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嘉德香港•春拍】吴冠中黄金时期盛世绝景精品,神定乾坤!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4-03-11

衡量一位艺术大师的地位,或许有很多标准,然而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吴冠中」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里程碑意义,可谓卓尔不凡。在其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水墨现代化」双重理念的艺术道路中,他空前地在艺坛强调形式美、抽象美的启示,以兼具「水彩、油画、水墨」、「画、文、诗」的美学综合体,身体力行地建造一座「跨越东西的艺术之桥」。令其成为1991年获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古代文物的惯例,成为获邀举办个展的「在世艺术家第一人」,而八年后他更成为首位获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殊荣的亚洲艺术家。

纵观吴氏一生的创作,其艺术命脉源于对「 大自然的写生再造 」,自他背起画箱,走遍大江南北的第一日起,他便竭毕生之力去寻找那一瞬即逝的美。是次春拍,「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特以「 四时之美 」为专题,藉由17位艺术家不同的视角,去体察四季、自然之美及其中绽放的光灿生命力。

当中,将荣幸呈献吴冠中两件70年代黄金时期的美术馆级精品,其一为本季封底作品、描绘其向往四十载、象征永恒艺术之梦的珍稀神山之作**《玉龙雪山》(拍品编号43);其二则为其饱含情味,代表人生和艺术新起点的《新居》** (拍品编号44),更是其1989年 「 首件登上油画拍场 」 之作,意义非凡 。同场,并带来吴冠中以方寸布构巧夺天工的钢笔速写****《苏州网师园》,合璧展现吴冠中「水陆并进」、「贞心所向」的不朽美学力量!

夜缚玉龙之盛世绝景

吴冠中玉龙雪山系列集大成巨作神定乾坤

崎岖千里访玉龙,不见真形誓不还。趁月三更悄露面,长缨在手缚名山。

——吴冠中

Lot 43
吴冠中
玉龙雪山
油彩 画布 | 一九七八年作 | 76 × 86 cm.
Wu Guanzhong
The Yulong Mountains Snowcapped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78
出版
1996年,《吴冠中精品选集》,艺达作坊,新加坡,第66至67页
2007年,《吴冠中全集:第三卷》,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第124页
2011年,《看日出——吴冠中老师66封信中的世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第178页
来源
1999年4月18日,台北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6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15,000,000 – 25,000,000

在吴冠中毕生以雪山为主题的创作中,「玉龙雪山」可谓最具代表性、最受藏家青睐的重要母题。其曾自1978至2003年曾数度描绘之,当中以水墨为多,油画仅有七件并多完成于1978年初夏一趟冒着暴雨、吃着馒头配辣酱,等待数周甫在月下见「如苏珊出浴」、白雪霭霭的玉龙圣山真容的旅程。

1978年,我终于到达了玉龙。离了版纳,我经大理、丽江,从危险的林场道上搭乘运木材的卡车直奔玉龙山。我由一位青年画家小杨(福泉)陪着,住到黑、白水地方的工人窝棚里,床板下的草和细竹一直伸到床外,吃的是馒头和辣酱,菜是没有的。都无妨,就是玉龙山一直藏在云雾里,不露面。你不露面,我不走。小雨、中雨、阴天、风夹微雨,我就在这阴沉沉的天气中作油画。大地湿了就像衣裳湿了,色彩更浓重,树木更苍翠,白练更白。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我天天冒雨写生,画面和调色板上积了水珠,便用嘴吹去。美丽的玉龙山下,湿漉漉的玉龙山下,都被捕入了我的油画中,我珍爱这些诞生于雨天的作品。我们的窝棚有一小窗,我就睡在窗口,随时观察窗外,一个夜晚,忽然月明天蓝,玉龙山露面了,通身洁白,彷佛苏珊出浴,我立即叫醒小杨,便冲出去就地展开笔墨写生,小杨搬出桌子,我说不用了。激动的心情恐类似作案犯的紧张。果然,只半个多小时,云层又卷走了一丝不挂的裸女,她再也没有露面。一面之缘,已属大幸……

——吴冠中《夜缚玉龙》

瞩目领衔是次春拍的《玉龙雪山》,正诞生于冠中自述的1978年云南之行,见证了吴老跨越四十载真情不变的艺术人生。在访玉龙的1978年,吴冠中一连创作了以「玉龙雪山」为题的4件油彩和4件水墨作品,今次显赫呈现的《玉龙雪山》正是这当中最大尺幅的油画珍品!

8件1978年云南之行

「玉龙雪山」主题之作

《玉龙雪山》,油彩画布,76×86cm,1978年作。是次拍品,且为该年所创玉龙山主题油画作品中尺幅最大者

《玉龙山下丛林》,油彩画布,77×66cm,1978年作,新加坡美术馆藏

《雨后玉龙山》,油彩木板,47×51cm,1978年作

《玉龙山下丽江城》,油彩画布,42×46cm,1978年作

《玉龙山下人家》,彩墨纸本,46×46cm,1978年作

《玉龙山下瀑布》,彩墨纸本,48×44cm,1978年作

《玉龙山下古丽江》,彩墨纸本,86×70cm,1978年作

《月下玉龙山写生》,墨纸本,54×153cm,1978年作

其中油画尺寸第二大的《玉龙山下丛林》现已为新加坡美术馆收藏,更突显是次上拍之作的珍罕难觅。而此件《玉龙雪山》除出版于权威的艺术家全集之外,并被收录于新加坡艺达作坊在1996年出版、内容由艺术家本人精心挑选128件作品的《吴冠中精品选集》,作品由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于1999年购得后,细心珍藏二十五载,于今甫能释出,必得识者慧眼之珍!

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迭

位于云南的「 玉龙雪山 」  「 阳春白雪 」 盛景闻名 :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却四季如春。在碧空中,绵延的雪山如飞舞的银色巨龙,故得其名,自古被视为守护民族的「 圣山 」、「 神山 」。

杉树林远眺玉龙雪山实景

一反传统水墨高山仰止的直立布造,吴冠中在《玉龙雪山》中,极为大胆地采取「 近大远小 」的横向构图,将前景树干如铁铸、蓬勃向上生长的杉木设为视觉首发点,突出其高耸入云、迎风摇曳似英雄起舞、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并巧妙地将透视中心定于银装素裹的雪山,造就深渺的空间感,及 展现内心对雪山的崇敬 。

左:梁楷《雪山行旅图》墨绢本,24.3×25.7 cm,南宋,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对比南宋梁楷层层迭加向上的山脉和点缀其上的棵棵树木,吴冠中在《玉龙雪山》中打破前人之法,以其融合山水画的深远和当代的透视关系,建立其近与远、动与静、线与块的深强对照,赋予作品强烈的空间深度和视觉张力

右:吴冠中《玉龙雪山》(拍品编号43)局部

气贯长虹:阳春白雪如腾跃蛟龙

核心处的主峰如龙首昂扬,气贯长虹,其身后峰峰相连,似节节龙脊,活化出一条腾空跃舞的银色蛟龙,展现「 玉龙持护纳西擎 」的拔天倚地之势。横向的山脉对比垂直的树林,在纵横间展现「 犹抱琵琶半遮面 」、引人入胜的视觉奇趣。吴冠中并在山头的彩笔间刻意露出少许画布原本的底色,创造出暖日照拂、如浴圣光之景,一显其对 明与暗、阳与阴、光与影、向与背、交与错、迎与拒的高妙经营 ,透过其老辣之笔让玉龙雪山的空灵与大气磅礡尽现眼前。

上:吴冠中《玉龙雪山》(拍品编号43)局部

下:莫奈《雪和阳光下的干草堆》油彩画布,65.4×92.1 cm,1891年作,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吴冠中以油彩肌理的色形迭加,为雪山打造着如莫奈在冬雪《干草堆》中的光影变化,创生出一种静态的永恒、大气、宁和之美

人文古镇的抽象笔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而在山岭下、树丛间,但见红、咖啡、鲜绿缤纷的色点如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丽江城的人间烟火气,道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令人神往。

吴冠中《玉龙雪山》(拍品编号43)局部

遗世独立:永恒的艺术之梦

而那如梦似幻的圣山,就像是一个「永恒的梦」,坦然、真诚、从容不迫地诉说着吴冠中自19岁起便念念不忘而终得回响的雪山之梦,亦象征着他一生锲而不舍的艺术理想。任岁月匆匆,人事变迁,唯有那座「 遗世独立、照澈人寰 」的神山依然魂牵梦绕,不负此生所往,不负贞心所向。

吴冠中《玉龙雪山》(拍品编号43)

吴冠中《玉龙山》彩墨纸本,102.5×103.5 cm,1990年作,拍卖成交价33,000,000港币。在1978年拜访玉龙山后的三十年间,吴冠中曾多次以油彩、水墨和水粉各式材料回溯玉龙山的景貌,直至2003年仍以此为题进行广幅创作。更唯一一次破例,在作品题诗写下「 崎岖千里访玉龙,不见真形誓不还。趁月三更悄露面,长缨在手缚名山 」,足见此题在他心中份量之重、之珍!

虚怀若谷,细嗅生命芬芳

吴冠中的英雄主义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Lot 44
吴冠中
新居
油彩 纤维板 | 一九七二年作 | 36 × 28 cm.
Wu Guanzhong
A New House
Oil on fibreboard | Painted in 1972
出版
1992年,《名家翰墨第6号》,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第88页
2007年,《吴冠中全集:第二卷》,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第176页
来源
1989年9月25日,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拍品编号117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6,000,000 – 8,000,000

1972年,文革最黑暗的时刻过去后,吴冠中长达六年的绘画禁令被解除,他从河北农村李村回到北京与家人团聚。并进入70年代的艺术黄金时期。「 一九七二年,我回到北京,打开锁了多年的宿舍,老伴和插队的孩子们陆续返回。我在自己的家里作起画来,不必再提心吊胆,新作品又一批批诞生了。 」是次春拍隆重呈现的《新居》便诞生于此时。

1970年,吴冠中被下放劳动(左三为吴冠中)

吴冠中最早「首现拍场油画」荣誉呈现

《新居》在吴冠中的艺术版图中极其特殊,在风格上,它凝聚艺术家70年代风景主题的经典语汇,标志他画风形成的重要节点;自生活上,它为吴冠中坎坷的人生磨难画下句点,成为充满自由与希望的「新生起点」。

而它亦为吴冠中艺术市场建立的重要起点。 在1989年,《新居》作为吴冠中 「 首次现身拍场的油画作品 」 亮相 ,引发社会各界巨大关注与响应,在激烈竞争中以逾估价两倍的高价成交,一举奠定了此后吴冠中经久不衰的市场魅力。并随之拉开此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逾三十年波澜壮阔的进程。

除收录于艺术家权威全集之中,1992年出版的《名家翰墨(6):吴冠中专号》中,对作为首件亮相拍卖市场的吴氏油画《新居》予以了重点介绍

近景构图,画家的仰视

在《新居》中,吴冠中刻意选择一个仰视的视点,将门前盛放的花丛作为前景,使之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幅,由此延伸出后方有着白墙、木质雕花门窗的房舍。 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景物,是他内心最深、最崇高的仰望及珍视之物 。‍

吴冠中《新居》(拍品编号44)

近景的竹篱与藤蔓交错,其间紫色的风信子随风摇曳;中景的白墙灰瓦,以笔直、明快的线条切割,与日后其「江南风景」中标志性的「黑瓦白墙」元素如出一辙,承载着吴冠中对此居所的独特记忆,亦 标识着一种创作风格的 「 新生 」!

致敬梵高:草兮草兮,生命的强者

我画过多幅野草闲花,羡慕野草之一无所求。自由自在地活着,任凭风吹雨打,不愁春、夏、秋、冬。草兮草兮,生命的强者。当年作画的时候,也曾体会过梵高心中燃烧的火焰。

——吴冠中

细看画面中的一草一木,吴冠中在此以近乎「梵高式」的旋涡笔触描绘花叶,叶为「面」,藤为「线」,构成一片浓郁的绿海,在画面中自右至左,有机地蜿蜒生长。民居湛黄色彩的大门仿若指涉着一个「光明开朗的未来」,更呼应了梵高笔下令吴冠中「美的想要跪下亲吻」的向日葵,象征着太阳的纯粹与炽热。

左:吴冠中《新居》(拍品编号44)局部
右:梵谷《麦田与柏树》,油彩画布,72.1×90.9 cm,1889年作,大英博物馆藏

因此,画题中的「新居」并非现实生活中的「新房」,而是洋溢着艺术家历经文革苦难,重回故居、如获新生的喜悦。《新居》通篇以热烈的情感与有力的笔触记录着生命的起伏,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栖居之所,言说着非常时期的等待与坚守。更映衬艺术家执着而纯净的内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上:吴冠中《新居》(拍品编号44)局部
下:吴冠中《龙须岛山村》,水墨纸本,39×53.8 cm,此作中山脚下的房舍呼应《新居》,忠实体现了七〇年代北方民居的面貌

满园春色关不住,游人熙攘燕归来

吴冠中之苏州园林妙品

为了探求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美感,数十年来我几乎年年背着画箱走江湖,用绘画来表现对祖国的情意。我画过西藏高原、玉龙雪山……但我最爱画,而且年年想画的还是江南故乡。

——吴冠中

Lot 45
吴冠中
苏州网师园
钢笔 墨 纸本 | 一九八三年作 | 28.8 × 40 cm.
Wu Guanzhong
The Wangshi Garden of Suzhou
Ink on paper | Painted in 1983
出版
1988年,《吴冠中速写集》,四川美术出版社,成都,第37页
2007年,《吴冠中全集:第一卷》,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第210页
来源
2020年7月9日,苏富比香港中国书画拍卖会,拍品编号2754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500,000 – 600,000

「从艺六十年,写生六十年」的吴冠中,究其一生都将「素描写生」作为探索艺术的重要方式。其纸上速写也如艺评家水天中所言,自80年代进入一个「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时期」,作为独立的艺术「完全形成成熟风格」。是次呈现完成于1983年的《苏州网师园》即于方寸之间再现巧夺天工的诗情画意。

而究其毕生创作,其以 「 网师园 」为题的钢笔速写作品仅有2张,并仅有本作被收录在其全集出版中,突出了作品的珍稀性。

山水如画,妙现天工

苏州四大名园中,以「网师园」最为精致小巧、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妙布局誉满四海。而吴冠中尤爱那主池「彩霞池」东岸,即为《苏州网师园》所绘场景。

上:苏州网师园彩霞池东岸之景,可见观音兜山墙、半山亭、错落有致的黄石,构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盛景
下:吴冠中《苏州网师园》(拍品编号45)局部

画境可见左侧「半山亭」四角飞檐、向上昂扬如大鹏展翅;而中心处以狂草一般带有粗细变化的抽象笔触,画出错落有致的遒劲方形黄石,层层迭迭如小山一般和池水相映成趣,正展现吴冠中所言:「 各个生命有各自的特殊形象,无生命的石头也具独特的风骨 」,极具标识性。

春回大地的和谐盛景

而吴冠中更发挥「搬家写生、移山倒海」的手法构图,戏剧性地放大岸边随风摆动的柔美嫩柳、古朴的松树,及观音兜山墙后探头的新芽,令它们向中心汇聚延伸,烘托出万物复苏的氛围。

上:吴冠中《苏州网师园》,油彩画布,46×61 cm,1973年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藏。此为「苏州园林」系列开山之作,与是次拍品所描绘的为同一景观,从艺术家对此景反复的描绘中,体现出他的情有独钟
下:吴冠中《苏州网师园》(拍品编号45)局部

池中成群的游鱼、空中成双的飞燕,无不突显春回大地、和谐美满的衷情礼赞,反映出吴冠中对故乡久别重逢的激动之情,及胸中丰沛喜悦、对未来充满信念的心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