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应晶晶艺术实践中的女性主义与东方审美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5-07-09

2025年7月9日,应晶晶个展「何处有夏」在文熙堂Art Space开展。本次展览由黄圣智担任学术主持,呈现了艺术家29件作品,她将东方美学精神与现代工业文明进行对话,在材料的碰撞与形式的裂变中,构建起关于性别、自然与权力的多重话语体系。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

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中,应晶晶的创作以其独特的媒介实验与视觉语言,有明显的女性主义艺术思维。作为活跃于的中国女性艺术家,她通过雕塑与绘画的双重维度,将东方美学精神与现代工业文明进行对话,在材料的碰撞与形式的裂变中,构建起关于性别、自然与权力的多重话语体系。这种创作实践不仅挑战了传统艺术史的叙事框架,更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诠释了身体政治、生态伦理与身份认同的深层命题。

幻彩·水晶 NO.4 布面综合材料 80x80cm 2018

克里希纳的荆棘荒野No.13 The Thorned Wilderness of the Dark Divine No.13  60x50cm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25

应晶晶的作品始终围绕材料的物质性展开,尤其在《水墨》《水墨·水晶·晶》等系列中,水墨的晕染与水晶的切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抗。水墨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符号,其流动性与渗透性暗合女性身体的隐喻——柔韧、包容且具有自我修复的力量。而水晶的锋利切面则带有工业文明的冷峻特质,这种“坚硬”不仅是对现代性暴力的隐喻,更指向父权制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与切割。两者的并置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通过材料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美学范式:水墨在水晶表面的渗透与凝结,恰似女性在压迫性结构中寻找生存缝隙的过程,柔软与坚硬的辩证关系在此转化为对性别权力关系的深刻解构。

克里希纳的荆棘荒野The Thorned Wilderness of the Dark Divine No.1  60x50cm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25

日记2020 No.1  纸本综合材料 19.5x13.5cm  2020

应晶晶的创作轨迹呈现出从具象到抽象的清晰脉络。在《吻和拥抱》这一不锈钢雕塑中,应晶晶以几何抽象形态诠释黑洞的能量场,高饱和度色彩与金色入口的设计,将宇宙诞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的微观体验并置。黑洞作为吞噬与创造的双重象征,暗合女性身体在生育过程中的矛盾性:既是生命的容器,又是被规训的对象。作品中金属材质的冷峻与色彩的热烈形成张力,暗示女性在权力结构中的双重身份——既是被凝视的客体,又是能量的主体。这种抽象化的身体政治表达,与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形成共振:身体不再是先天给定的生理实体,而是通过不断的符号实践被建构与解构的动态过程。

水墨NO.31 80x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应晶晶+《水墨·水晶·晶》系列一  三联幅之右 布面混合材料 2015 120x150cm

应晶晶的创作始终贯穿对生态议题的关注,是对于自然、科技与女性三要素的关注、其作品《BLOBS》系列的灵感来源,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并对平行运转的宇宙、黑暗物质、星球,与地球上的鸟类、皮肤、矿石、化石、等融合并置,通过卵形雕塑形态封存历史记忆。这种对微观与宏观世界的同时观照,暗合生态女性主义对“连接性”的强调;同时,运用强烈的色彩及极具书写性、绘画感,展现女性作为生命守护者的丰富多彩与活力。

应晶晶 《水墨》NO.16  布面综合材料  122x92cm 2018

应晶晶+《水墨·水晶·晶》系列一  三联幅之中 布面混合材料 2015 120x150cm

应晶晶的艺术创作,通过材料的性别隐喻、身体政治的抽象转译、生态议题的视觉化表达以及公共空间的介入,构建起一个多维的女性主义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自然与科技的二元对立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对话关系。这种创作范式不仅为女性艺术家提供了突围路径,更以艺术的方式回应了当代社会的诸多困境。在性别平等与生态危机交织的今天,应晶晶的作品在尝试艺术变革,对固有思维的解构,新科技技术的参与,重构价值链,才能让人产生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感受,既承上启下,又兼有女性华美细腻质感

文/ 黄圣智 策展人


何处有夏:应晶晶个展

展期:2025年7月9日 - 2025年8月31日

时间:11:00 - 18:00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建国西路619号茂龄别墅14号 

文熙堂Art Space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