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的美术馆、博物馆不再仅仅是旅途中的一个景点,而是理解一座城市、体验一种文化、开启一段深度对话的“目的地”本身。
2025年,全球范围内一批备受瞩目的新建美术馆与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但它们的意义远不止于为世界增添几座宏伟的建筑。观察这些已经或即将启幕的文化新地标,一个清晰的趋势已然浮现:它们不再是孤立于城市之外、静待朝圣的“艺术圣殿”,而是从规划之初,就被精心地、战略性地编织进所在城市的文化肌理与旅游生态系统之中,成为激活在地叙事的强大文化引擎。
这些新生的文化空间,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自觉,扮演着“城市催化剂”与“文化客厅”的双重角色。它们通过建筑与在地环境的呼应、展览与在地历史的对话、运营与在地生活的共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也为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
当我们聚焦这些新馆时,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馆内的藏品,更是它们如何与脚下的土地共振,如何重塑我们与一座城市的相遇方式。这不仅是关于艺术的未来,更是关于城市文化与旅行体验的一场深刻变革。
1
英国伦敦
V&A东馆典藏中心
V&A East Storehouse
5月31日,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在东伦敦开放一座具有颠覆意义的博物馆——V&A东馆典藏中心(V&A East Storehouse)。其规模与体量开创世界先河,带领观众沉浸于涵盖所有创作领域的五十余万件藏品之中。
V&A东馆典藏中心
图源网络
V&A东馆典藏中心
Image by Hufton + Crow for V&A
V&A东馆典藏中心旨在颠覆传统博物馆只有一小部分藏品(通常不足10%)能与公众见面的模式,将幕后工作推向台前。
东伦敦是全英国最多元化、最年轻的社区之一。V&A东馆典藏中心凭借其开放、互动、反传统的理念,吸引传统上可能觉得古典博物馆门槛过高的年轻观众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家庭。
V&A东馆典藏中心
Image by Shahram Saadat.
对于游客而言,V&A东馆典藏中心提供了一种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获得的“后台通行证”式的独特体验。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观赏,而是一次深入博物馆内部运作的探索之旅。这极大地丰富伦敦的旅游产品线,吸引那些寻求深度、新奇体验的游客,让他们有理由专程前往东伦敦,并在此停留更长时间。
V&A东馆典藏中心
Image by Kemka Ajoku for V&A
2
阿联酋阿布扎比
扎耶德国家博物馆
Zayed National Museum
座位于阿布扎比萨迪亚特岛、由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务所设计的巨型博物馆——阿布扎比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开放。世界上最古老的天然珍珠和一本有1100年历史的《古兰经》,将成为扎耶德国家博物馆的核心展品。
阿布扎比扎耶德国家博物馆
Courtesy of Zayed National Museum
建筑本身便是一大亮点,足以与邻近由弗兰克·盖里设计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相媲美。建筑顶部是五个高耸的玻璃结构,其设计灵感源自猎鹰的羽翼。这些塔状结构能够吸收热量,如同热力烟囱一般,将冷空气流抽入并贯穿整个博物馆。
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建成概念图
Courtesy of Zayed National Museum
阿布扎比计划到2030年每年吸引3900万游客,而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将是萨迪亚特岛上争夺游客的数个著名场馆之一。扎耶德国家博物馆馆长彼得·马吉称,该馆“获得了慷慨的国家资金支持”,但也被期望能够创造收入。
3
中国长沙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2月18日,长沙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2月1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完美诠释了顶级建筑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旅游吸引力。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由已故的“建筑女王”、普利兹克奖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是她在中国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作之一。
据博物馆官方统计,开馆近2个月以来,以“艺术+科技+社交”的先锋理念重塑观展体验,通过沉浸式艺术展览、专业级公益导览服务及跨界创意活动构建了独特的艺术生态,累计接待观众逾6万人次。在品牌传播方面,MICA的全媒体运营策略成效显著,抖音、微博、微信三大平台相关阅读量破亿次,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十大热门新开博物馆”排名第四。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作为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展呈现了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华中地区首次大型个展 “即刻欢聚!”“真实的拓扑:国际媒体艺术展2025”“美的历程——湖湘文化艺术展”“奋斗如歌——美术作品中的革命征程与人民故事”四大展览,内容贯穿古今中外,融合多风格、多维度、多媒介的艺术表达。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 “即刻欢聚!”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真实的拓扑:国际媒体艺术展2025”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4
日本直岛
直岛新美术馆
NAOSHIMA New Museum of Art
5月31日,直岛新地标——直岛新美术馆开馆。这是安藤忠雄在岛上设计的第十个艺术设施,也是首个直接以“直岛”命名的项目。
直岛新美术馆鸟瞰图
摄影:GION
直岛新美术馆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亚洲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展示和收藏来自日本及亚洲其他地区知名和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开幕展汇集村上隆、徐道获、蔡国强等亚洲顶尖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与委任创作。通过沉浸式装置和与在地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探讨身份认同、记忆以及人与场所的关系。
直岛新美术馆内部
摄影:GION
美术馆坐落于村落之中,灰色的外墙和鹅卵石的设计使其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这是岛上首个建在居民区内的美术馆,旨在打造一个既根植于当地社区又面向世界的和谐空间。
黑灰色水泥和鹅卵石
摄影:GION
直岛新美术馆是“Benesse Art Site直岛”艺术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已在直岛、丰岛和犬岛推行超过35年。游客可以方便地串联岛上其他的艺术设施,如地中美术馆、贝内斯之家美术馆等,进行一场深度的艺术朝圣之旅。
直岛新美术馆内部
图片来源:福武财团、摄影:GION
5
泰国曼谷
Dib Bangkok 美术馆
Dib Bangkok美术馆将于2025年12月开幕,是泰国首家专注于国际当代艺术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的名字“Dib”在泰语中意为“原始”或“自然状态”。这一命名体现了其核心哲学:推崇不加过滤的、最本真的艺术表达,同时也向其建筑前身——一座1980年代的仓库的原始工业风貌致敬。
Dib Bangkok 美术馆
© Dib Bangkok
博物馆旨在成为连接泰国本土与全球当代艺术界的重要桥梁。它不仅将国际顶尖的当代艺术引入泰国,也将泰国艺术家的作品置于国际对话的平台之上。
该项目由Osathanugrah家族发起,以此纪念已故的泰国著名艺术收藏家Petch Osathanugrah。他的个人收藏构成了博物馆馆藏的核心基础,使得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得以传承并与公众分享。
Dib Bangkok 美术馆
© Dib Bangkok
作为泰国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博物馆,Dib Bangkok将填补泰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极大地提升曼谷作为亚洲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吸引全球的艺术爱好者前来朝圣。
博物馆拥有超过1000件艺术品,其开幕展“Invisible Presence”展出包括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李昢(Lee Bul)在内的多位国际级艺术家的作品。高水准的展览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驱动力,丰富曼谷的旅游内容。
Dib Bangkok 美术馆
© Dib Bangkok
6
尼日利亚贝宁城
西非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West African Art
2025年11月11日,阿贾耶事务所设计的西非艺术博物馆(MOWAA)将在尼日利亚贝宁城揭幕。它的开启已远超一座物理建筑的落成,更是一个精心布局的文化战略支点。MOWAA的出现,正试图在全球博物馆伦理重构的十字路口,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一个关于文化自主、历史叙事与未来想象的全新范式。
西非艺术博物馆
Courtesy of Museum of West African Art
由艾恩德雷娅·埃梅利夫策划的开幕首展“尼日利亚的想象归乡”,其命名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策展意图。该展览明确延续自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备受好评的尼日利亚国家馆项目“尼日利亚想象”。
西非艺术博物馆
Courtesy of Museum of West African Art
MOWAA中心只是博物馆综合园区的一部分,园区开发二期工程将包括三座主要建筑:精品酒店、雨林画廊和演艺中心,超越了“博物馆”传统定义的,集历史研究、文化生产、公共教育、国际外交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综合体。
即将建成的雨林画廊(Rainforest Gallery)将坐落于西非艺术博物馆(MOWAA)重新规划的园林之中。©worofila
7
韩国首尔
首尔摄影艺术博物馆
Seoul Photographic Art Museum
5月29日,韩国首个市立的、专注于摄影艺术的公共美术馆首尔摄影艺术博物馆启幕。它坐落于首尔东北部的道峰区仓洞(Chang-dong, Dobong-gu),是首尔市政府一项大型城市更新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首尔摄影艺术博物馆 © Jadric Architektur
在韩国,尽管摄影艺术蓬勃发展,但长期以来缺少一个国家级的公共机构系统地收藏、研究、保存和展示其摄影历史与当代作品。首尔摄影艺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就是填补这一空白,成为韩国摄影艺术的“历史档案库”和“学术研究中心”。它致力于梳理从19世纪末至今的韩国摄影发展脉络,保护珍贵的摄影遗产,并为未来的摄影艺术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首尔摄影艺术博物馆内部 © Jadric Architektur
首尔的文化艺术设施高度集中在以江南区和钟路区为核心的市中心地带,而道峰区等东北部地区则主要是居住区,缺乏大型文化地标。将韩国首个市立摄影馆建在这里,是一次战略性的“文化播种”。它旨在将文化资源引入相对薄弱的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将仓洞地区打造成首尔东北部的文化艺术新中心。
开馆展《仓库的故事》展览现场 © Seoul Museum of Art
8
美国洛杉矶
DATALAND
DATALAND专注于展示利用人工智能(AI)和数据可视化创作的艺术。该馆计划于2025年末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中心、由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综合开发项目The Grand内正式开放。
DATALAND的根本宗旨是探索人类想象力与机器智能协作的边界。它不将AI视为取代人类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这里的艺术品是艺术家设定概念、提供数据、训练模型,然后由AI进行海量运算和可视化生成的结果,是人机协同创作的结晶。
Image: Courtesy of DATALAND
DATALAND坐落于洛杉矶市中心的The Grand开发区内,由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它的邻居是迪士尼音乐厅、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和布洛德博物馆(The Broad)。在这个世界级的“文化长廊”中,DATALAND的加入,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填补了一个关键的空白——它注入了未来主义和科技艺术的维度,使这条街区的文化生态从经典到当代,再到未来,实现了完美闭环。
对于游客而言,DATALAND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完全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它不再是“观看”艺术,而是“进入”艺术。这种独特的吸引力将吸引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爱好者、数字原生代、未来主义者以及对新奇体验充满好奇的广大游客,为洛杉矶带来全新的游客群体。
9
荷兰鹿特丹
Fenix移民博物馆
Fenix Museum of Migration
Fenix博物馆是全球首个以“移民”为宏大主题的艺术博物馆。它坐落在一座经过精心修复的、历史悠久的港口仓库——Fenix仓库之中,这个仓库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移民史。Fenix博物馆是欧洲第一个由中国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的文化地标,于5月15日开幕。
Fenix博物馆
Photo Credit:Iwan Baan
Fenix博物馆外景
Photo Credit:Iris van den Broek
与传统历史博物馆不同,Fenix不专注于呈现冰冷的历史数据或政治事件,而是聚焦于充满情感的个人叙事。它通过收集并展示成千上万个移民的私人物品、信件、照片和口述故事,让参观者直接与个体生命经验对话。这种“由小见大”的方式,使得“移民”这个宏大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充满人情味。
开馆展“万向流转”展览现场
Photo Credit:Iwan Baan
作为“世界首个移民艺术博物馆”,Fenix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它不仅为鹿特丹增加了一个景点,更是创造了一个能吸引全球特定兴趣游客(如对社会史、艺术、建筑感兴趣的深度游客)的目的地本身。它将极大地丰富鹿特丹的旅游产品线,提升鹿特丹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名为 Tornado 的双螺旋楼梯。
Photo Credit:Iwan Baan
10
美国纽约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
Studio Museum in Harlem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是全球范围内,将自身核心理念与在地文旅结合得最为出色和深刻的典范之一。它完美地诠释了美术馆如何能够既是国际顶尖的艺术机构,又是社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心脏。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新馆外观。图片由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提供。© Albert Vecerka/Esto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由一群艺术家、社区活动家和慈善家于57年前在曼哈顿上城区第五大道租来的阁楼空间中创立。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的建馆理念根植于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的时代背景。它的诞生本身就是对当时主流艺术界忽视甚至排斥非裔艺术家的直接回应。
哈莱姆画室博物馆新馆内景,展示了其标志性的“阶梯式中庭”(The Stoop)与“主楼梯”(The Grand Staircase)。
图片来源:哈莱姆画室博物馆。摄影:© Dror Baldinger, FAIA
哈莱姆本身是纽约乃至全球闻名的非洲裔美国人文化中心,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回顾爵士乐、民权运动的历史,更能看到哈莱姆乃至整个非裔社群充满活力的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