心悦目的心情。她说:“如果有一天人们不愿意再去认识丢丢,请你们相信,丢丢存在过,丢丢曾经和你们相遇过。”
世人向往之地
虽然丢丢是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但是它所处的背景大森林却有着新古典派风景画的韵味。张静说16世纪的风景画能带给她无限的想象,她尤爱画面的色彩基调并且迷恋森林,在那里会发生很多美好的故事。这让人们联想到普桑最著名的作品《阿卡迪亚的牧人》,这幅画作中,在光明平静的南方风景前,四位年轻的牧羊人在注视着画面中心的墓碑,上面用拉丁文写着铭文:“我,死亡之神,甚至君临阿卡迪亚这片古希腊山区的世外桃源”。宁静美好与乡愁忧伤同时存在于作品当中,这也是张静的画带给我们的感受。她描绘的田园牧歌与当下社会的氛围格格不入,甚至显得戏剧化。
还有人将张静的《蝴蝶结你很美,只是不会飞》视为洛可可时代华托画作《吉尔》的呼应之作。洛可可风格以精致、柔弱、华丽为特征,而华托的画作中蕴含着浮华、灿烂精致背后的忧郁和感伤。这种感伤可能来自个体的某种遭遇,也可能源自其性格与精神层面。在这一点上,张静如华托,在画面中展示美好的事物,也呈现无奈与忧愁。在张静看来,这是个充满杀戮和侵略的时代,生命脆弱的薄如蝉翼,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理想世界都存在着担忧与恐惧。丢丢看到的现实世界是这样,虚拟森林也是这样,我们都不确定周围的生命是否在下一秒仍能继续存活,“这一切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真的虚拟世界,在尚且可以挽留时,就不要让生命成为标本或者只能作为我们的精神遗产被怀念。”
问起张静,是否会为了市场进行创作,她的回答如此简单:如果连直达内心的绘画作品也要口是心非,那么便违背了最初为什么去画画的意愿了。丢丢所在的世界是张静美化了的世界,纯真美丽,同时散发着忧伤的气息。对于张静来说,丢丢是目前能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出口,也是她成长过程的记录。她希望和丢丢在一起的日子能够长久再长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