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强的作品是关于生命的思考,是一种微观的表达,但画面的效果确实很宏观的,看起来像是宇宙的图景,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的近期很火爆的《星际穿越》,他的作品是那样的浩渺和充满想象力,但和艺术家的沟通中发现,这些作品表现的并不是对于宏观宇宙的想象,而是更具体的对于微观世界的关照。他用沙做材料的灵感,还是来源于儿时的经验。马永强出生于山东烟台,从小在海边长大。常在沙滩上游玩的永强,对海潮冲刷过的沙滩印象深刻。一方面,平整而缓缓起伏的沙滩给人以明显的形式感;另一方面,躲藏在沙子下面的各种海洋生物给人以强烈的神秘感。尤其是当海洋生物活动在平整的沙滩上留下一片片痕迹的时候,形式感与神秘感就结合起来了。
对于马永强的作品策展人彭锋教授将之称为“沙尘观念”,之所以这样称呼,在他看来:“北京的沙尘暴和日渐严重的空气污染,已有艺术家用收集的沙尘做出了观念性很强的作品,我戏称之为“沙尘观念”。我以为永强也是“沙尘观念”中的一员,支持他进行创作的观念源于社会学而非美学。但是,永强的作品给人强烈的美感。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能够制造出美的幻境。”
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今天的政治家思考的问题。作为艺术家的马永强并不思考这个问题,他甚至不太考虑读者如何解读自己的作品。对于马永强来说,首要问题是自我表达,尤其是儿时的生命体验的表达。通过儿时的生命体验,马永强找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进而找到了宇宙意识的表达窗口。马永强希望用细微的沙粒,来表达宇宙的雄浑。古往今来对于宇宙生命有深刻体悟的人们,都能够从微尘中见大千。我们从马永强的作品中,也能读出这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