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重磅!上海将新建两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来源: 文汇教育 作者:吴金娇 储舒婷 2024-02-23

据2024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点,上海支持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新一轮建设发展,推动建设“上海中德科技大学(暂名)”“上海中英艺术大学项目(暂名)”。今年,上海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教育创新策源和社会服务能级。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 合作筹建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 同济大学  供图

“上海中德科技大学”

是中德双方在

上海临港新片区

合作兴办的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按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新办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可谓填补

国内中外合作办学

空白的

创新之举

2023年6月12日下午,签约仪式的中国会场设在同济大学,德国合作伙伴视频连线出席,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合作筹建谅解备忘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济大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学大学、齐陶/格尔利茨应用科学大学等六方共同签署。这是上海市为促进高水平开放,利用教育试点项目优势,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由德国实力最强的37所应用科学大学组建,受联邦教研部(BMBF)委托并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支持下开展国际合作,成员高校遍布全德,学科专业以工科为主,围绕周边现代制造业企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研,学科设置与临港新片区产业需求契合度高。

柏林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HTW Berlin)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一,机电工程、企业经济、经济工程、经济信息等专业实力最强。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学大学(WHS Zwickau)是历史最悠久的德国工程师学校之一,其建校可追溯到早期汽车工业的发展,如今为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输送人才。

齐陶/格尔利茨应用科学大学(HS Zittau/Görlitz)是最典型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之一,科研转化能力极强,在能源技术与环境保护、经济社会转型等领域实力雄厚。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及三所成员高校将在联合会的统筹协调下,将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管理经验等各方面的精髓引入“上海中德科技大学”,打造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灯塔项目”,为中德两国输送大量符合其产业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根据该谅解备忘录,拟筹建的“上海中德科技大学”将以“可持续发展、能源利用和气候变化”理念,着眼于适应当前的需求及未来发展,规划和开展学科领域、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校园规划和建设等方面工作。上海中德科技大学将积极拓宽与德方高校的合作平台,加强与德国合作高校、与中德经济界及在上海的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该校还将以促进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培养为目标,特别是参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式,通过帮助毕业生做好进入就业市场以及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准备,为在华德国企业提供支持。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合作意向备忘录在线上线下签署 东华大学  供图

“上海中英艺术大学”

筹建的合作意向备忘录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东华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签署

2022年8月31日

签约仪式设上海、伦敦两个会场

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RCA)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与设计研究生院校,在艺术、设计、工程、技术和科学等交叉领域独树一帜,现有37个硕、博士教育项目及5个研究中心。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艺术与设计类”中,皇家艺术学院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

东华大学与皇家艺术学院筹办的上海中英艺术大学将合作培养艺术、设计、创意等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一流人才,进一步推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扩大中英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交流互鉴,支撑服务上海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的城市发展。

上海进一步拓展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除共建这两所新校,上海将进一步拓展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例如,加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办公选址装修及设施设备配套,细化研究谈判及人员推荐。再如,推进新一轮港澳交流合作机制,发挥“沪港大学联盟”和“港澳姊妹校”平台作用,推动香港大学合作事项落地落实。

记者从2024年上海市教委工作要点中了解到,今年上海还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内涵。其中包括扩大各类中外人文交流,加快高校来华留学复苏,启动中小学家门口学校国际交流促进计划,重点落实中美青少年交流任务。又如,上海将优化完善外籍学生就读服务体系,研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和五年发展规划,在浦东新区和静安区率先探索相对集中招收外国学生就读新机制。

今年,上海将启动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关键语种人才早期培养,发布《本市推进多语种人才早期培养工作指导意见》,构建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模式,深化本市高中国际课程试点的本土化实践,开展2024年本市高中国际课程试点校国际课程年检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