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女性艺术家们

来源: 作者:汪珂宇 2020-03-09

在艺术领域里传统意义上,女性通常作为缪斯出现在艺术作品当中,但其实作为创造者同样也做出了很多贡献。女性是感性敏感并且细腻的,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解读着人性以及社会文化,勇敢的向世界宣告与挑战。这些艺术家之间有共性、有联系,作为个体又是那么的独特,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充满才华。

通过她们的故事及作品,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同身受,或者通过她们的作品,用艺术家的双眼从另一个角度洞察到了这个世界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

朵拉·玛尔 


朵拉·玛尔(Dora Maar  1907-1997)

据BBC报道,2019年12月28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一幅价值2000万英镑(约1.8亿人民币)的毕加索名画《女子半身像》被一名英国20岁男子撕破。这幅画绘于1944年,原型是毕加索的情人朵拉·玛尔。


《女子半身像》

当人们提起朵拉·玛尔,总是会先想到她的毕加索情人身份,事实上,在缪斯之外,她还是一位重要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画家、激进的共产主义者,也是惟一一位参加了全部六次超现实主义展览的艺术家。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史研究中,虽然毕加索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朵拉·玛尔在遇到毕加索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摄影师的独创性和启迪性,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毕加索对她的描绘,特别是系列画作《哭泣的女人》(The Weeping Woman),在此后几乎成为了定义她的一切。


《哭泣的女人》


Dora Maar, Untitled (hand and shell), 1934

在给《费加罗报》拍摄的系列中,她将比基尼模特的形象和波光粼粼的游泳池重叠。她还试验极具超现实艺术属性的照片拼贴(photomontage),镜子、娃娃等角色给作品带来诡异的氛围。

辛迪·舍曼 

“我经常不知道我在追求什么,一直到拍完之后。但有趣的就是,人们可以延伸我的想法,并提出一个与他们的理论相容的概念。我希望作品中随处都有故事的线索,这样人们就能编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辛迪·舍曼

美国艺术家辛迪·舍曼以其独特的摄影概念从20世纪末众多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四十年来,辛迪·舍曼一直在探索身份的构建,挑战着艺术的视觉和文化准则、名人、性别和摄影。舍曼自己设计、表演、拍摄这些作品,可谓是艺术界最强美妆博。


Untitled Film Still 21

在她于1977-1980年间拍摄的系列黑白照片《Untitled Film Still》中,艺术家本人便扮演了各种女性角色,她的表现力很强,通过对自己照片中的身份进行建构,将自我隐藏在影像之后。通过观察与扮演引导观众进行联想的同时,审视自我身份与时代现实。该系列照片讽刺了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并意图引起人们关于女性形象的思考,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好莱坞类型, 2000》

在这个充斥名人文化、网红效应的时代,舍曼用作品尖锐地讽刺并揭露了那些自我欺骗的障眼法,让人们重新思考究竟要以何种心态再次面对真实。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她曾将自己装扮成艺术名作中的人物、小丑、名媛、花花公子、高级应召女郎等……在对于身份的诸多探讨中,深刻地意识到,那些所有坚固的自我,似乎早已烟消云散。

曹 斐  

1978 年生于广州,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新晋中国青年艺术家,身处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多媒体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的曹斐在创作中涉猎视频、数字媒体、摄影和装置等媒介。其作品对“虚拟”持续探索,展现“虚拟”如何颠覆我们的自我认知,并彻底改变我们理解现实的方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

去年曹斐与高级时装屋Prada携手打造了一个由蔡徐坤出演的特别项目《人类几乎》(Code Human)。她说:“偶像本身在年轻化,追逐偶像的人群也在年轻化,而从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中看到他们的独立见解(在多元文化中选择)又活在大流下(流量的最高集中地)。”

在企图探索流行文化表层下的偶像人设、追星潮流、跨圈层粉丝群体及爱的供养等机制这个方向上。《人类几乎》的构想逐步诞生:一位备受崇拜、让粉丝渴望的人物,完美是最终真理吗?还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妄想?在这个超现实理想主义的时空中,个体又居于何处?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的确是很有批判意义呢,片中蔡徐坤闯进了一个制造“另一个自己”的基地。这是在用艺术来解读和探索真实的人类和虚拟的偶像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今年3月4日,曹斐在英国的首次大型机构个展“蓝图”(Blueprints)于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开幕。展览所呈现的装置、影像和最新虚拟现实作品等,将显示艺术家通过构建多重世界、把控现实与虚拟空间,进而思考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城市变化图景。本次展览持续将到 5 月 17 日。

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 

“为了表彰她们对待建筑及创作方式永不妥协的敬业实践,对合作的坚韧信念,对同行的慷慨分享——尤其是在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等活动中的表现,为了她们对追求卓越建筑的长久承诺,对环境担负责任的创作态度,她们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对各个项目地点的独特性兼收并蓄” 。

2020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

普利兹克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由杰伊·普利兹克和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从1979年迄今为止的42届普利兹克奖评选活动中,共有48位建筑师获奖。这次获奖的“完美搭档”是来自爱尔兰的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 (Yvonne Farrell & Shelley Mcnamara)。相差仅一岁的两人在都柏林大学就读时相识,毕业后共同创立了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

两人设计的建筑多运用混凝土和石料打造出沉稳感,使得市政类及教育类建筑成为事务所的招牌。至今,她们已经在建筑界并肩作战40多年,奋战多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对建筑、环境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用建筑作品去致敬建筑艺术,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可持续的奉献。继扎哈·哈迪德、妹岛和世、卡莫·皮格姆之后,这是女性建筑师第四次获奖。作为传统上以男性为主导职业领域中的先驱,她们在开创出模范性的专业道路的同时,也为其他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图卢兹第一大学经济学院 2019  法国图卢兹


矿业与电信学院集团 2019 法国巴黎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1950-2016)于1950年出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那时,巴格达还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她的父亲是一名伊拉克高级外交官并担任国家民主党副总统,而且在扎哈小时候曾短暂的就任财政部长。成功富裕的家庭给哈迪德提供了一流的教育,并允许她周游世界。儿时的特殊经历,对扎哈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志性的曲线给她带来了无数的赞美与争议,然而她的盛名不仅源于参数化设计,也源自于她大胆运用几何结构来构造空间。她的设计才华也不仅止于建筑,还包括了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独树一帜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及强烈的个性让她在以男性为主的建筑设计行业得以占据一席之地。


Heydar Aliyev Center ©Helene Binet

2004年,她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由此她创下了两项纪录——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第一位女性获奖者,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评委之一、里斯大学的建筑学教授卡洛斯·吉门内兹这样评价她的贡献:“她让建筑成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

库哈斯曾这样问她:“你认为目前你在建筑界的地位如何?获奖对你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成就还是压力?”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我一直在为获得人们的认可而奋斗。从这一刻开始,人们真正接受了我,知道我是个能出活儿的女人。”扎哈如此回答。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项目可以说是扎哈的第一个剧院项目,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由她亲自主导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细节,并将此前未能达成的想法,地形、建筑物、景观的关系尽量延续到广州歌剧院这个项目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扎哈·哈迪德还是学生的时候,她也曾经来过中国旅行,她也受了中国大概的文化、艺术影响,当然后面比较成熟的项目,她会越来越把这些元素加进来。之后还有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等项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艺术家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中的作用是让人们认识宇宙,去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提升思想。”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前段时间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有着旷世奇恋的乌雷逝世,让他们的故事又再次提上可热门。


《潜能》1980年

他们把生命交给了对方,感受着生命的心跳。这段表演一共持续了4分多钟,同时也是他们最接近死亡的一个作品。这一次,他们给世人呈现的,是爱情触目惊心的真实。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创造出了震惊世人的艺术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视觉艺术的边界,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将表演、声音、视频、雕塑和摄影融入到她的艺术实践中,为了测试观众与表演者关联性的极限,她也做出了一些十分大胆的尝试。


《韵律0》1974

在《韵律0》中,玛丽娜经历了人生中最惊险的一幕。她在房间贴出告示,准许观众随意挑选桌上的72种物件与艺术家进行强迫性身体接触。在这72件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令人愉快的东西,也有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肠器等危险性的器具,其中甚至有一把装有一颗子弹的手枪。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玛丽娜把自己麻醉後静坐,让观众掌握所有权力。

这个表演历时6小时,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发现玛丽娜真的对任何举动都毫无抵抗时,便渐渐大胆行使起了他们被赋予的权力,艺术家的衣服被全部剪碎,有人在她身上划下伤口,有人将玫瑰猛然刺入到她腹中,有位观众甚至拿起那上了一颗子弹的手枪,放入她的嘴里,意欲扣下扳机——这是艺术家最接近死亡的时刻, 直到另一位观众惊恐不已地将手枪夺走。在受虐的过程中,她的瞳孔里溢出了泪水,内心充满着恐惧,但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身体上的反应。行为表演不仅考验了艺术家本身,同时也考验了周围的观众的道德底线。所有人都在施暴,几乎没有人给予拥抱。“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她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真的可以对我做任何事情。

小野洋子 

说起小野洋子(Yoko Ono Lennon),大家第一反应她是列侬的妻子,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她同样是上世纪60年代最活跃、影响力最大的先锋艺术家之一,她以一位东方女艺术家的身份,用前卫的作品捍卫着那个时代的运动与进步。


《切片》

1964年,小野洋子在卡耐基诵厅第一次表演了她最为出名的行为作品《切片》(1964,1966,2003)。这件作品一共进行过3次,第一次是在日本东京Sogetsu艺术中心,小野洋子静坐在舞台,邀请现场观众用剪刀,剪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并可将此布取走,直至全身赤裸。那年,她32岁。她用这样的方式,来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侵袭与消费。

1966 年9 月,洋子在伦敦又进行了第二次表演。

2003年9月,70岁的洋子在巴黎又一次表演了《切片》。她在台上说:“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并请将这碎片送给任一个你爱的人。” 对于这场事隔37年的表演时,她自己讲诉道:“1964年我第一次做它时,心里满是愤怒和不安,但这次,我是怀着对你、对我、对全世界的爱而做的。”

多萝西娅·坦宁 

“我至今认为,艺术就是一艘救生筏,我们竭力爬上去,拯救自己的心智。”

多萝西娅·坦宁

多萝西娅·坦宁(Dorothea Tanning 1910 – 2012),1910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盖尔斯堡,在芝加哥学习绘画之前在家乡的诺克斯学院学习。她是画家、雕塑家、作家和诗人。也是超现实主义和达达派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她与20世纪艺术大师级人物如:马塞尔·杜尚、萨尔瓦多·达利、曼·雷、毕加索等都是好友,曾多次出现在曼·雷的作品当中。


恩斯特与坦宁1947年的合影

她也是一名女性主义者,从不让丈夫马克斯·恩斯特(超现实主义创始人,达达运动主导者)称她为“妻子”,且终身未育。她曾说过:“我十分反对繁衍后代这事,至少对人类繁衍来说,肯定是这态度。如果能让我来设计的话,男方女方都能怀孕,具体谁怀要丢硬币决定。那样的话,大家都平等,没有了强奸,也没有了’女性艺术家’这种恶心的称谓。”

在两人结婚的40年代,坦宁的作品大都偏向写实,并且以女性肉体为描绘对象,探索“欲望”主题。她在1942年创作的自画像《生日》,就是其中典型,并且也是这幅画吸引到了恩斯特,促成了两人的美好姻缘。恩斯特的超现实主义创作,也直接影响了坦宁的艺术探索历程。

她的生命是饱满的,她101年的生命里,从未停止过艺术创作,离开时,她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诗集和小说,以及在各个时期创作的纸上作品。很少有人像她这样高产,一生创作不辍,留下大量作品;很少有人像她这样多面,创作领域涉及油画、雕塑、版画、诗歌、小说和舞台设计;她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艺术家,见证了西方艺术界一个世纪的变迁……

路易丝·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2010)出生于法国巴黎,她的一生都以丰沛的能量在不同领域进行尝试。她是雕塑家,也是画家及装置艺术家。童年时光成为她最主要的灵感来源,于布尔乔亚来说,缝纫、针线和连接这些具有象征性的举动,为她消解了伴随一生的对于分离和遗弃的恐惧。从童年面对父亲、母亲与父亲情妇的复杂关系,到青年时代从法国前往纽约求学,再到她自己漫长人生与创作生涯中出入她生活的朋友、家人与助手,这一切的体验与回忆都借由其作品呈现出来。布尔乔亚成为伟大艺术家的重要原因是,她非常擅长把自己的体验作为基础原型,通过不同的材料进行新的演绎。全方位深入探索情感、心理及个体每日细碎生活中隐藏的最深层的裂痕。在不断尝试中,布尔乔亚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牵绕心头的视觉语言。

具象与抽象并行是布尔乔亚作品的特点之一。布尔乔亚的创作第一阶段(1940-1950年代)的雕塑作品人物系列常常在艺术评论家笔下与阿尔伯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细长的人物雕塑一同被提及。这些“人物”作品带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真实感:它们跟真人同样般大小,有着建筑般的质感,但其抽象的轮廓却给人一种孤立和脆弱的感觉。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展览现场,《母亲》,钢,大理石,1999年


《蜘蛛》,1997;钢,锦缎,木,玻璃,布料,橡胶,银,金,骨头;449.6×665.5×518.2厘米;伊斯顿基金会收藏

乔治亚·欧姬芙 

“当你将一朵花捧在手里,认真地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我想做的便是把那样的世界呈现给世人。”

乔治亚·欧姬芙

乔治亚·欧姬芙,1920年代美国最伟大的艺术家,是美国首先突破现实主义的画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一。她的作品是当时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以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方式为主,半抽象半写实,主题多为花朵、岩石肌理、海螺、动物骨头、美国内陆景观的特写。

她的观察角度相当特殊,别具一格。她的作品中也时常充满了同色系的细微变化,相近的颜色们在她的笔下组成具有韵律感的画面。不论是色彩、线条还是整体画面都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清澈纯净,同时也蕴含着神秘的生命力。她认为:艺术家应善用线、色彩、面与形来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所以她一直尝试将身边的事物抽象化。在她的引导下,美国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纯抽象主义。

她的所有作品中,浪漫唯美的花朵微观最让人叹为观止。欧姬芙善于用渐变色系一层一层地晕染花瓣,展示不同生长阶段的“花瓣生命周期感”。同时,她也钟爱在重色中夹杂白色颜料,用纤细的勾勒手法,打造了花瓣之间的错落立体感。

每一位女性,不管她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艺术家、职场女性还是妻子、母亲,她们都是值得尊重和敬佩。尤其是女艺术家,通过她们作品女性的韧性、创造力、勇气等得到了完美展现,向她们致敬,3月8日女神节快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