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2014年转眼即逝,最容易引起围观和欢呼的莫过于一年当中不同时段的不同奖项,艺术界自然也不例外。从年初的新锐批评家、策展人崔灿灿获得加拿大《Yishu》杂志颁发的“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开始,到华裔艺术家陈佩之斩获当代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雨果 博斯”奖,再到崔健跨界收获致力于推崇“让实验精神进入主流”的瓦尔达影像的“特别关注人物”奖等,似乎都预示着中国艺术界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深入地介入到国际艺术的潮流当中。为此,99艺术网为您盘点整合了9项在2014年颇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界所获得的国际艺术大奖。
华裔美国艺术家陈佩之(Paul Chan)(中)
NO.1陈佩之:华裔艺术家斩获雨果•博斯奖
纽约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0日夜,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及基金会总监理查德•阿姆斯特朗(Richard Armstrong)宣布华裔美国籍艺术家陈佩之(Paul Chan)荣获2014年度雨果•博思奖(Hugo Boss Prize)并最终喜得10万美元的奖金以及在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 Museum)举办个展的邀约。
获奖理由:艺术家陈佩之(Paul Chan)艺术风格非常多样化,从动画影像和雕塑,再到行为艺术和装置,甚至是印刷出版,他都均有涉猎。评选委员会认为,Paul Chan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雨果•博斯奖
设立于1996年的两年举办一次的雨果•博斯奖,以赞助商雨果•博斯冠名,以古根海姆基金会为平台,10万美金的奖金对艺术家们来说也算得上一笔不赖的材料费。雨果•博斯奖在当今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旨在鼓励具有持久精神力量与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实践。
而往届曾入围过这一奖项的中国艺术家还包括蔡国强(1996)、黄永砯(1998)、杨福东(2004)、曹斐(2010)、邱志杰(2012)。
崔灿灿
NO.2崔灿灿:获加拿大《Yishu》杂志颁发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
青年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崔灿灿获得加拿大《Yishu》杂志颁发的第四届现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同时获得5000美金的奖励。
获奖理由:作为策展人的崔灿灿,以其特别强调个人行动来对抗强大的主流系统,将个人文化身份来消解艺术权利的极权影响,对策展形式展开了开创性的探索,使其在2013年整年的艺术展览策划中表现尤为出色。
加拿大《Yishu》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
加拿大《Yishu》杂志评选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意图致力于推广当代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第四届《Yishu》现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奖,由独立学者玛蒂娜科佩尔杨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与中国学者栗宪庭等人进行推荐与评选。
崔健
NO.3崔健:瓦尔达影像“特别关注人物奖”
迄今为止,“瓦尔达影像奖”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崔健携其影像作品《蓝色骨头》一举拿下了“特别关注人物奖”,并被邀请作为评委会委员,其《蓝色骨头》可在瓦尔达影像奖举办期间进行展映。
获奖理由:崔健的《蓝色骨头》在实验领域表现突出,同时又在主流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瓦尔达影像奖
阿涅斯.瓦尔达女士(生于1928年5月30日)是法国电影新浪潮创始人之一。她不仅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电影导演,她的艺术创作还涉猎多个领域,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影像奖旨在提倡影像创作的实验性、艺术性和包容性。鼓励跨界创作,通过奖励发现有影像创作才能的青年艺术家和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示平台,为影像艺术领域输送新生力量。
2012年3月,法国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授权中央美术学院每年举办一届”中央美术学院瓦尔达奖”。
单霁翔
NO.4单霁翔:系首位荣获“福布斯奖”的华人
2014年在“国际文物修护学会2014香港会议”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博士荣获文物保护专业内的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华人。
获奖理由: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在业内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尤其是在文物保护方面功不可没。
福布斯奖
“福布斯奖”(Forbes Prize)是文物保护专业内最高学术荣誉,由国际文物修护学会颁发。“福布斯奖”作为文保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奖项,该奖项颁发予文物修复领域中有杰出成就和贡献的学者。
林璎
NO.5林璎:荣获美国艺术大奖 奖金高达30万美元
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Maya Lin)获得美国艺术大奖“多乐丝和莉莉安吉施奖”(Dorothy and Lillian Gish Prize)。这是一个享有很高声誉且奖金丰厚的艺术奖,奖金高达30万美元。林璎是第21位获奖人。
获奖理由:林璎在过去的7年里把很多时间投入到创作‘What Is Missing’项目中,在艺术和建筑领域创作了一系列强大且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对社会、对创造美的世界做出了杰出艺术贡献。
多乐丝和莉莉安吉施奖
多乐丝和莉莉安吉施奖于1994年按照著名演员莉莉安吉施的遗嘱设立,被视为美国艺术界最富有声誉的奖项之一,也是现金金额最高的大奖之一。曾经荣获此奖的名人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摇滚明星鲍伯•迪伦,剧作家阿瑟•米勒等。
徐冰荣获2014年美国“城市之心”大奖
NO.6徐冰:首位获得美国“城市之心”全球艺术奖的华人艺术家
2014年6月10日,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将其第三十三届“城市之心”全球艺术大奖授予艺术家徐冰,成为获得“城市之心”全球艺术大奖的华人艺术家。
获奖理由:徐冰的《凤凰》帮助劳动者得以发声,象征着历经艰辛却依然自重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城市建设者不是服务商品的提供者,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徐冰通过艺术激发人们的思索和探讨,这与圣约翰大教堂的宗旨达成一致。
美国“城市之心”全球艺术奖
由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主办的“城市之心”颁奖典礼至今已有三十八年历史,用以表彰为大众利益作出杰出贡献的精英,当选者来自文化艺术界,商界,慈善界等各个领域。“城市之心”颁奖典礼也是纽约圣约翰大教堂年度募集资金的盛会,所募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支持第二年文化艺术项目。
苏伟
NO.7苏伟:获首届2014国际艺术评论奖
首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Art Criticism,简称IAAC)揭晓,中国赛区苏伟获得大奖。大奖得主获奖金为人民币5万元,同时获得2015年春天赴英国伦敦交流两周的全额资助。
获奖内容:《“语言就是交锋!——颜磊个展‘图像,未(不)’引发的思考”》。
国际艺术评论奖
首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Art Criticism),由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办、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承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英国分会协办、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赞助。
艺术家阚萱(左)
NO.8阚萱:领衔CCAA年度艺术家奖
2014年11月14日上午,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阚萱获得年度艺术家奖,倪有鱼获得年轻艺术家奖,宋冬获得杰出贡献奖。
获奖理由:阚萱作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先锋、持续性的实验影像艺术家,一直持续而熟练地展现了一种结合力,结合简洁和犀利的批判视角来关注当代生活的社会和情感景观。这种景观充满了来自于发展与消费、脆弱的信仰系统、人与物之间的张力和亲密等等的内容。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由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先生于1997年创办,乌利•希克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一位收藏家。作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机构,CCAA专门授予那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优异才华的中国艺术家及艺术评论人。
郑皓中(中)
NO.9郑皓中:约翰•莫尔绘画(中国)大奖
“2014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作品展开幕暨颁奖典礼”于4月15日下午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获得本次约翰•莫尔大奖的是郑皓中的作品《邱晨》,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在2014利物浦双年展期间在利物浦国家美术馆展出。此外,大奖得主还将在英国曼切斯特中国艺术中心三个月驻地并举办个展,
获奖理由:郑皓中毕业于央美,这位80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始终都在关注艺术的绘画性,而这次获奖的《邱晨》作品所探讨的是画与被画的关系。
约翰•莫尔绘画奖
约翰•莫尔绘画奖创设于1957年,约翰•莫尔绘画奖是英国顶级的当代艺术赛事。2010年初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英国约翰•莫尔基金会联合将此项大赛正式引进中国,并与英国本地赛事同步。奉行为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的原则及公平公正的评选理念,大赛采用匿名评选的机制,评委会坚持由三名英国评委与二名中国评委组成,并且尽可能任用多元背景的评委,意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推动构建新的艺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