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伦敦原版初印《大清国地图全图》
对于12月17日将在在建国宾馆开拍的“上海泓盛2012秋拍纸杂文献专场”的一件1867伦敦原版初印《大清国地理全图》硬皮精装本,近来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这件第三方出版的书内收录之大清国地图,清楚的标注出钓鱼岛(Tia Yu Su/闽南语发音标注)属于中国领土所辖之范围。
从今年各大拍行所出现的古籍文献拍品中,本网编辑发现,除泓盛此件拍品外,还有保利此次秋拍“古代书画专场”中的清嘉庆年间墨迹本《记事珠》、西泠印社拍卖此次秋拍的1971年蒋介石政权《关于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声明》原稿(最后发表定稿)、以及上海博古斋此次秋拍的日本明知年间石版套色印东京藤山堂出版的《台湾完全地图》4件拍品都从不同角度和立场证实了钓鱼岛属于中国。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也在新浪微博中转发评论,几家拍卖公司征集到关于“钓鱼岛”的拍品,也属“应时应景”。
上海泓盛纸杂文献部高级顾问郭萌认为:拍卖行紧跟时事热点,从拍品上来说主要有广告效应。通过聚焦一件时事热点拍品,不仅仅可以吸引感兴趣的藏家,更多的可以吸引新买家的加入,来关注古籍文献,也提升公司的一个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纽约AAA恭亲王府藏品专拍图录》封面
而除了这部《大清国地理全图》,此次泓盛纸杂文献专场还有一件重点拍品,即1913—1960年代日本山中商会、美国安德森画廊、帕克勃内画廊、纽约佳士得、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伦敦苏富比等欧美大型中国艺术品收藏机构所出版之重要古美术文献及展览图录一组110册。为历年来国内拍卖海外顶级收藏图录最多一次。
而这110册中,内含1913年日本山中商会原版初印《纽约AAA恭亲王府藏品专拍图录》一册全。恭亲王府的藏品基本可谓等同于清宫旧藏,著名学者侯仁之也曾写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感慨。而这部专拍图录具有很强的论证性。据郭萌透露,此书目前已知存世不足7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善本特藏部也无此书实物收藏,而恭王府博物馆在2005年向山中商会的家族后人也曾借过此书使用。目前可查资料当中,官方没有此书收藏,私人收藏目前无从考证,但从近50年市场流通情况来看,这部《纽约AAA恭亲王府藏品专拍图录》在拍卖上是第三次出现。此前北京诚轩和纽约佳士得曾有上拍,成交记录均超过3万美元。
泓盛纸杂文献部高级顾问郭萌
古美术文献备受国人追捧
2007年以来,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看涨。郭萌谈到,“古籍善本也是顺应行情,虽比不了书画等板块,但增值幅度整体提升。纸杂文献属于古籍善本大板块的分支门类,尤其是文献板块真正得到大家关注,还是从2010年以后。近几年,艺术品某些板块增值幅度有些放缓,有些甚至是下降。但是文献板块,可谓一枝独秀。尤其是古美术类文献,目前在中国备受大家追捧。
我个人观点,从2010年以来,美术类文献行情有一定抬头,但是单从价格的增值幅度来看,其实并没有涨多少。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49年以前,西方出版的关于中国内容的古美术文献,按购买力来算的话,以现在价格,相比于解放前,还没有以前的价钱高。实际来讲,就是一直没得到很多人的重视。为什么?很简单,这类古美术文献一直是以一种工具书的角色出现在市场上,而不是以一种藏品的角色来出现。所以一直没得到很多人的重视。我个人觉得,文献板块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而谈到为什么大家对于古美术文献“情有独钟”时,郭萌表示:“文献这块基本上有几个大类别,比如像历史类文献,但没有美术类文献受吹捧的最直接原因,不是搞收藏的人都能发现,历史类文献的印刷程度和精美程度都没有美术类文献好。古美术文献大多出版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而历史类文献大多出版于17世纪至19世纪。第一,从整体上来说,历史类文献的精装程度要比美术类文献差一大截,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美术类文献好看。第二,如果是出版于解放前的古美术文献,至少能说明书中所载的作品是解放前遗散至海外的中国收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因为在1949年解放后,政府限制了文物出境。现在市场有很多藏品来源备受争议,但如果能找到解放前出版的文献中有此件拍品的记载,那就会大大提高藏品的真实和可靠性,是藏品来源的有力依据。”
古籍文献热成风潮 以玩养藏摆正心态
古籍善本随着市场的推动,近几年颇为受到关注。从各大拍行公开的历年拍卖成交数据显示:嘉德2001年春拍,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不过280万元,而在2010年春拍中,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相较10年前却连翻近20倍,高达4579万元。北京保利2010年春拍古籍善本专场成交额3050万元,北京翰海成交额1108万元。而今年春拍匡时所上拍的“过云楼”更是将古籍文献推向了另一个古籍文献市场的新纪元,从次方级增长的成交额上看,古籍文献版块已然成为艺术市场中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少艺术品投资爱好者就瞄准了这一块“福地”下手,而对于古籍文献类的投资收藏,郭萌建议藏有还是要摆正心态,以玩养藏,不建议以投资心态介入。其一,目前纸杂文献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例如有些解放前西方出版的文献只有几千块钱,非常适合老百姓收藏,只是缺乏国内藏家的更多关注。其二,文献类板块大多藏家都是以“玩”为主,如果有很好的藏品,藏家自己喜不喜欢是重点。而文献类藏品又具有特殊的历史内涵,投资者如果想要“快进快出”寻求利益未必可行,建议在收藏中体验藏品增值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