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日本天才艺术家石田彻也 《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 领衔邦瀚斯现当代艺术拍卖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5-05-16

香港邦瀚斯2024春季雅逸精品拍卖​“现代与当代艺术”​专场将于5月25日下午4时举行!本专场汇集萧勤、朱铭、李真、常玉、乔治·康多等当代艺术家佳作,以日本天才艺术家石田彻也作品​《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领衔,诚邀诸位藏家与爱好者莅临。

艺术始终是人类情感的避风港与灵魂的镜子。它不仅让我们审视自身的存在,还映照出内心深处的挣扎、孤独与希望,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慰藉与救赎。

日本当代艺术家石田彻也(Tetsuya Ishida)在其短暂的十年艺术生涯中,以超现实的视角深刻揭示了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虽然他于2005年因一场意外离世,年仅31岁,但他留下的217件作品至今仍震撼人心。

今春,现代与当代艺术专场以石田彻也的画作《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1996年)领衔,以其独特的超现实风格,直击观者的心灵。

Lot 8
石田彻也
《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
压克力 木板
1996年作
145.6 x 103 厘米
估价 : 5,000,000 – 8,000,000 港元

《空置大厦内的经理座位》的超现实意象

画面中,一位身着三件式西装的“经理”盘腿与扶手椅子结合。这张椅子由金属支架和皮质扶手构成,却显得破旧不堪,扶手上的皮革已剥落,支架上布满铁锈,散发出一种衰败的气息。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位经理的身体似乎与椅子融为一体,他的双臂与椅子的扶手紧密结合,仿佛他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成为了椅子的一部分。他的表情呆滞,眉头紧皱,眼神空洞而无神。作为一名公司经理,他本应拥有权威与自信,然而这种怪诞的“人椅合一”却完全剥夺了他的尊严与身份,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件被使用的物件,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人与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正是石田彻也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现代社会如何将个体异化为机械化的存在。

失落十年下的困境

画面的背景设定在一座空置的大厦内,墙壁上的白色瓷砖和地面上的印花地砖显露出过去的辉煌。这些细节让人联想到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黄金时代。然而,自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一切繁荣景象烟消云散,日本进入了所谓的“失落的十年”,失业率飙升,职场压力与机械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孤独。

石田彻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集体精神状态的写照。画中的经理虽然身处高位,却被椅子所束缚,成为了一个无法动弹的“物件”。石田彻也通过这幅画,将个人的孤独感与时代的失落感紧密结合,让观者在这荒诞的场景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共鸣,甚至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人们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社会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

曾经,经理可能是压迫的施加者,但如今他却成为了压迫的承受者。那张曾经象征权威的扶手椅,变成了一件让人喘不过气的刑具。这种角色的转换,仿佛一个无止境的轮回,让人无力反抗,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无奈的情感不仅是日本社会的写照,更是全球化时代下无数个体的共同经历。

迪亚哥・委拉斯盖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1650年作
椅子不仅是家具,它承载了身份、地位与权力的展现

石田彻也作品的普世意义与国际影响

石田彻也的作品不仅是对日本社会的批判,更具有普世性的意义。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与国界的限制,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石田彻也在工作室

石田彻也:

我深深地被那些圣人般的艺术家所吸引。他们真心相信‘每一笔落下,都在救赎这个世界’,或是能够‘在羊的脸中感到全人类的痛苦’。这让我深刻体认到自己的庸俗。

2015年,石田彻也的作品入选威尼斯双年展主场馆展出,2019年,西班牙马德里的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馆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回顾展,这些国际性的认可证明了他的艺术影响力。2024年12月,香港邦瀚斯“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卖中,**石田彻也《运输带上男人》以10,013,000港元成交,至今仍是该艺术家最高的拍卖纪录。**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仍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与仍在生活中挣扎的我们对话,彼此映照。他的画作不仅是对特定时代的记录,更是一种对人类处境的深刻反思,让我们在荒诞与痛苦中寻找意义。

石田彻也
《运输带上的男人》
1996年作
145.7 x 103.2 厘米
成交价:10,013,000 港元
*创艺术家拍卖纪录 (2024年12月)


香港邦瀚斯春季拍卖
现代与当代艺术

拍卖详情

5月25日下午4时
(香港太古广场六座10楼)

预展详情

5月19日至25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香港太古广场六座10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