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舒勇:说中国功夫霸道的人心理脆弱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2010-08-19

世博会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在塑像前摆Pose拍照留念

 

<<<舒勇个人主页

 

  8月17日,50座李小龙“踢馆”瓷塑齐刷刷亮相上海世博会城市广场。塑像中的李小龙摆出了经典的高劈腿姿势,不同的是这些李小龙的腿都踢着一座知名建筑,包括白宫、悉尼歌剧院、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等。这批塑像名为“China功夫”,由著名当代艺术家舒勇领衔创作。

 

  和舒勇以往的作品一样,“China功夫”又引起了一片争议与讨论。有人认为,李小龙的“踢馆”造型给人感觉太霸道,似有文化霸权的意味。舒勇则称,不是雕塑造型太霸道,而是某些人心理太脆弱。

 

  应佛山之约的“命题作文”

 

  此次佛山参加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示的主题是陶文化,因此“China功夫”实际是“命题作文”。舒勇表示,接到佛山方面的邀请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采用陶瓷的形式鲜明地突出佛山的特点。他表示,中国在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一是陶瓷,二是武术。他在国外访问时,很多老外一见到他就说“Kung fu”(功夫),而国际巨星李小龙恰好又是来自佛山,最后才有了这样一个构思。

 

  尽管雕塑采用了李小龙的经典造型,但舒勇特别声明说:“这个雕塑的形象不仅仅是李小龙,而是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佛山籍武术大师衍生的、代表中国功夫的综合形象。”

 

  据悉,“China功夫”的雕塑作品一共创作了数百件,此次在上海世博会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世博开幕前,佛山向全球征集“佛山陶瓷故事”,最后征集到49个故事,分别来自大英博物馆、悉尼歌剧院、迪拜七星级酒店等世界知名建筑,在世博会上展出的正是蕴藏了49个故事的雕塑作品。舒勇透露说,囿于世博会的展示限制,展示的主要是雕塑作品部分;世博结束后,“China功夫”将融合电视、行为、装置、雕塑等各种艺术语言,形成完整的当代艺术系列作品。

 

  造型是“踢馆”也是“托举”

 

  在谈到“China功夫”引起的争议时,舒勇有些激动:“不是雕塑造型霸道,而是某些人心理太脆弱。”舒勇表示,在当代艺术中这样的创作方法已是司空见惯。造型仅仅表示了佛山陶瓷走出中国,也寓意中国功夫无所不在。他指出,China的本意是陶瓷,但却演化成世界对中国的称呼,“China功夫”指代了中国的崛起和强大。

 

  创作团队成员、广州美院教授胡川妮则表示,造型可以理解为“踢馆”,也可以理解为“托举”,佛山陶瓷托起了很多重要建筑,而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也日益增加。“托举是承担责任,脚跟要站得很稳,没有这个功夫就会倒。所以我觉得佛山的智慧、中国的智慧非常了不起。”胡川妮说。

 

  为做雕塑变成“周扒皮”

 

  舒勇表示,自己做“China功夫”是希望以一种文化、艺术的方式去传达和平的崛起,所以塑像采用了最激动人心的红色。他之前并未接触过陶瓷创作,整个雕塑的制作花费了约半年时间。其间上百名员工从每天早上8点一直做到夜里两三点甚至通宵。舒勇自嘲地说:“这几个月我越来越像包工头,像一个非常残酷的周扒皮。”舒勇说,自己不懂陶瓷,就是凭着执着才做出整组作品,用最笨的方法做出最有技术含量、最炫的东西,有点像愚公移山。

 

  “世博对于中国无疑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想借助世博将‘China功夫’塑造成中国人的精神雕塑,正像自由女神成了美国人的精神雕塑一般。” 舒勇总结说,中国不是普通的功夫,是创造的功夫、文化的功夫、思想的功夫,希望游客能通过它体验到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未来。

 

【编辑:小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