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现场】壮阔 · 致远 · 崇上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4-07-19

任 戎 :远方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8日-8月25日

策展人
王璜生,泰丰 · 贝尔京

学术主持
张子康,迪特 · 荣特

支持单位
太仓市人民政府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

主办单位
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太仓美术馆

协办单位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
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

特别鸣谢
EKA·天物
薛雷工作室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薇工作室
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

展览地点
太仓美术馆1、2号展厅

《任戎 :远方》开幕现场

《任戎 :远方》开幕视频

《任戎 :远方》 大型装置展于6月8日在太仓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任戎2019年以来创作的镂空铁雕、水墨拓印、铁锹装置等作品,分为《创世》、《重生》 、《不息》、《远行》、《穿越》 五个主题,呈现其转化传统、融合中西且极具当代东方魅力的独特艺术语言,展现了一位当代中国艺术家在中西文化语境下的创新之路。

开幕现场

太仓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严浩主持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盛海峰,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本次策展人王璜生,上海美协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太仓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利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 ,太仓市商务局局长金丽萍,上海东华环球集团董事长、艺河湾艺术区董事长尹安泰,时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德成,青岛市美术馆馆长迟涛,常州市美术馆馆长李庆,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崔见,北京克诺影视科技公司合伙人陈莹,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长杨眉,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平,太仓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曹丹丹,昆山艺术宫馆长何建国,EKA·天物文化战略顾问兼艺术总监何根祥,青岛市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昃璇,烟台王懿荣纪念馆馆长于杰,烟台美术博物馆策展人王文,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蔡彭城,南京艺术家葛震,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任奕泓,以及本次展览的德籍华人艺术家、太仓美术馆国际艺术总监任戎。

出席开幕式的德国嘉宾有:

卡米尔·内伯尔(Camill Leberer)、于尔根·帕斯(Juergen Paas)、欧托·艾特柏(Otto Reitsperger)、霍伯特·梅勒(Herbert Mehler) 、克劳蒂娅•法伦坎普(Claudia Faehrenkemper)、艾勒·兹里格(Reiner Seliger)、克里门特·维斯(Clemens Weiss)、贝巴·伊利奇(Beba Ilic)、颂尼娅·埃德勒·冯·赫斯勒(Sonja Maria Edle von Hoeßle)、艾哈德 渥依(Hartmut Reinhard Roy)

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盛海峰致辞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致辞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策展人王璜生致辞

德国艺术家代表梅勒(Mehler)致辞

德籍华人艺术家、本次展览作者任戎致辞

在开幕式上,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盛海峰、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本次策展人王璜生、德国艺术家代表梅勒(Mehler)、德籍华人艺术家、本次展览作者任戎先后致辞。

艺术家

任戎

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2年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1993年获德国史莱斯威西·赫尔斯坦州文化部艺术奖学金。其曾在德国、捷克、加拿大、新加坡、北京、台北、香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并多次参加重要群展。

1996年任戎受德国波恩国立艺术博物馆委托,共同组织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2013年他在德国波恩创建 “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近年与众多的德国、中国公立博物馆、民营美术馆以及私人画廊积极合作,持续组织和策划欧亚艺术家展览,推进各国文化交流,在太仓美术馆组织策划了《平远·音色·构成—德国绘画艺术作品展》、《墨·色:谭平 & 陈琦双个展》、在荻原美术馆的《形而上之旅程:中德当代艺术展》、在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组织策划了《崔振宽个展》、《张晓刚 & 任戎双个展》、《钟飙个展》、《李勇政个展》、《陈志光个展》、《王璜生个展》、《周松个展》,在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美术馆组织策划了《方力钧 & 任戎双个展》、《陈志光个展》,给成都第二届国际双年展、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等,推荐众多欧洲艺术家参展。

任戎现生活和工作在德国波恩和中国北京。

创 世

《任戎 : 创世》布置现场

人类社会初期,由于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就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进行拟人化,进而创造出神话故事。在中国有《山海经》、在西方有《圣经》,这都是人类神话的经典之作。

李薇时装与《任戎 :创世》对话 2024年

《山海经》和《圣经》都记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有人类的起源,也有生命的繁衍;有大爱的人间,也有现世的磨难;有日月星辰神灵鸟兽,也有洪水滔天鬼怪恶魔;有和谐共生的华夏精神,也有唯我独尊的宗教教义……两部著作影响深远,其神话故事也被艺术家们作为素材广泛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就曾用《创世纪》为题,绘制了西斯廷教堂的穹顶画,画面内容包含了九个圣经故事,其中上帝和亚当手指似碰非碰那一瞬间成为绘画史中最经典的一幕。

李薇时装与《任戎 :创世》对话 2024年

《创世》2024年 镂空铁雕 空间装置

艺术家任戎出生在中国,年少时翻阅过《山海经》,成年后远赴德国接触了《圣经》。多元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让他用钢铁透雕创作的中西合璧的《创世》,增添了无限的想象力。他用黑白分明的立体透雕生动地解读并再现着书里的一页页文字,凝视瞩望,观者不由得对人间、对神话产生了无穷的想象。

重 生

《任戎 : 重生》布置现场

艺术家任戎的成长历程和性格,让他一直非常喜欢山,生活中他喜欢爬山,艺术创作中更是经常出现山的形象。步入《重生》展厅,正前方就是他的新作《我要》,这是一幅巨大的拓印作品,画面正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让整个空间油然而生一种庄严和神圣。

李薇时装与《任戎 :重生》对话 2024年

走近细看,在巍峨的高山两边,一笔笔写满了艺术家任戎面对高山呼喊出的无数个 “我要……” 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自然的敬畏,有对艺术的执着,有对人性的思考,一句句一声声我要,是最直白地表达,是最本真的渴望,是人一生中一次次发自心底的呐喊。《我要》是生命的激情,响彻山谷。

《我要》2024年 手工水墨拓印

《重生》2024年 镂空铁雕 高3米

《重生》展厅的左右两侧是钢铁铸造的一座座挺拔的山形,连绵起伏的山脉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山峰下的黑石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醒目的十字,站在十字交叉的地方就像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生中总有几次要面临关键性的选择,让人彷徨不安又要冥思苦想。抬头望向《我要》,一种冲动自然涌起: 我要呐喊,喊出压抑的彷徨,喊出迷茫的心声,喊出笃定的抉择…… 这是情感的宣泄、是观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更是艺术魅力的又一次升华。

李薇时装与《任戎 :重生》对话 2024年

《重生》2024年 镂空铁块 黑石 空间装置

《重生》是用山来传递一种力量和信念,寓意人生路上的一次次挫折都是涅槃重生的起点。

不 息

《任戎 : 不息》布置现场

艺术家任戎出生在中国,年少时翻阅过《山海经》,成年后远赴德国接触了《圣经》。多元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让他的创作有了丰富的意境。他将宣纸覆盖在透雕白色桌面上,使用带墨的拓包一次次不停的敲击和捶打,每一下敲击捶打都会带给他激情的释放,灵感的迸发。

李薇时装与《任戎 :不息》对话 2024年

细看这些拓印作品,有太阳有风雨,有昼夜有星辰,有洪水猛兽,有诺亚方舟,有昆仑山,有伊甸园,有世间共生的万物,有造人的女娲和上帝,这就是一部融合东西方经典文化“生生不息”的金字塔。

《不息》2024年 铁雕 宣纸 空间装置

白色透雕方桌装置,严谨方正的陈列在场地中间,通过灯光照射,投射在地面上,产生虚实相间的光影造型,观者既可以近距离欣赏接触,也可以游走在方桌之间,似在神游仙境,感受人类繁衍的生生不息,感受山川河流的奔腾不息,感受追梦之旅的自强不息,这绵绵不息,正是艺术家任戎一生的旋律。

远 行

《任戎 : 远行》布置现场

人类从走出非洲大陆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和远行的脚步。从古老的苏美尔文明到古巴比伦文明,再到后续的一个个文明的兴与亡;从最早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到古希腊雕塑,再到文艺复兴后一个个艺术流派的出现;从沿岸航行到远洋航海,那闻名遐迩的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及麦哲伦的大环球航行,每一次探索和远行都在推动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前行的脚步又迈向了更远更广阔的宇宙空间,踏上月球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远行。

《远行》2024年 铁船 旧鞋 灯光 空间装置

当《陨落的航天员》这一艺术装置留在月球后,作为与人类情感共存的艺术也走进了太空。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仍在继续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把艺术送到月球,送入太空。纵观古今、放眼寰宇,亘古不变的就是人类永远无法停止的探索和远行。

李薇时装与《任戎 :远行》对话 2024年

古人云“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 艺术家任戎就是这样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年轻的他,就为艺术梦想启航远行。几十年来,他行走于世界各地,融汇贯通,把多年来个人思考和生活经历完美结合,让作品有了丰富的视觉感受。走近大型装置《远行》,仿佛置身于人潮拥挤的海港码头。不同形态的铁铲面具、焊接而成的一艘艘船只,即将扬帆启航;那地面上布满的各色各样的鞋、就如同行色匆匆的人群,有归来的游子,也有即将远行的亲人……

太仓美术馆《任戎:远行》视频

《远行》2024年 铁船 旧鞋 灯光 空间装置

正面墙上悬挂的由众多红色铁面拼成的菱形,就像一个大大的中国结,那是平安吉祥的象征,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精神寄托,“中国结”正是浓浓的故乡情结。伴着音乐与光影的交织,那湍急的流水,那动情的过往,让人心情澎湃又陷入沉思,我要远行,我要奔赴何方……

穿 越

《任戎 : 穿越》布置现场

你想穿越吗?去公元前看看庞贝古城的建筑和壁画,去北宋汴京逛逛清明上河图里的城市街景,去19世纪初的维也纳皇家剧院观看命运交响曲的首演……若想,当你步入《穿越》展厅时,你如愿了!艺术家任戎用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营造了一个充满神秘的梦幻空间,置身其中,有光影交错中的婆娑起舞,有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 — 波恩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悲壮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空中萦绕。

《穿越》2024年 铁锹 音响 灯光 空间装置

贝多芬曾经说过:“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的这个说法,不妨这样理解:生活中的矛盾、障碍和苦难,可以作为命运的象征,但是一个人应该使命运顺从他自己的意志,他应该成为生活和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天由命。他曾在书信上明确写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第五交响曲》同样反映他的这个主导思想。这个“命运的动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各个乐章中反复出现,它的音响有时阴暗凶险,有时欢愉和神气,有时倔强而紧张,有时则悲戚和低沉,有如模糊的回忆一般。当音乐的紧张度达到极限的时刻,突然出现新的转折,出现了一个英雄性形象,斗志昂扬地明朗、坚定地向你走来。

太仓美术馆《任戎:穿越》视频

这一主题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变成刚毅而坚定,它的最后一次变奏音响宽广,像英雄性的战歌一般,表明英雄性的形象终于把一些沉思和犹疑彻底抛掉,它已经为奋斗做好准备,对未来的胜利满怀信心。

当你置身在这全方位的视听艺术氛围中,你的心会被震撼,你的想象力会被激发,你会思索自己身在何处?一个置放于展厅正中的、钢铁铸成的地球的象征,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镂空的透雕造型、以及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都被一一呈现在墙面和地面。

《穿越》2024年 铁锹 音响 灯光 空间装置

艺术家任戎通过巧妙设计将一个“天”字映射在远处的墙面上,天地辉映光影闪烁,瞬间觉得像游走在星光璀璨的银河,一束束光是划过的一颗颗流星,带着万千思绪穿越时空任意驰骋。《穿越》也让每一位参观者融入到了艺术作品中,成为光影的载体,让人在行进中感受与光影的互动。你扬起的手背上有神兽的羽翼,你堆满快乐的脸庞有划过的惊涛骇浪,你转身的背影有山峦叠嶂……

展览策划

王璜生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副主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等。2000年至2017年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2004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2013年获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创办和策划“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和“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大型展事。曾为“韩国光州双年展”评委,希腊“视觉中的奥林匹克”国际展评委,“CCAA奖”评委,“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专家组评委等。

泰丰 贝尔京

曾于德国鲁尔大学学习艺术史、哲学和历史理论,1991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贝尔京博士1990年至1999年间任德国多特蒙德东墙博物馆馆长,2003年至2007年任奥地利柯莫斯公立美术馆馆长,自2007年起任德国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馆长。

贝尔京博士策划过来自众多国家的重要艺术家的展览,其中包括安塞尔姆 基弗、马库斯 吕培尔茨、朱利安 史纳波等欧洲艺术家,以及多位中国艺术家,并主编了大量关于现代艺术的书籍。

学术主持

张子康

现任新绎美术馆馆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等。

迪特 荣特

出生于德国莱比锡,著名艺术史学家,曾任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史普格尔博物馆和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馆长。他自1980年起任教多所大学,其中包括维也纳美术学院、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以及德国波恩大学等。

迪特 荣特教授现生活和工作在德国波恩和西班牙马洛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