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当代艺术市场延续了强劲的活力,高价拍品频现。东南亚艺术家的崛起成为新亮点,罗纳德·文图拉、克里丝汀·艾珠等作品在亚洲拍场表现抢眼。中国年轻艺术家李黑地、季鑫的作品亦以超估价数倍成交,彰显市场对年轻力量的关注。尽管部分传统名家作品流拍,但新兴藏家的活跃与线上拍卖的持续升温,仍为2025年的艺术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亚洲艺术家作品
奈良美智
《宇宙之眼(在乳白色湖中)》
布面丙烯颜料和闪光材料
162 x 130.2 cm
2005年
成交价:902.75 万英镑
奈良美智对眼睛的精湛刻画,为观者提供了一扇窥探其主题内心世界的深刻窗口。画中女孩迷人的目光不仅邀请观众思考她的心理状态,还让人们感受到奈良在深夜作画时的内心情感。同时,在这幅作品中奈良对人物肌肤的处理,也进一步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细腻。
赵无极
《25.11.71》
布面油画
54 x 65 cm
1971年
成交价:834万港元
该作是赵无极巅峰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彼时艺术家正值盛年,体力充沛,创作力旺盛,画面风格豪迈有力,草狂奔放,笔笔有力,似想割穿画布,创造出新的空间。经过十数年的探索,他已对绘画技巧的运用游刃有余,画作更忠实地反映出他的内心境界。
克里丝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
《层叠之光(Lights for the Layer)》
布面油画
170 x 200 cm
2011年
成交价:294万新加坡元
它是印尼艺术家艾珠走向更具表现力的抽象创作风格的早期范例,透过看似无尽的色彩与形态交叠的流动画面,展现出令人着迷的视觉抒情性与卓越的抽象语汇。值得一提的是,艾珠在迎来第一位孩子诞生之前绘下此作,画面充满了强烈的喜悦、激情与庆祝氛围。
拉登·萨尔(Raden Saleh)
《爪哇岛风景:默巴布与默拉皮火山景观(Javanese Landscape: View of Merbabu and Merapi)》
布面油画
77 x 102 cm
1862年
成交价:204万新加坡元
19世纪成为荷兰殖民地时期艺术家萨尔是当地贵族,在欧洲研学期间受到浪漫主义等多种风格影响,1860年代至1870年代集中展开针对爪哇当地风景创作。如今其不少画作已获各地著名博物馆和展览机构收藏,包括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和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等。
亨德拉·古纳万(Hendra Gunawan)
《舞者与蛇(Penari Ular)》
布面油画
1977年
成交价:1634万港元
亨德拉·古纳万最擅长以强烈的张力、动感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吸引观者。而这幅作品兼具艺术成就、情感共鸣和思想内涵,是体现艺术家才华的最佳典范之一,在众多现代印尼艺术出版物中均有展示,也是1990年至1992年美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印尼艺术展的参展作品之一。
罗纳德·文图拉(Ronald Ventura)
《灰色地带(Grayground)》
石墨、丙烯酸和布面油画
2011年
成交价:840万港元
艺术家在画作中延续了存在主义式的风格混搭,以两股力量朝反方向运动,喻示两个领域反向运作时会发生的景象。周遭留下一片充满可能性的灰色空地,那里万物皆非真实,一切皆被允许。
草间弥生
《花》
布面亚克力彩
33.3 x 24.2 cm
2005年
成交价:600万港元
草间弥生无疑是当今艺术市场其中一个最火热的名字。《花》是她带有强烈自传隐喻的代表作,象征着爱、勇气,以及恣意绽放的生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魅力。她的作品备受追捧,近年举行的展览及品牌合作是其中重要原因。
季鑫
《拂晓》
布面油画
165 x 190 cm
2021年
成交价:254万港元
在策展人朱朱看来,季鑫近年的绘画集中表现了类似的女性形象和状态,她们往往独处于相对幽闭的室内环境,慵懒的体态伴随着空洞、出神的目光,仿佛睡醒之后仍然被梦的余绪缠绕。从早期的文艺复兴绘画中,季鑫对于如何表现人物仪式化的在场,和静滞的时间感有所领悟,并且将之代入到现代生活的日常维度。
丁衍庸
《红陶甕静物组合/虎头(双面画)》
木板油彩
42 x 29cm
1964年及1965年
成交价:216万港元
《红陶瓮静物组合》为丁衍庸将静物画焦点由鲜花转移至高古陶器、由西方审美转向东方情趣的重要表征。传统陶器的表面纹饰拙朴传神,具有原始艺术的率真之趣,与他的美学追求不谋而合,亦为其所用成为创作灵感。而他的“虎”字形油画,既有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古玺印样式,也有与原始艺术、西方现代绘画碰撞后的自由衍化。
李黑地
《在死的冰上起爱的火灾》
布面油画
110 x 100 cm
2022年
成交价:139.7万港元
该作在李黑地的首次个展中登场。自身内在的体验和昙花一现的形态,在大胆流丽的笔触和明亮色彩中碰撞交融。在她的画作中,亲密和蜕变都必然与脆弱和重新开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欧美艺术家作品
让·米歇尔·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
《星期六的夜晚(Saturday Night)》
布面亚克力、丝网印刷、油画棒、纸本拼贴
195.6 x 223.5 cm
1984年
成交价:1.1亿港元
这幅作品诞生的1984年,堪称巴斯奇亚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时刻。当年8月至9月,他在爱丁堡水果市场画廊迎来首个博物馆个展,随后巡展至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与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自此奠定其国际艺坛巨星地位。巨幅构图几乎不存在透视逻辑和空间纵深,只见一片喧腾躁动的场景。豪放不羁的笔触与充满张力的线条将周六夜的蓬勃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丽莎・布莱斯(Lisa Brice)
《艾姆巴之后(After Embah)》
布面坦培拉、石膏和墨水
244 × 205 cm
2018年
成交价:540.8万英镑
该作构图复杂,具有电影般的质感,超现实主义的场景布置将明亮的色块、挑衅性的象征元素以及特立尼达充满活力的传统融合在一起,重新夺回了女性身体的主体性。作品中的女子享受着自己的力量和自由意志,成为自己领地中的完全主角。
阿尔贝托・布里(Alberto Burri)
《Sacco e Nero 3》
粗麻布、帆布、油和水基胶粘剂
100 x 150cm
1955年
成交价:492万英镑
作品主要以深沉的黑色为主色调,点缀着红色的痕迹和裸露的土褐色区域。尽管色彩极为简约,但其丰富的质感复杂性展现了布里将平凡材料重新诠释的语言。这些在艺术创作中极为非传统的材料被转化为类似有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肉体表面,仿佛带有某种实体的重量。
班克斯(Banksy)
《原油(维特里亚诺)(Crude Oil (Vettriano))》
布面油画
91×122cm
2005年
成交价:426万英镑
这幅画是对已故苏格兰画家杰克·维特里亚诺(Jack Vettriano)作品的重新演绎。一对夫妇在暴风雨肆虐的海滩上跳舞,管家撑伞为他们伴舞,背景中则有两个身穿黄色防护服的人在处理油桶。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
《瓶承春华(Fleurs de printemps)》
布面油画
72 x 60.6 cm
1930年
成交价:3453.5万港元
夏加尔在创作此作的背景正是二度前往法国的时期,恰逢超现实主义蓬勃发展的时刻。此作汇聚艺术家极为经典的盛开瓶花、天使以及小提琴三项元素,将现实与幻想完美融合以颂赞生命的光华与春天的到来,标志其在1930年代日益梦幻愉悦的创作风格之开端。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迷彩(Camouflage) 》
布面丙烯酸和丝网印刷
193.7 × 193.7cm
1986年
成交价:248万英镑
《迷彩》是安迪·沃霍尔晚年抽象艺术探索的经典之作。这幅作品创作于他职业生涯的暮年,他把军事迷彩的实用主题重新诠释为对美学独创性的宣示。作品呈现出一片看似无边无际的黄色和橙色,令人联想到沃霍尔后期作品中那种俏皮乐观的特质。细致的颜料与墨迹层层叠加,加上图案重复中刻意的变化,营造出某种动态表现。
克里斯托弗・伍尔(Christopher Wool)
《无题(Untitled)》
亚麻布面珐琅彩
269.2 × 243.8 cm
2008年
成交价:241.9万英镑
《无题》回荡着混乱的张力和动感的氛围,是克里斯托弗·伍尔灰色绘画的绝妙诠释。喷洒在黑色珐琅上的阿拉伯式线条在画面上挥舞着,如同带电的电线般滴落,扰乱着画面。艺术家通过其笔触的痕迹展现建构与解构,如此他的灰色绘画挑战了绘画的经典传统,成为充满不确定性的矛盾图像,通过减法来增加,描绘出终极的后现代状态。
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
《来自工作室(From the Studios)》
布面油画
116.4 × 129.5cm
1986年
成交价:235.8万英镑
作品展现了令人惊艳的色彩和油料在画布上形成的醒目层次,堪称艺术家城市风景画的典范之作,他正是凭借这些作品,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英国画家之一。这些景观具有独特的个人特色,且充满情感色彩,且有力地印证了艺术家的名言:“伦敦的一小部分是我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