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艺术、生活与愿景
展览时间:14/07/10-14/10/26
展览地点:英国国家肖像馆
本次展览由传记作家和艺术史学家法兰西斯·斯伯丁,其中包括了伍尔夫独特的肖像画和其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同时代艺术家凡妮莎·贝尔、罗杰·弗莱和贝雷斯福德和曼·雷夫妇的照片,以及她与朋友和家人的亲密时光的记录。本次展览通过深入的研究聚焦伍尔夫早年生活、文学成就和在伦敦期间那段相对不为人知的的时间,以及她曾持有的政治观点,展品包括了一系列非凡的私人信件、日记和书籍。
地下实验场:10×1×∞
展览时间:14/07/10-14/07/15
展览地点:元典美术馆
本次展览本着实验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策展人召集艺术家进行关于艺术可能性的讨论创作,展览现场更像是一个制作现场,并且艺术家的制作过程将持续在整个展览期间,期间将与观众互动,或者进行延伸创作,这是一个意在讨论艺术在未来无限可能性的展览。在展览的布展阶段艺术家充分考虑美术馆空间,实际上是对于美术馆空间考察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作。在展览中,艺术家利用现成品以及多种媒体为表现方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创作无所不包含,从装置到影像,从二维到观念,关于艺术观念的讨论将贯穿展览始终。
意念的形式——张羽作品展
展览时间:14/07/12-14/08/03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张羽的指印装置作品始终强调某种仪式性,这种仪式性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是不断重复的摁压动作造成了身体与媒介的直接触碰,完成了时间与过程存在的体验仪式性;一个是指印痕迹在空间中的呈现、与周边形成的整体性关系所带来的仪式性。这两个方面的仪式性都不是刻意设计,而是表达的“方法”使得整体作品与文化的修行概念、仪式浑然一体。
磁振成影
展览时间:14/07/12-14/08/24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郑国谷这次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个展“磁振成影”,是郑国谷对于生命维度的方式的多样性的探索:他认为人类的意识的产生,从感性的右脑进入,到小脑的分析和处理,再从理性的左脑输出,片面的意识与时间和空间纠缠不清,而人所能作的只是顺势的回应,这个艺术实践是相互联接的探索空间、身体和灵魂的方式。
史晶 & 吴笛笛
展览时间:14/07/12-14/08/31
展览地点:北京前波画廊
两位艺术家的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然而他们探索这一主题的角度迥然不同。史晶的灵感来自从外太空鸟瞰世界的景象及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观,但他并不愿意用传统的手法来表现这些主题。与之相比,吴笛笛则更专注于自然世界的微观组成,比如杂草、岩石、昆虫等等,并将这些细节充分展现在画布上。两人的作品在同一展览中形成了一个对话,可谓是相得益彰。
时间的裂缝
http://exhibit.99ys.com/qbzl/id-15332
展览时间:14/07/12-14/09/10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时间的裂缝》旨在邀请观众与艺术家一同进入一个充满诗性的空间,在加速的都市节奏和紧张的城市空间里,寻找到时间的裂缝,体验诗意之美,感受诗性的精神力量。诗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提供了“美”,而更在于显现了“真”。诗性如光,凿开幽闭复杂的现代生活,形成了时间的裂缝,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旋构塔•2014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展览时间:14/07/12-14/07/31
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时代青年艺术计划”项目希望能以旋构塔的形式,在展览呈现及延伸的过程中,不断汇集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当代青年艺术家,梳理这个不平凡时代的艺术线索,也提供一个对当代艺术进行立体分析的模式。该项目将以无限的姿态循环下去,不断见证和重提每一年的青年艺术家,发掘扶持未来的青年艺术家,以三三为起始,放眼无穷。
泰特美术馆:马列维奇作品展
展览时间:14/07/16-14/10/26
展览介绍:泰特美术馆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来源于欧洲、俄罗斯及美国等地区的私人或公共收藏,即将在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这场马列维奇作品展同时也被看作是一场国际合作的产物。艺术家马列维奇(Malevich)(1879-1935)的一生其实也正是20世纪那段动荡岁月的一个缩影:他生于沙皇俄国末期,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见证俄国十月革命等事件。其以抽象几何图形和鲜明色彩所创作的至上主义艺术作品而被世人所知晓,代表名作《白底上的黑色方块》(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