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林飞:与印象派大师对话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丛小燕 2013-10-11

《莫奈先生早安》100cm×50cm 设色 纸本 水墨 2013年

罗一平曾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林飞的艺术可谓独树一帜。他不属于任何一派,在同时期几乎找不到参照者。他只是在以一种非世俗的艺术精神,用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对所认识的世界加以图像诠释,从而让人们在他作品中品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象。

林飞这种独特的美学趣味,不免令人想起魏晋之文人遗风,尤其体现在这些“清净”、“无为”的指墨小品里,艺术家运用东方哲学模样的“无形之抽象图式”来表现“有形的隐秘文化内涵”,亦令观者领略到一种飘逸、灵动之美。有所不同的是,从艺术家的诗、文、书、画(架上油画、纸本水墨)、篆刻、陶瓷、摄影等多元的艺术呈现方式中,却能感知到他始终保持着某种不合作层面上的积极入世姿态,无论是其画中的异石、残荷、墨竹以及不时闪现的小精灵,抑或极具丰富暗示与象征意义的大片背景留白,如此这般童真稚趣之外,却蕴涵着对艺术、生命、世态那份“飘乎遗世独立”的坚守与挚诚;看似对中国传统水墨元素的“断章”,实则不忘取其个中文化精神“要义”,手指与纸、墨的直接触摸,更像是“随意”的勾勒,却铺陈出更为深邃的文化幽径。

林飞的指墨艺术可以理解为一种东方文化语境背景之下具有当代意义的时代观念阐释。几十年的传统水墨造诣,对西方哲理与东方思辨的通彻达观、中西合璧,使得他能够在东西方艺术语言方式之间游走自如。

林飞一直提倡回视传统、回归自然,早在13年前就曾提出极具东方文明精神的“后文人主义”,这一崭新的理念正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这是对“老庄”哲学的反观自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再延续,也是对当今文化语境的思索与探寻。艺术家用独特而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文人关注、思想和对世界的体察与认知,其中都体现着一份东方精神的释放——返璞归真。

不久前,林飞夫妇前往法国南部,重走印象派大师之路,归国后不久创作了这批《莫奈花园》,如同林飞夫人余萍说得那样,欧洲之行是个契机,开启了林飞艺术创作的新篇章,画出的画就像那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色彩、神韵都来自那里。

侠客仗剑行走天涯,想必林飞心中也自有一阕属于自己的艺术江湖与自留地,江湖变幻莫测,诗、文、书、画(油画、国画)、篆刻、陶瓷、摄影便是他的八大法器,居处坐拥花草小园环抱、爱种葫芦与竹荷、崇尚澹泊人生的“美髯君”林飞,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超然,有传统文人素来秉持的遗世决绝与放达通透,也有不失敢于跳脱繁浮、喧嚣艺术行规的勇气和凛然,去寻觅一隅心灵的归属与栖息之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