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展览“白夜——代瑞雪X李骏逸双个展”在大千画廊开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4-06-09

2024年6月8日下午,“白夜——代瑞雪X李骏逸双个展”在大千画廊正式开幕。现场展出作品包括艺术家代瑞雪的《流逝的时光》《万物自在》《游园》等系列,以及艺术家李骏逸的《边缘的温度》《尽头的幻想》《森林的回声》等纸本作品,共三十余幅。它们来自两位艺术家近两年的全新创作,呈现出各自绘画面貌的延续与变化。艺术家代瑞雪从自身对生活的感念出发,描绘生命消长的循环不息,也窥视个体对孤独的咀嚼;构筑看似杂乱的园林秘境,也暗藏齐物的哲思与时空秩序。艺术家李骏逸沉淀时代环境对自我的重塑,刻画边缘的自然环境和边缘的生命状态,在看似与世隔绝的旷野,以童话般淳朴将人与天地、时光紧紧相连。主题“白夜”,强调的是黑与白之间的过渡与辨证。二人所并峙的是看似截然相反,其实殊途同归的不同选择,一方面是向内对万物性灵世界的构筑;一方面是向外对边缘与未知的关照。如约翰·缪尔所说,“向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里去”。长夏将至,借此展览提供片刻休憩与出走的勇气。展览面向公众开放,并持续之7月21日。

展览「 白夜——代瑞雪X李骏逸双个展」开幕现场合影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图

 

展览前言

白夜,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在地球南北极圈出现的极昼不同,白夜指的是夏季一些纬度地区,由于地轴倾斜和高空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与折射,纵然太阳落山天空也依旧明亮。从自然“现象”引申现象的“自然”,白夜的存在打破了无止境的重复惯性,以非黑非白、亦真亦幻分界白昼黑夜之别,横亘现实与梦的罅隙。画面当中,“白夜”指向代瑞雪在时空秘境游弋致虚守静的混沌与清醒;指向李骏逸在白日梦中呓语行而未觉的坦荡与隐秘。二人各自状物天与地、生与死、虚妄与稚朴、黑夜与日光的共生,异曲殊途,却画出人的梦悬置明暗的纠葛:一面是生命的厚重在幻境消解;一面是古老的寓言在梦里年轻。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代瑞雪和李骏逸成长于思潮图景的接续浸润。旧蒂渐没,新芽奔涌;见地丛生,指摘催化。如今,当我们正身以太阳底下的鲜活个体,面对日益庞大冗余的现实世界,“出走”似时代的宿命,白光撕裂夜幕,旅者起碇远航:代瑞雪在《流逝的时光》《万物自在》《游园》系列向内安置荒芜尽境的生机;李骏逸在《边缘的温度》《尽头的幻想》《森林的回声》寻根心野的原乡。二人各自拾遗,各自铺设,由着草木着情,记忆重生。

哀愁与青春交替,繁华与落幕轮回;云朵相拥成更大的云朵,漫山的树和草如何过秋?当囿于日常经验的踪影被忽而触及,这些现实可觅的参照也随即具有了某种梦境或寓言式的超越维度。与此同时,白夜也化成自然界的物理诗意,星球和星球之间,规律进化感知,误差中和严谨,代瑞雪定格时空秘境,李骏逸向更广的旷野绝尘,白夜晨昏线上,太阳光流连折返,出走也是回归。需要承认的是,对于“出走”的探求和对都市与个体的各自关照,并非一蹴而就,或轻易能理想地脱离那个更大语境的反复。西西弗斯的石头回落山脚,她们直面愚妄,一次次出走,一次次叩问,在“白夜”所示非黑非白、亦明亦暗的间或状态,一面扎实入梦,一面升腾。

倚赖天体运行精确和纸笔墨落洒脱,细密充盈轮廓,奥义青睐稚拙。“白夜”之上,人们无需借助灯的光也能继续应继续的思与想,它们比思想更刻骨,比日常更朴素。

光华出走白夜,

在指尖伸出纤草,

向旷野掷去锁钥,

光阴悬置,

苍穹落地,

白夜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白夜是迷离处起梦,一个梦想起另一个梦。

展览作品

代瑞雪《流逝的时光》之一,70x67cm,纸本设色、金属箔,2023年

代瑞雪《逝去的时光》之三,69x120cm,纸本设色、金属箔,2023年

代瑞雪 《流逝的时光》之四,70x114cm,纸本设色、金属箔,2024年

代瑞雪《流逝的时光》之五,110x69cm,纸本设色、金属箔,2023年

代瑞雪《游园》一、二,97x112cmx2,纸本设色、金属箔,2023年

李骏逸,边缘的温度1 ,97x90cm,纸本设色,2023年

李骏逸,孤独星球,97x110cm,纸本设色,2023年

李骏逸,迷失的光晕,128x68cm,纸本设色,2023年

李骏逸,森林的回声,70x48cm,纸本设色,2024年

李骏逸,走过白夜,97x135cm,纸本设色,2024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