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刘慧玲 综合 2013-09-20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开幕现场(左上-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左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右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右下-艺术家卢甫圣)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开幕现场(左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左三-卢甫圣、左四-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后面的作品为《知一知二之间》

2013年9月20下午4点,“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计呈现卢甫圣先生自80年代以来创作的130余件精品力作,以及近三十年来积累的上百万字的等身著作,诗词文献,以极具现代感的呈现方式全面展示这位集艺术家、理论家、文化学者、资深出版人与美术教育家等身份于一身的学者型艺术家多向度的文艺成就。

走进展场,主圆厅呈现一幅长37.5米、高2.4米的巨作《知一知二之间》,这幅巨作可谓万山红遍、气象万千,将中国山水画诞生之初的精神气质与极具现代感的平面视觉效果熔冶为一,这种极传统与极现代的视觉感受的融合,触摸到了走到了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时代性命题:即在全球化的文化时代里,面对中西混一的共通的文化情境,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如何从传统的形式中蜕变出来,获得一种包容了文化根性与时代共性的新的可能。这幅作品或是目前可见最长尺幅的当代中国山水画,其视觉形式不但暗扣主题——知一知二之间,呈现一种具象与抽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下之间亦此亦彼的通融状态,更是通过这种充满哲思的主观性空间的塑造,促使观众打破视觉的官能感受与思想的抽象演绎之间的藩篱,在作品整体宏大而沉静的氛围的衬托下,从画面微妙的变化中感受东方艺术诉诸体验的传播之道。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展览现场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叠嶂过雨》 247×123 cm  水墨设色 2006

除此之外,展览还着重展出了卢甫圣先生对中国人物画的全新思考与创作。人物的极致夸张与山水的至理至性,体现了人物即山水、山水即人物的观念追求,人物是历史与文化符号的鲜明载体,山水是中国绘画特质的独特孕育,两者的结合成就了当代人物画对接西方观念与中国方式的新图景。将卢甫圣的人物新作《天下熙熙》、《此岸》、《入时无》、《九域》系列,与《知一知二之间》、《终南》、《青山见我应如是》、《国色》等山水花卉作品并置齐观,不尽体现了艺术家在不同科目中所取得的成就,也可以在有意义的比对与关联中把握卢甫圣艺术的共性气质,一种沉潜与超越兼具的艺术风格。

据悉,展览持续到2013年9月28日。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词源》 138×69CM 水墨设色 2006

卢甫圣的艺术观点

绘画是一种奢侈,而且是一种人人都能享受的奢侈。无论对于画家还是观者,它都用最简便的方式,把看不见但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从而弥补造物主给人类留下的缺憾。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文化生产规模和文化消费能力,带给了人们太多的奢侈,能享受绘画之奢侈的人反而少了。对于绘画来说,这未始不是件好事,因为只有排除喧嚣与浮华,而植根于真正需要绘画之奢侈的人,它才会将视觉符号升华为活生生的生命状态,才能载负形形色色的心绪、欲念和人生经验,才有希望切入那条确实指向当代、指向此刻因而必然引向未来的历史发展长链。

作为继续享受着绘画奢侈的一员,我是珍惜这份奢侈的。每当抚纸弄笔,披轴展卷之际,那种沉静而肃穆的审美感受,那种通向尘世之外、历史之外、时间与空间之外的超越意识,便油然而生。尽管古人的曲肱饮水或陋巷箪瓢之乐已经一去不返,但在强调反身而诚的中国文化传统尚能依稀回味的今天,保持对绘画的静观通达态度,仍然不算太难。正是基于此,我愿意将自己的奢侈公之于众,与同好们交流共享,并借以享受更多的奢侈。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国色·则》 140×69 cm  水墨设色 2007

艺术评价

卢甫圣先生是一位有思考,立足传统,又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作出突出成就的非常独特的艺术家。他是画家、理论家、思想家,也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出版家,是修养很全面的当代的中国艺术大才。从他的作品里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气质里面,又不完全是传统的、程式化的技巧,而是对中国的绘画优秀传统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吸收,然后又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把它释放出来。他艺术中现代构成意识,色彩处理手段、装饰风格,甚至很多画面把中国的篆刻、书法,大量地融汇到他的作品里。虽然是几条线、几块颜色,但单纯中追求着丰富,简练当中追求博大。他的艺术正是中国当代的文化精神。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卢甫圣应该说是我们当代中国画界非常有修养,有学术见解,有探索精神,有创新精神的一位艺术大家。他的艺术创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我觉得和他整个文化修养、美术史论的修养,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他善于思考,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有密切关系。卢甫圣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对文人画很有研究。他的著作《中国文人画通鉴》。明确的指出,文人画成就是中国艺术宝库里面非常重要的财富。但是文人画传统已经成为过去。卢甫圣对当代的、时代的进步,包括国际上的绘画理念,他吸收经验来进行新艺术的创造。所以卢甫圣的艺术创造,是文化精神的继承,是富有个性的、富有时代特性的。可以说他是文人画的继承者,也是文人画的叛逆者。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展览现场(上左-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庞茂琨,上右-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祖英,下-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参展作品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观众在观看作品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何有何亡》 144×70 cm  水墨设色 2008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九华春》 144×70 cm  水墨设色 2007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晴色》  247×123 cm  水墨设色   2007

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

卢甫圣 《岫壑》  247×123 cm  水墨设色 2007

【编辑:刘慧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