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庆 《大开大合》545万港元 台北罗芙奥 2008-12-07
各就各位 以新的观念静观面对
先澄清一个幻象:有非常乐观的人士说,经济低迷正是买入艺术品的好时机。在其他市场都遭到重创时,艺术品市场仍然给人切实可靠的感觉。而且,艺术市场与股票金融的相关度并不高,有钱的人仍然有钱,他们还会来买的。这个在道理上十分顺畅的说法,恐怕只能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保持沉默。虽然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1987年全球性股灾这5个对世界带来灾难的阶段中,艺术品市场的增长都超过了100\%,因为那批拥护核心驱动力的尖端人群,在世界的转变中放出了占据的很多艺术品资源。但那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旧文了!21世纪的金融海啸,联动性之迅速、持续时间之久、破坏性之深远,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况且,如今的全球当代艺术市场已经相当程度的金融化,早已不像上世纪中期那样慢条斯理的单纯。
瞧,美国艺术市场中的产业界公司股票全部大幅下挫,从2008年伊始到11月底以来的股票数据显示,美国苏富比拍卖公司的股票价格每股从55.6元降到7.61元 ;大型的网络公司Artprice股票从20元跌到了4.39元;另一家网络公司Artnet每股从11.8元跌到了3块多。是的,这种痛楚还在不断蔓延。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当然还有艺术品市场,都在经历共同的阵痛。气温上的冬季,即将过去。艺术市场的冬天还有多久?艺术顾问陆洁民讲得好:“我们认为秋天、冬天才刚刚开始,其影响短则三、两年,长则八、九年,我们都要有一个新的观念来面对生活。所以,2009年是大家调整心态的时间”。他总结道,“对艺术家来说,保持他内心纯真的部分,努力创作出好的作品,就不怕海啸了,可以勒紧裤袋,渡过难关。好的画廊应心存善念,必须对社会有责任感,不卖假画、不卖差的东西,如果持续做对的事情,也会持续经营下去。收藏家面对这次危机,原来是以赚钱投资为目的,现在也要回到美的回归,让自己的眼力,审美能力加强,挑出精彩的作品和好的艺术家,这样整个市场自然会有好的调整。”基础的市场环节健康了,拍卖行也就得以喘息。在减量调价之同时,终于可以做回自己的本职角色,提炼出更多有持久学术和商业价值的名家名作,而不再成为嘈杂炒作的卖场。
后话
英国《独立报》2008年11月16日发布了一份最“好卖”的当代艺术家名单。这份名单是根据全球最大的拍卖数据网Artprice和法国安盛保险集团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2900场拍卖会结果的统计分析之后作出的。排名在前20位的艺术家中,有13人来自亚洲,其中有11位中国艺术家。
十强中的前4位分别被西方艺术家杰夫·昆斯、吉恩·米切尔·巴斯奎特、达米尔·赫斯特和理查德·普林斯占去,亚洲艺术家占剩下的六席,其中五人来自中国,分别是张晓刚(第五)、曾梵志(第六)、岳敏君(第七)、王广义(第九)、刘小东(第十)。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位居第八。之后依次是蔡国强、严培明、陈逸飞、方力均、刘野、周春芽。
注意,数据是截止到2008年6月的。之后的金融海啸几乎颠覆了整个格局。我们等等看明年的名单中,还有哪些中国艺术家?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