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名誉主席、1名主席、16名常务副主席、18名副主席、10名副秘书长及6名顾问,62人的主席团让陕西省书法协会的换届,显得有些尴尬,有些“浮肿”。这种“哪个都不亏待”的选举任用“潜规则”,混搅着权力、人情、利益和书法圈恩怨,让原本讲究静心凝神的传统艺术天空,也浮起了浓重的雾霾。
“中央都在强调精简机构,为什么我们还在开历史的倒车?”高调辞去陕西省书协副秘书长一职的书法家遆高亮,如此反问着。放眼全国,陕西书协并不孤独,由于行政官员进入文艺协会任职,在业内具有声望和号召力的文艺家又不可旁落,由此造成文艺协会机构臃肿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先与艺术工作的特性有关,艺术品市场潜力巨大,其价值评估又难有客观标准。在市场鉴赏能力不足,专业艺术评论喑哑的情况下,作品的市场价值,便与各协会领导排位紧密相关。书法家写一幅字大概也就半小时,但佐以名望地位,便可卖出高价。如此高额的利益,显然为腐败和投机铺好了温床。
“副主席那么多,市场的标尺在哪里?”陕西省书法收藏家杨新的担忧,既是针对不理智的市场行为,更是针对渗透与侵入艺术的行政权力。行政高级干部入主专业艺术协会,或许会有人趋炎附势,以高价购买其作品,行变相贿赂之事;或许也有人闻风而动,撇开艺术价值和专业性,以其作品为赌注,待其上位后猛捞一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容易造成艺术品价值评价的紊乱,也会剥夺众多艺术爱好者们展露才华的机会,对于本就不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会造成严重扰乱和破坏。
作为人类创造灵感和审美需求的结晶,艺术创作本应是最富自由与激情的劳动。唯有脱离了功利心理和权力制约,艺术才能释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给人直抵心灵的共鸣感。“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翻开中外艺术史,与古贤大师们对话,对于艺术的自由,他们从来不吝于呼喊和表达。笔酣墨饱的挥洒,终究需要无所羁绊的心灵。汲汲于权力交椅上拥挤的人们,可否有些许地安静避让,还艺术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