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沪双城联动,重磅阵容抢先看。
“艺”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全球艺术月历不可或缺的一站,备受期待的“香港艺术月”释放强烈能量,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艺术活力。这同时也响应了亚洲买家及市场正以不容忽视的速度崛起为主流的态势。
今年,佳士得将春拍档期调至3月底,并开启港沪双城联动,在聚力与蓄力中,实现布局升级。
3月28日举槌的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名单阵容强大且多元,既有估价高达9500万港元的巴斯奇亚1984年钜作《星期六的夜晚》,也涵盖了草间弥生、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瓦、雷尼·马格利特、赵无极、刘野等头部艺术家的代表作,兼具艺术史重要性与市场热度。
接棒香港的“上海拍卖: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将于4月3日举槌,囊括了赵无极甲骨文时期珍罕佳作《Zitterlein》,还有朱德群、白发一雄等亚洲抽象艺坛巨匠,陈可、贾蔼力等中国当代艺术家典型作品。
在春拍即将启幕之际,佳士得亚太区副总裁、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专家暨晚间拍卖主管徐文君(Ada Tsui)解析当下市场特点与变化,以及本季春拍的亮点。
徐文君 Ada Tsui
佳士得亚太区副总裁、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专家暨晚间拍卖主管
Q&A
Q= 99艺术
A= 徐文君 Ada Tsui
Q:
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现状?
徐文君:
每一个周期市场都有一个点,我们作为二级市场的观察者有没有看到那个点,能否在那个点上找到作品给到买家——我认为选对的艺术家、选对的作品以及适当的价格,并通过宣传推广将拍品给到合适的藏家是更重要的。
当代艺术市场具有周期性和调整性,在行情放缓时我们要适当调节节奏,在行情来临时,我们则要努力把握,额外推进。市场的起伏是很正常,我也是比较乐观的。
佳士得2025春拍北京预展现场
Q:
佳士得将本季春拍调整为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周同期,以及与上海的双城联动,是出于哪些考量?
徐文君:
今年佳士得在香港和上海两地的拍卖首次调整为与“香港巴塞尔”同期,在这个艺术周期间,包括拍卖行,M+博物馆、大馆,以及在香港拥有空间的画廊同期举办展览,全城协同营造的团结氛围也将形成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动效应。
尚·米榭·巴斯奇亚,《星期六的夜晚》
压克力 丝网印刷 油画棒 拼贴纸 画布
195.6x223.5cm,1984年作
估价:港元 95,000,000 - 125,000,000
Q:
作为晚拍主管,目前在佳士得香港购买当代艺术的藏家主要来自哪里?
徐文君:
我接触到的客人在地理位置、年龄层面上还是挺丰富的。当然还是以亚洲为主,成熟藏家、年轻藏家,以及学术型、投资型和家庭收藏型都有涉及。
像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征集和推广招商两方面,在工作中会接触和认识各地的藏家,像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等。担任夜场主管的角色,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客人的个性化需求,不能仅仅着重在单一的板块、市场、地区甚至是年龄等。
近两年来,内地的买家在收藏方面有向印象派、战后艺术等蓝筹艺术家上的转向。像去年10月在纽约的拍卖,亚洲地区在高端市场的竞投意愿是非常强烈且积极的,这也是内地藏家成熟和大胆的一面。全球旅行畅通后,他们参与不同国家的拍卖,在收藏上会更加看重以艺术史以及艺术家的创作品质,理性和谨慎的判断不失为一件好事,这会让收藏的旅途更加长久。
彼埃·奥古斯特·雷诺瓦
《海边漫步(努瓦尔穆捷岛的勒布瓦市)》
油彩 画布,66.2 x 81.4公分,约1892年作
估价:港元18,000,000-28,000,000
雷尼·马格利特,《千里眼》
粉彩 水彩 设色铅笔 纸本,36x26.8cm,约1962年作
估价:港元15,000,000-25,000,000
Q:
佳士得2024年底发布的年报中,千禧新世代买家总数增长32%,现当代板块千禧藏家的占比如何?他们真实购买力如何?购藏偏好是什么?
徐文君:
大部分千禧后更容易和当代艺术产生共鸣,他们倾向收藏和自己年龄层差不多的艺术家。假设年轻藏家是五年前入场,随着市场的调整和经验的累积,他们的也会趋向市场中比较稳定的部分,我最近也接触到一些千禧后藏家,他们对于印象派、现代艺术等也开始有了兴趣。
草间弥生 ,《南瓜 (HRU)》
压克力 画布,100x100cm,2014年作
估价:港元25,000,000-35,000,000
Q:
日本艺术家草间弥和奈良美智往往成为夜场拍卖的招牌,在你看来市场稳定的原因有哪些?
徐文君:
首先是时间的积累,两位艺术家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是非常成熟的艺术家,无论是个人创作生涯还是与国际画廊的合作,不同创作阶段的展览成果等,形成了学术上的积累。像草间弥生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大型美术馆都给她做过大型个展,最近的展览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主办,奈良美智去年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了回顾展,重要机构的大型展览会为他们的市场价值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此外,藏家们也看得到了他们在艺术层面之外市场表现上的稳定。像草间弥生和奢侈品牌的合作提高了她在其他领域的知名度,这种全面性的地域铺排,都需要时间的浸润。
Q:
本季春拍,中国当代艺术部分有哪些重要作品呈现?
徐文君:
在佳士得上海晚拍中,像陈可的三联屏《昨天的我,明天的你》,这件作品创作于2012年,在陈可生下“小陈可”之前,可说是其整个艺术生涯的关键性转折之一。
这件作品也是陈可最大尺幅的布面作品,分别以左、中、右三联描绘年幼女孩到少女的成长过程,好像昨天与明天也好像昨天的陈可与未来的“小陈可”,过往的记忆历历在目,被刮去的白色好似片片斑驳的墻面,画面整体充满了老照片的即视感。
陈可,《昨天的我,明天的你》(三联作)
油彩 画布,整体:200.5x 611cm,2012年作
估价待询
在香港的晚拍则重推张恩利创作于2002年的巨型三联画《亲密》, 从1995年至2002年的七年间从“舞蹈”和“亲吻”两大系列发展而来,画面包含了人物和狗一共是57个,是其同时期创作中尺幅最大的一件。
张恩利,《亲密》(三联组画)
每联250x200cm、整体250x600 cm,2002年作
估价:港元18,000,000–28,000,000
王兴伟的《无题(花盆)》中,女士的头部成为了带有植物的花盆,是艺术家在性别和艺术语言上另一种维度的探讨,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三年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王兴伟的大型个展,陆续出现在拍卖行的作品也有不错的成交,此次上拍的表现我们也是很期待的。
赵无极,《11.2.67》
油彩 画布,74.5×61.5公分,1967年作
估价:港元13,800,000-18,800,000
刘野,《北京圣母》
压克力 油彩 画布,80.6x101cm,1994-1995年作
估价:港元12,000,000-18,000,000
克丽丝汀·嫒珠,《藏身层迭之中 #2》
油彩 画布,200 x 170cm,2014年作
估价:港元12,000,000-18,000,000
Q:
市场的趣味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荧光色”、“抽象”、“具象”、“超当代”等,你怎么看待趣味的更迭?
徐文君:
趣味对于不同的人观察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协助作用。不同趣味为一个庞大的艺术系统划分了大致的框架,但这种协助不是绝对的,所以在收藏过程中不要被趣味和潮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