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
展期 7月19日 - 10月19日
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4号路
作为影像与媒体艺术先锋,现年63岁的皮皮乐迪·里思特(Pipilotti Rist)仍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期待艺术与人的连接能构建出奇异的世界。
在皮皮乐迪作品绚丽、俏皮或叛逆的外表之下,观众往往能放松地打开感官,发现蕴含其中的治愈能力。就如艺术家将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型个展“掌心宇宙”的名字:在皮皮乐迪的世界中,感知可以引领想象,掌心也能展开整个宇宙。
皮皮乐迪·里思特《我不是那个朝思暮想的女孩》(静帧),1986,彩色有声单频影像,7分45秒。图片由ProLitteris、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Luhring Augustine画廊及videoart.ch提供。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皮皮乐迪·里思特开始将录像与展览的环境相结合,让空间作为影像的延伸。她的投影对象不满足于传统的屏幕,而是覆盖了墙面、地板等多维角度,给观众带来时空漫游般的独特体验。在艺术家打造的沉浸式展览现场中,观众可以被影像包围,让思绪随画面漂浮,亲身参与和作品的互动。
本次于北京UCCA举办的展览也将呈现艺术家为中国观众创作的场域特定作品《掌心宇宙》。皮皮乐迪将充分利用UCCA大展厅1800平米的展示空间和结构特性,用色彩、声音、影像和装置等媒介探索身体与自然,打造沉浸式的感官体验。
皮皮乐迪·里思特《故土(红色球体浮雕)》。由ProLitteris 、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Luhring Augustine画廊提供。图片由多哈消防站艺术空间提供,摄影:塔尔哈·贝拉勒。
皮皮乐迪·里思特《掌心宇宙》(静帧),2025,场域特定多声道影像与音频装置,音频由 Surma 创作。包含灰色半透明与不透明织物、钢丝、投影设备、播放器、安装支架和音响系统,17100 m³。由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委任创作。图片由 ProLitteris、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及 Luhring Augustine 画廊提供。
2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
展期 7月13日 - 11月2日
地点 泰康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景辉街16号院1号楼
由泰康美术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将在泰康美术馆正式启幕。此次“绘动世界”北京站在延续2024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首展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泰康美术馆的空间特质与北京的城市文化语境进行了在地化呈现,为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观展体验。展览集中展出逾1000件珍贵展品与百余个经典动画角色原稿,涵盖签绘台本、分镜台本、美术设计稿、模型、工具、工作照、赛璐珞片与口述影像。
《大闹天宫》宣传画,20世纪60年代
290 × 208 mm,纸本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黑猫警长》第2集剧照,1984年
邱小平 旧藏
127.5 × 88 mm,纸本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狐狸打猎人》角色纸偶,1977-1978年
造型设计:韩美林
空藏动漫资料馆藏品
3
弗兰克·冯·德·萨尔姆摄影个展:何处之城
展期 7月11日 - 8月31日
策展人 巴斯·弗吉
地点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55A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5年7月11日至8月31日呈现荷兰艺术家弗兰克·冯·德·萨尔姆的摄影个展“何处之城”。本展览由策展人巴斯·弗吉策划,汇集了弗兰克·冯·德·萨尔姆过去三十年间的跨媒介创作实践,涵盖摄影、装置艺术、动态影像及出版物等多元形式,勾勒出一个由消费主义驱动、充满幻象的都市图景。
弗兰克·冯·德·萨尔姆,“幻景”,2006 ©弗兰克·冯·德·萨尔姆
弗兰克·冯·德·萨尔姆,“通路”,2004 ©弗兰克·冯·德·萨尔姆
4
冯国东1948—2005
展期 7月12日 - 8月24日
策展人 杨天歌
地点 SPURS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马刺画廊在成立20周年之际,呈现艺术家冯国东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亦是一次大型的回顾展,呈现跨越其一生的艺术作品与文献档案,并将推出冯国东的第一本专著,以纪念冯国东去世20周年。
冯国东《影子系列2》,布面油画,80 × 115 cm,2003年
5
倪学敏:旷 Lichtung
展期 7月12日 - 8月25日
策展人 鲍栋
地点 TANG+YAO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七星广场
“从一开始,倪学敏的作品就有着强烈的存在之思,他画中的世界是一个过去的,因而久远而恒定的秩序,它不属于,更超越于我们置身的这个俗世,他描绘的是一个象征的世界。在这个时代,有人在作品中表现情绪,有人发表观点,有人满口知识,几乎所有人都渴望一种时代的合法性,以“当代”之名。倪学敏却不需要。他似乎不太关心“眼前”与“当下”,在离北京两百多公里的小城,独自心领神会,把自己的象征剧场安置于画布上。”——鲍栋
倪学敏《心之光》,布面油画,90 × 110 cm,2025
倪学敏《河流》,布面油画,250 × 200 cm,2025
6
讲故事的人:当代绘画中的经验与观念
展期 7月12日 - 8月31日
策展人 石青
艺术家 陈侗、蔡泽滨、贺勋、黄周妥、刘声、李然、亓文章、宋元元
地点 香格纳画廊(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
展览从题目看,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讨论绘画叙事性的。实际上,这个标题出自于本雅明一篇同名的文章,讲述自现代性以来,故事也就是经验的消失。同样,展览也将涉及艺术家经验,观念以及彼此的关联。当然,今天这些情形就更加复杂:如透视法建立起来的古典视觉;观察者与机器共塑的现代性经验以及语言学转向之后观念对视觉的贬损等等。不容置疑,如今这些都以种种面目显现在每一位创作者身上。也就是说,无论是有关绘画本体的叙述,还是杂糅的视觉媒介与技术史,连同现代性理论所衍生的知识系统都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经验的出口。
7
解群:抟女娲
展期 7月12日 - 9月6日
地点 REFLEXION回声
北京798艺术区707街音响路A05栋120号
此次展览是一个伪造的“女娲墓”考古现场,通过挖掘出土的【母系氏族】陶器的物质遗骸为线索,展开“她”湮没的痕迹。抟埴之术既是制作日常用具的技术,也是艺术最早的承载物之一。古老的陶器作为先民身体的外延,中空的器物内部能够容纳身心养料,也能将亡灵重新包裹,这样的通灵器物与之对应的是母性的土地子宫。女性身体是早期人类集体无意识活动中重要的仪式活动载体,她们的身体作为可孕育生命的创造性奇观,也曾经作为天地沟通的桥梁和传送者(即巫师),蛇作为最原始的图腾经常相伴于世界各地的母神左右,周期性的蜕皮总会和重生的意象关联,同时也是自我更新与解放。
8
“拓扑滤镜” 李华&王建伟 双个展
展期 7月12日 - 8月22日
策展人 戴茜
地点 LCE GALLERY
798艺术区七星中街古纳文化二层
王建伟以“水”为材质滤镜,将丙烯颜料的物理属性转化为色彩的时间流叙事,让裸露的创作过程如拓扑节点般将时间的结构在空间层横向展开。
李华则以“玻璃“做光影滤镜,通过光影切割与反光碎片的结构化拼贴,结合笔触的偶然变形,将玻璃的反射逻辑拓扑为如同视觉切片的景观图谱。
通过自然材质的偶然性与个体行为的独特性,两位艺术家共同指向了人类以生物特质感受自然,以再现逻辑创作艺术的路径。彰显唯有人类才能对自然进行的“创造性变形”,构建出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认知自由”。
—— 戴 茜
王建伟《绿洲之一》,布面丙烯,80 × 100 cm,2019
李华《反光系列 26》,纸面油画,36 × 50 cm,2023
9
世纪幽默:抽象现实语法
展期 7月12日 - 8月3日
艺术家 东四 葛宇路 李汉威 林科 钱文达 张永基
地点 蔡锦空间
798艺术园区七星东街311楼502室
抽象一代的现实拼凑出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看待社会现实的视角——这个世界在直观层面被标记为了幽默,这幽默又包含这热情的虚无,乐观的消耗以及一种穷途般的理想气质。短视频或者文字上的幽默成为了面对现实的一种游击战术。
这次项目“世纪幽默”便是我基于此现实状况所进行的一次思考。
——钱文达
10
宛超前:清洁
展期 7月9日 - 9月13日
地点 魔金石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室
近两年,宛超前开始留意起浴室的装修设计:淋浴间、浴缸、毛巾架、香氛蜡烛,还有五花八门的瓷砖。所有现代浴室的逻辑本质上都一样,要在你最袒露的时候提供舒适感——那里有稳定的水压、温度控制,有光洁的瓷砖为流动的思绪提供秩序,让你感到心安,注意力始终保持在镜子和手机之间。
11
妙有艺术夏季群展
展期 7月9日 - 7月27日
艺术家 邹雪峰 王鹏杰 佟飚 黄楷模 陈东锐 伊德尔
地点 妙有艺术
798艺术区798创意广场B区
伊德尔《2023.11.15》,145 × 175 cm,铅笔纸本,2023
陈东锐《有餐布的静物》 ,60 × 80 cm,布面油画,2025
12
卜云军个展:缺席的朋友
展期 7月5日 - 8月17日
策展人 姚柄远
地点 仚東堂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东街D10号
卜云军以塞尚的静物为线索,绕开对现实物象的直接描绘,将既有图像作为重新调度时间、记忆与观看的起点,并借助一种模糊而间接的观看方式,使历史图像中的凝视转化为个人经验的沉积。在一层层丙烯的覆盖与沉积中,原始图像逐渐退隐,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作为视觉的暗流持续存在。随着创作推进,题材也从静物延展至人物等更具开放性的线索。对他而言,覆盖并非遮蔽,而是一种有意拉开距离的策略,使图像摆脱既定叙事,游移于感知与想象的灰色地带。面对这些作品,你会确信某种图像一直潜藏其中,却难以确指其含义与源头。
Untitled-Paul Cezanne Still Life with Flowers and Fruit
170 × 215 cm, Oil pastel Acrylic on canvas, 2025
Untitled-Still life No.3
150 × 250 cm, Oil pastel acrylic on canvas, 2025
13
「材质与表达」十周年特展
展期 7月5日 - 8月5日
策展人 彭锋
艺术家 李洪波 罗璐 庄红艺 张晓栋
地点 共同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798艺术区707街B03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精致主义可被理解为一种微观抵抗美学。它拒绝过度扁平化、概念先行的表达策略,转而强调材料与工艺之间的身体对话、技艺中蕴含的修行逻辑、以及时间带来的文化深度的痕迹。这种美学路径也正在重新定义艺术与工艺的边界。传统上被视为“非主流”“民间”的手工技术,正在新一代艺术家的手中被转化为观念性、结构性和批判性的表达工具。这些“精致之物”不仅指向技艺的沉淀,也指向文化记忆与身体经验的复归。——鲍禹
李洪波《花开富贵》,纸,高75cm,直径38cm,2025
张晓栋《山海经0》118 × 99 cm,定制宣纸、矿物颜料,2025
14
汪晓芙:小鸟着火了
展期 7月5日 - 8月24日
地点 CLC Gallery Ventur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2栋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在《火的精神分析》(La Psychanalyse du Feu)中称“火”是“一种引起无穷回忆、造成个人普遍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的机会。”艺术家汪晓芙在CLC Gallery Venture的首次个展“小鸟着火了”,即围绕着与“火”相关的中心意象,通过重温与音乐人施金豆的友谊,在重新审视过往与自身中,超越性地将二人之间密集的情感表达,延伸至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观照、创作者之间相互照亮的共鸣,以及个体的蜕变与成长。
汪晓芙《小鸟着火了》,亚麻布面丙烯,76 × 42.5 cm,2025
汪晓芙《藏身之所》,亚麻布面丙烯,187.5 × 260 cm, 2025
15
绵引展子&金丸悠儿双人展:物语之境
展期 7月5日 - 8月9日
地点 白石画廊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
两位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创作语言构筑起一个充满想象与诗意的视觉空间,在彼此交织的艺术叙事中展开一场跨越现实与幻想的对话。
绵引展子《有水的地方》,布面丙烯,50.2 × 40.3 cm,2024
金丸悠儿《海陆空齐步走》,丙烯、矿物颜料于板上,98.0 × 163.1 cm,2019
16
CFGNY / 陶辉:倦 e-nnui
展期 7月5日 - 8月16日
地点 户尔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东街D08-3
“倦”(e-nnui)的英文展名源于“ennui”的变体拼写,有倦怠之意,凝缩了身体与心理疲乏的感受,而“倦”也带出“内卷”的语音意涵。在当下,倦怠不再只是个体的情绪表达,而是一种集体性感知。“e-”(电子化的)前缀暗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语境,一个数字化、网络审美、媒介欲望的劳动现实,也是CFGNY与陶辉的实践与近期新作的共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