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星空自行车道
荷兰小城纽南是梵高的故乡,最近,Roosegaarde设计实验室在城市的道路上推出了”梵高的星空自行车道“,以此向大师致敬。在选定的自行车道上,照亮空间的涂料星星点点的涂抹在车道上,白天收集的能量在夜里展现光明,宛如梵高的名画”星夜“,在洒满星光的道路上行驶,像行走于童话世界,游客们也对光线和色彩称赞不已。
梵高 《向日葵》
吴冠中曾经这样评论梵高:“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色彩的音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吕西安·克雷格摄影作品
据《法新社》2014年11月16日报道,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创建者、法国乃至世界摄影界泰斗人物、画家毕加索生前挚友吕西安·克雷格(Lucien Clergue)于法国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5日在法国加尔省省会尼姆市家中因病逝世,享年80岁。
艾伦·冯·安沃斯摄影作品
艾伦·冯·安沃斯几乎是女性魅力、雅致及性感的代名词。作为当今极具代表性的时尚摄影师之一,她的摄影作品独具风格,激情肆意带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摄影界,艾伦·冯·安沃斯是一位难得的卓越女性时尚摄影艺术家。艾伦·冯·安沃斯1954年出生于德国,有着摄影师和导演的双重身份,尤其擅长表现情欲意味的女性身体。艾伦·冯·安沃斯 曾经有过十年职业模特生涯,现已成为最卓越的女性时尚摄影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独具怀旧、复古风格,带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摄影特效拍街景
俄罗斯摄影师在雨天捕捉到了十分美丽的街景,雨水冲刷过后的城市在他的镜头下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色块世界,朦胧,虚幻,行人的伞点缀在其间,宛如一幅油画般。
《牧羊女还羊》(La bergère rentrant des moutons) 1886年
美国博物馆联盟(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AAM)日前因为俄克拉荷马大学所持有的一幅Camille Pissarro画作,而受到了世界犹太人赔偿组织(World Jewish Restitution Organization,WJRO)以及俄克拉荷马一位议员的猛烈抨击。WJRO和议员Mike Reynolds均指责AAM逃避对于俄克拉荷马大学Fred Jonds Jr博物馆对该画作所有权认证的调查。他们认为博物馆违背了AAM的原则,拒绝归还这幅名为《牧羊女还羊》(La bergère rentrant des moutons)的1886年画作。
《女性头部、独角兽和鲜花》,安迪·沃霍尔,1957年
纽约Anton Kern画廊日前宣布,将展出150幅从未公开过的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素描作品。这场展览被命名为“安迪·沃霍尔:20世纪50年代素描作品”,展出的150件作品均是安迪·沃霍尔于20世纪4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期间创作的。这些画作展示了沃霍尔除了波普艺术丝网印刷、车祸、玛丽莲·梦露以外的另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技巧同时也敏感的绘画者,参观者也可以看到他后来艺术的出处。
达明安·赫斯特作品《为了上帝的爱》(For the love of God),1亿美元
这件达明安·赫斯特创作于2006年的作品是世界上最贵的雕塑之一,头骨之上镶有8601颗钻石,堪称最华丽的雕塑。其宣称在2007年8月以私售的形式卖出,并售得1亿美元。如果属实的话,这件作品也将是在世艺术家中最贵的雕塑。
时尚摄影教父盖•伯丁(Guy Bourdin)摄影作品
据英国《卫报》报道,11月27日,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摄影教父盖•伯丁(Guy Bourdin)摄影展将在伦敦赛摩赛特宫的堤岸展厅展出。本次展览也是有史以来在英国举行的最大规模的盖•伯丁摄影展,届时将展出1955至1987年间摄影师超过100幅重要作品、以及一些此前从未公开展示过的物件。展览将呈现盖•伯丁40年卓越的艺术生涯,讲述他如何从摄影艺术大师曼•雷(Man Ray)的得意门生成长为颠覆性的时尚摄影王者以及他一直追求完美的过程。
大卫▪霍克尼《我的父母》 1977年
BBC最新纪录片《霍克尼》(Hockney)将于11月28日正式上映。日前,这位英国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接受了英国《卫报》的独家专访。在访谈中,大卫▪霍克尼回答了许多粉丝和艺术同行,包括曾获特纳奖的知名艺术家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向他提出的问题。不妨让我们从这些回答中,窥探这位艺术大师77年来的生活态度以及他所坚持的艺术理念。
Tatsuo Suzuki摄影作品
日本摄影师Tatsuo Suzuki将镜头对准了东京都街头形形色色的人们,拍摄了这组名为东京印象的街拍。他通过黑白分明的照片,通过色彩对比、噪点、长镜头曝光以及动态模糊等摄影手法,捕捉到了东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从目光迷离的年轻姑娘,到街边酣睡的滑板少年,再到身着皮卡丘服装的男子,照片上的这些人物似乎都与人群无关,仅仅只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而已。Tatsuo Suzuki就读于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法学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色彩鲜明,并以记录日常生活为主,逐渐在业界崭露头角。
前卫设计的真花戒
戒指,就是指环,也称约指。据古罗马文学家乔芬那尔(Junvennal)的记载,罗马人早已使用指环了;在埃及的古冢里,也已有指环了,而在中国,早在西汉成书的《毛传》在《诗.静女》篇中就有作为标记的金银之“环”的记载。在你的手指上戴上合适的戒指可以让你感觉像一个王室的国王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王。现代的戒指设计中的象征意义已逐渐式微,但它们所富含的设计创造力和手工艺却在不断增强。
维也纳的“Milliardenstadt”抗议项目
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关注政治和国家走向的学生们向来都很多,最近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学生们发起了一项名为“Milliardenstadt”的项目,来自建筑,土木工程,空间规划和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学生们联手创建了整个维也纳的城市规划模型,想以此来说明奥地利的政府支出,以及纳税人的税金去向,并以此来抗议奥地利政府的过度支出。他们的团队计算出城市建设需要花费的资金,并且按1:100的比例将整个维也纳重现,用这种直观的方式向市民们说明,政府的支出已经严重超出了需要花费的资金金额。
亚莉克莎·米德 2D的真人彩绘艺术
亚莉克莎·米德(Alexa Meade),以把模特儿画成2D的真人彩绘艺术而倍受瞩目。出生于1986年的米德毕业于纽约瓦萨大学的政治学专业,从未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她于2008年开始用颜料在不同的材质上进行试验。随后她便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她将色彩鲜明的颜料涂在模特脸上、身上和其周围的布景上,使整个场景看起来像笔触鲜明的油画。之后,她将这个场景用摄影机拍下。从相片里看,就像是一幅真实的油画,真假难辨。活生生的模特在这个场景中消失了,完全变成画面中的一个部分。她的将三维的物体变成二维再在相片中表达相反的动作。这种艺术概念是对视觉陷阱这种作画技巧的完全颠覆。
希特勒作品
希特勒为世人所知,是源于其在二战中的疯狂战争行动和灭绝人性的极端思想。而在执掌纳粹,导致数百万无辜的人被杀害,几乎摧毁整个西方世界之前,这位现今人们心中的恶魔还曾是一位艺术家,应该说是一位未获得成功的艺术家。他实际上有过做艺术家的理想,曾数次申请维也纳艺术学院,然而由于被认为“不适合绘画”而屡遭拒之门外。
山姆·王的作品《面纱》手工的边角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材质一种深刻感受
再现的审美情趣到摄影的出现,图像呈现的人类感官经验已经在当下社会繁复泛滥的视觉世界中麻木。对于当下社会的快捷的图像生产模式,传播迅速与视觉消费的疲劳,手工的摄影作品的展览呈现其实是对原始的一种复归,而一次展览希望解决的问题必将是有针对性的,这种针对是有地域性和方向性的。而《显影:国际手工印相展》所希望解决的也旨在当下我国社会所面临的西方早已遇到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所产生的快速的生产不只是涉及到社会生活层面,更是深刻影响到人的精神感受与理念。
在空难中丢失的毕加索《画画的人》
艺术品流失的原因多种多样,被洪水冲走、被火烧掉或是在战乱中丢失。 毕加索《画画的人》就是在空难中丢失的。这幅毕加索的画作丢失于1998年9月2日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起飞的瑞士航空公司111航班的空难中。除了这幅价值150万美元的画作,该飞机还装载了价值5亿美元的珍贵钻石以及珠宝。在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到瑞士日内瓦的途中,该飞机曾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并试图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进行紧急迫降,但最终该飞机还是坠毁于大西洋,机上229名人员全部罹难。虽然飞机98%的残骸已经被找回,但只找到20厘米毕加索《画画的人》画作的残骸,也并未找到任何珠宝。
《来自他方的艺术》参战作品
英国格拉斯哥市现代艺术画廊(Gallery of Modern Art)正在展出《来自他方的艺术》(Art from Elsewhere),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2月1日。《来自他方的艺术》是当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天分与多样性的见证,将展出绘画、雕塑、装置、视频和摄影作品。每个城市的展览都会有所变化,以全方位地展现每个藏集,其中包括的艺术家有彼得·胡加尔(Peter Hujar)、保罗·布拉斯基(Paulo Bruscky)、安娜·门迭塔(Ana Mendieta)和卡拉·沃克(Kara Walker)和阿玛·坎瓦尔(Amar Kanwar)。他们的作品对应了若干重要的时事问题,如武装冲突地区的生活、压制性政权统治、资本主义和后殖民历史的出现。
朱尔斯·德·贝兰库尔作品《偶像的手》(Idol Hands)
美国德州沃思堡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正在展出《焦点:朱尔斯·德·贝兰库尔》(FOCUS: Jules de Balincourt),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25日。 朱尔斯·德·贝兰库尔在巴黎出生和在南加州长大,他以富有表达力的绚烂色彩的画风而闻名,他的作品风格不一,有大有小,创作主题也多变,包括城市景观、当代风俗画场景和图形图案,这些图案不断地在他的作品中重复出现,如地球仪、地图和爆炸场面。贝兰库尔充满想象力的梦幻风格横跨了抽象和具象艺术,常常唤起美国式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概念。
米勒 喂粥 油画
马赛美术馆展厅里有一幅米勒的《喂粥》,这是普通农民家里最平常不过的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坐在那里,用左手抱着大概一岁左右的婴儿,右手举着一把汤勺,舀了一勺粥,正要喂给她的孩子。因为粥烫,还不能进嘴,母亲就把勺子举在嘴边吹气,等粥凉了之后再喂。这位母亲的面容端丽,双眼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汤勺,正在专心吹气。她怀中的婴儿仰面躺着,张着小嘴,正在敖敖等哺,那副稚嫩的神态过于乖巧可爱。这样一幅油画,虽然尺寸不大,然而却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在发出了充满着舐犊之情的内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