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保利拍卖二十周年丨我们应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

来源:北京保利拍卖 2025-07-25

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交易活跃、参与者众多,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始终还有一个问题困扰大多数参与者或新入行的人,那就是我们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而收藏艺术品,既会涉及个人审美爱好,也涉及金融投资以及对艺术品文化价值判断的复杂决策。很多藏家常常陷入选择困境:是纯粹追随个人喜好,还是以投资回报为导向?还是顺应艺术史的角度判断作品的长期价值?三个维度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也有各自的问题、困难与局限,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在我看来,艺术品收藏的第一原则应当是“喜欢”。因为无论作品的市场表现如何,如果藏家无法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或审美愉悦,收藏行为便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极为多元,从架上绘画到装置、影像、数字艺术,不同媒介的作品能够触发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草间弥生的波点系列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发观者的心理共振,而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绘画则以静谧的色彩唤起深沉的冥想,张晓刚的作品会让你回忆过去的某段历史,收藏者应当优先选择那些能打动自己的作品,而非盲目追随市场潮流。

张晓刚《全家福》
2002-2005年作
布面油彩
280×450cm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 Lot 4439
成交价:RMB 29,325,000

而许多资深藏家还会围绕某一主题、流派或艺术家进行系统性收藏,例如专注于女性艺术家、抽象表现主义或亚洲当代艺术的藏家,他们往往能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收藏脉络。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的体系化收藏,不仅能提升审美满足感,也可能在未来形成独特的市场价值。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以个人喜好为导向,豪掷1.1亿美元拍下巴斯奎特的《无题》,尽管市场对其高价存疑,但对他而言,情感价值远超投资回报。当然,这并不表示,作为收藏家你不需要去学习以及你的“喜欢”是不会变的。事实上,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收藏家,都会在不断学习和对行业有了深入了解后,改变了自己的喜好。

巴勃罗·毕加索《两个沐浴的女孩》
1933年作
纸本、马克笔、水彩
39×50cm
北京保利2021年春拍 Lot 3046
成交价:RMB 3,162,500

第二,尽管艺术品的首要价值在于精神层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艺术市场已成为全球资本的重要竞技场,很多人参与当代艺术的收藏,也是出于对其价格能够不断上涨的期待。而艺术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稀缺性、艺术家知名度、背后运作机构的实力以及整体经济氛围。就如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买艺术品其实就是买艺术家。一些已故艺术家如巴勃罗·毕加索、弗朗西斯·培根、安迪·沃霍尔、吴冠中的作品因国内外市场已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价格往往比较稳固;一些当代在世艺术家,因为严格控制作品数量,背后运作机构实力强大,也可以卖出非常高的天价。

曾梵志《面具》
1999年作
布面油彩
222×330cm
北京保利2018年秋拍 Lot 3226
成交价:RMB 28,750,000

就以保利拍卖数据为例,2021年春拍中,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1.61亿元成交,创下其个人拍卖纪录,反映了市场对其作品的持续认可,也因为其先后与香格纳、高古轩、豪瑟沃斯等国内外顶级画廊的合作;同样也因为与重要画廊合作,青年艺术家如贾蔼力、黄宇兴的作品在近年拍卖中涨幅显著。并且,高流动性也是艺术品作为资产的重要特征,顶级拍卖行的常拍艺术家如赵无极、刘野、周春芽通常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当然,价格在市场中的波动往往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整体经济遇冷的环境下,价格下降甚至短期打对折的现象也是有的。而一些新兴艺术家作品,因为缺乏时间的检验,也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贾蔼力《二月物语——永远(海)》
2006年作
布面油画
300×200cm×3
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 Lot 1110
成交价:RMB 20,700,000

因此,作为艺术市场的投资者,需要非常谨慎对待自己的收藏,构建多元化的收藏体系,最好是有一个购买的系列名单,而不是只买一两个艺术家的作品。此外,艺术市场短期的价格,也受经济环境、文化潮流的影响,例如NFT艺术在2021年爆发,但因其投机属性较重后又迅速降温。当然,投资艺术品最好是将变现的时间放得越长越好,五到十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时间,短期投机,往往可能遭遇失败。

刘野《小海军》
2000年作
布面油彩
105×92cm
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 Lot 1922
成交价:RMB 13,440,000

第三,从艺术史的发展判断作品价值,这是目前看来艺术收藏最好的方式,但也是最难的方式。从拍卖市场可以发现许多天价拍品并非仅因稀缺性或炒作,而是因其在艺术发展脉络中的里程碑意义。艺术史青睐那些推动媒介、观念或技术边界的作品,例如杜尚的《泉》重新定义了艺术的边界,徐冰的《天书》以伪汉字挑战语言权威,成为当代艺术经典。

徐冰《新英文书法·奥登诗》
2007年作
纸本水墨
124×69cm×6;124×23.5cm×2
北京保利2014年春拍 Lot 506
成交价:RMB 2,300,000

还有“85美术思潮”期间的艺术家作品,因为“85美术思潮”在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比如孟禄丁、耿建翌、张培力、余友涵等人该时期前后的作品,都拍出了很高的价格。并且被重要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家通常具备更强的学术背书,例如蔡国强的火药艺术因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全球影响力,被纳入古根海姆等顶级机构,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并且,具备了艺术史的目光,就可以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寻找自己收藏对象。

耿建翌《理发系列之二“85年夏季第一个进入美容厅内的女人”》
1992年作
布面油彩
185×135cm
北京保利2024年春拍 Lot 1520
成交价:RMB 4,600,000

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非西方艺术家的价值正被重新评估,除了中国外,非洲、东南亚、日韩艺术家,在近年拍卖中表现亮眼,反映了多元文化叙事的崛起。以保利拍卖为例,2022年香港秋拍中,奈良美智的《温室女孩》以1.03亿港元成交。但是艺术史角度,不仅考验收藏家的眼光,也考验他的学识、历史判断和文化格局,这是并不容易的事。

奈良美智《GIRL IN THE MOON》
2008年作
木板丙烯
D:250cm
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 Lot 1235
成交价:RMB 24,725,000

总而言之,理想的艺术品收藏应当兼顾个人喜好、投资潜力与艺术史价值。当然,这样很难,不过,确保收藏能够具有长期陪伴的愉悦感,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此之上,我们再关注一下稀缺性、流动性与市场周期,并选择具有创新性、学术背书的作品以确保长期生命力,就能够选到你钟意的艺术品。而这个前提,是需要藏家不断学习、避免盲目跟风、咨询专业顾问来完善判断。相信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艺术品!

文/李国华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从事艺术批评、艺术家研究、展览策划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深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