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5-07-16

2025年7月10日,由广东美术馆和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发来贺信,现场百余位社会各界的嘉宾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盛事。

领导嘉宾合影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H.E. Mr. Sergio Cabrera),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主席费尔南多·博特罗·塞亚(Fernando Botero Zea),哥伦比亚驻华参赞丹尼尔·梅萨(Daniel Mesa),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锡忠,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旷婷,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费尔南多·博特罗长孙费尔南多·博特罗·金塔纳(Fernando Botero Quintana),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成员胡安·卡米洛·蒙塔纳(Juan Camilo Montana)及其夫人丽娜·瓦伦西亚·马力诺(Lina Valencia Mariño),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协调员胡莉安娜·桑切斯(Juliana Sanchez),著名批评家皮道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雕塑院原院长许鸿飞,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馆长罗奇,广州雕塑院院长陆增康,广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石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莫菲,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刘庆元,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飞,侨鑫集团代表朱颖林,观空间负责人陈观宝,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车建全,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向仕杰,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文联委员许永城,广州画院专职画家林于思,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韩建宇以及来自美术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朋友。

开幕式现场

精彩回顾

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主席费尔南多·博特罗·塞亚先后致辞。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发来贺信。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广东美术馆与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是博特罗作品首次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呈现。在全球化的今天,博特罗的艺术道路具有启示意义:他证明了植根本土文化、坚守独特艺术信念的价值,以及在全球文化语境中发出独立声音的可能性。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观众走进费尔南多·博特罗所创造的超越地域界限的艺术世界,共同感受艺术家关切社会、赞美人性的艺术使命。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致辞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发来贺信,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H.E. Mr. Sergio Cabrera)代为宣读:适逢2025年哥伦比亚和中国庆祝建交 45 周年之际,广东美术馆举办费尔南多·博特罗的回顾展,对我国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事。通过进一步传播博特罗的作品,将会使我们的文化更好地在中国获得了解和欣赏。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表示,博特罗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艺术家之一,而他的作品在中国如此受人推崇,正是其蜚声国际的证明。中国的传统审美和艺术坐标,同中国文化一样,与我们的很不一样。但正是这些打破边界并设法与来自遥远纬度的人们交流的艺术家们,为普世艺术的理念赋予了意义。

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主席费尔南多·博特罗·塞亚致辞

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主席费尔南多·博特罗·塞亚表示,本次展览展出的81件作品,此前从未在亚洲展出过。因此,这是一次罕见而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如今正值哥伦比亚与中国建交45周年之际,本次展览的举办更是两国通过艺术不断加强文化与人文联系的美丽见证。于我父亲而言,他的梦想始终围绕着展览。他热衷于与这个世界分享他的艺术,而今天,他的梦想再一次在广东美术馆实现。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钦佩中国非凡的活力、创造力以及发展的潜力。我深信文化具有能够团结各国的力量,而博特罗的艺术作品以温暖的人文精神,做到了跨越语言、跨越国界、跨越历史,使其真正具有普世艺术的深刻意义。

导览及讲座

精彩纷呈

导览现场

展览的开幕不仅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还吸引了数十家媒体前来看展和报道。开幕式后,广东美术馆王绍强馆长主持开导览及讲座活动,并邀请博特罗基金会主席、费尔南多·博特罗·赛亚先生为观众导览及作专题讲座。现场观众热情参与,纷纷沉浸在博特罗独特的艺术世界里。

专题讲座现场

三大板块

多角度呈现“博特罗风格”

第一板块:

生活万花筒——故土情结与日常的诗意

博特罗出生于麦德林,一个坐落在阿布拉山谷的城市,他在这里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尽管他此生游历四方,但故乡一直是博特罗毕生艺术创作中永恒的灵感源泉。拉丁美洲,尤其是哥伦比亚文化的灵魂被镌刻在每一抹娴熟的笔触之中,在他以描绘拉美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绘画作品里表现得尤为深刻。每当博特罗开始审视自我的身份和存在,他就翻找出心中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和感受,用画笔凝结出日常的诗意。这些继承了风俗画及情景肖像传统的作品画面往往具有叙事性的构图与鲜明的色彩,仿佛一帧帧存在于艺术家脑海里关于少时记忆的影像,是照见社会历史的镜子,也体现了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一切如万花筒般关于故土的种种描绘,既亲切温柔,又不失一丝冷静的检视,佐证着艺术家关于创作本土性的理解“我希望自己的绘画有根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创作以意义和真实”。

展览现场

第二板块:

丰盈辩证法——经典重塑与博特罗风格

这一单元中作品的主题,相比起博特罗的绘画中常见的热闹与喧嚣,显得格外沉静而传统,而无论是静物画还是对美术史上经典作品的“再创作”,都由于创作对象的经典与恒定,反而更凸显出创作者个人风格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正如博特罗所说:“橘子是自然界里最简单的形状,却也是最难画的。”因为艺术家要通过自身艺术语言的“转译”与表达,用至简的形状线条承载至深的美学信念。博特罗也是在创作静物画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了夸大处理体积感中的潜在艺术可能,并撬动了他后续不断发展出的以自身名字命名的“博特罗风格”(Boterismo) ,令其独立于20世纪的世界艺术之林。

这些经典的创作主题,无疑是他对给予了自己无限创作养分的艺术史的延续与致敬;而那些比例改变的人和物,则是他作为艺术史后继者的自信与挑战。

展览现场

第三板块:

热带嘉年华——现实剧场与永不落幕的喧嚣

在博特罗的艺术世界中,嘉年华、斗牛与马戏团是三个具有高度象征性的题材。它们源于拉丁美洲的节庆传统与集体娱乐经验,仪式性的场景在艺术家借由饱满造型与浓烈色彩的反复描绘下,被凝固在画面之中,转化成构图、体积与节奏都独具风格的绘画空间。画面中的人物置身于被围观、操演、放大的“事件”中,在欢庆中沉默地参与每一场关于身体、身份、命运或欲望的仪式。于是,狂欢不再仅是热闹与释放,更潜藏着沉默、节制与诗意;斗牛也不只是力量与危险的对峙,马戏不止于奇观与技巧的展示,嘉年华亦超越了欢乐本身。

作为从拉丁美洲现实土壤中生长出的艺术家,博特罗深知这些题材所承载的文化厚度。他以此建构起平行独立于现实却深植于文化记忆的“剧场”——一个关于身份扮演、权力关系与生命节奏的象征空间。既打破事件的即时性,又赋予图像以纪念性,形成一个兼具民族温度与哲思张力的拉丁视觉宇宙。

本次展览展出至2025年11月23日。

展览现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