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飙 寻找一切隐秘关系
在威尼斯的圣玛利亚教堂里仰望香格里拉的天空,从天而降的信息碎片凝固了时间,这些幻境将带你暂离现实……钟飙的个展《幻真的宇宙》最近正在威尼斯上演,这位艺术家用融合绘画、装置、影像、音乐等元素的方式带我们探讨自我和宇宙的关系,寻找不同时空下的隐秘联系。初见钟飙本人,和我之前的猜想差不多,只是还要年轻,那种哲学般的思考方式就如同他的绘画。我们的采访是伴着红酒的味道和玻璃杯的碰撞声中进行的,他之前还怕自己表达不顺畅,但后来的结果很满意,“原来钥匙在酒里。”他说。
记者:L 钟飙:Z
L:这次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你的大型装置绘画个展《幻真的宇宙》在威尼斯的圣玛利亚教堂展出,这是该教堂首次对外用做艺术展览的空间,是什么样的机缘促成的?
Z:我当时想在威尼斯办个展,希望找到好的场地,结果对方提供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这个教堂,一下子让我有了最好的选择。教堂本身是超越现实、解答终极的关于生与死问题的地方,这也更加符合“幻真的宇宙”这个主题。圣玛利亚教堂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几百平方米,顶高12米,里面挂着59件古典圣像画。我那时看了这个场地就在想,这么美丽的教堂,如果你的作品不好就很容易被“吃掉”。于是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把灯关掉,在黑暗中获得主动设计的可能。最后,教堂就相当于这次展览的孵化器,由它开始孕育与其相匹配的艺术作品。
L:策展人徐钢在展览前言中提出了6个问题以帮助观众理解作品,其中一个问题也是我想问你的:你为什么会把在香格里拉拍摄的天空投影到教堂的穹顶上?
Z:这个教堂特别神奇,一般的教堂顶上都有很多画,而这个教堂顶上居然是白色的。我就想到在这个空白的地方打投影,如果打上天空的投影,那感觉就像是把天顶掀开了,同时有在威尼斯的教堂里看到另外一个城市的天空的意思,这个概念是相当high的。而选择香格里拉是因为它地处高原,离天很近,那里云的变化特别美,可以看着它在蓝天中从无到有,很奇妙。结果拍完回来一查我才发现,香格里拉的解释是“心中的日月”,这种描述人和宇宙的关系正好也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主题。
L:你的81幅作品被悬挂于空中,像是从天而降的碎片,而这些又与周围的古典画相呼应,感觉让人看到了不同的时空。你如此做的用意是?
Z:这主要关于时间和空间。我的那些作品从天而落,就像是带着宇宙间各种信号的信息碎片,时间仿佛在此凝固,就好像是我们感受到的“现在”;教堂的入口两边是巨幅的素描,它们像意识流一样,里面各种形象在翻涌,同时还有一些空的画框,说明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并没有发生兑现,这就像是我们创作时在脑子里面打腹稿一样,这两个就代表了还未显形的“未来”;而上面的圣像画来自几百年前,也就象征着历史的“过去”。有意思的是,我在这个空间里展示了一张叫做《光年》的画。时间发生的事情装在不同的空间段落里,光年就是时空一体化的典型案例。它是光在一年里走的距离,是一个长度单位,但又是以年来计量的。宇宙无限大,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发生,不会是瞬间就到达每一个点。就好比我们在两千光年远的地方架一个望远镜来回看地球,那展现的就应该是两千年前的情况,那时中国的汉朝正发生着某些事情。所以说,在这个宇宙,所有的往事都没有消失,所有的信息都在。这听起来是有点吓人的,尽管生活里面潜藏着所有的秘密,但是我们只能看到我们能看到的那一部分。
L:时空一体化,你用静止的瞬间来诠释“现在”的概念?
Z:我们知道,月亮到地球的光要1.28秒,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1.28秒以前的月亮,而去到1公里远的地方,我推算的时间是3.34微秒。那么如果我们之间离1米远的话,你对于我来说就是3.34纳米秒以前的存在,所以我们对看的双方都是过去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抬眼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到现在发生的事,你眼见的其实全部是过去。也就是说在时间里面是没有现在的,只有过去和未来。我后来听到哲学家奥修说的一句话感到很震撼,他说:“现在是永远在里面的,我们向外看到的则是永远的过去和未来。”
《音乐虫洞 Musical Wormhole》 215cm×330cm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11.
L:那是不是说“活在当下”是你生活的一个理念?
Z:其实“活在当下”这个概念是不用提出来的,你把它根植到你的生活体验当中去就ok了。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沉迷于过去、执著于未来的话,那我们现在的身体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你的灵魂已经不在现在的身体里面了。而过去和未来存在的每一个意义,就是要激活我们的当下。
L:你的画充满大量信息,这种“组织中的混沌状态”是如何形成的?
Z:现在我喜欢随意在画布上泼洒颜色,形成一种在具体形象诞生之前的混沌状态,之后我再按照泼洒的状况来寻找和它相匹配的形象。这样做而得到的好多构图是我之前根本想象不出来的。这种做法就像我们小时候躺在床上看墙上的斑驳,想象那些斑驳所形成的图案一样。总之就是先造势,造势的时候你不用去想结果,造势完了之后你再顺势而为。
L:画面有很强的时代感,有些记录时代的图像碎片是否有你个人经历的缩影?
Z:我的画里个人的具体经历比较少,以前的画中有某个时代中的某个场景的展现,现在就比较少了。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画面重组的方式要时代感强,而不是表达的人或者事物时代感强。其实我的作品,画的不是某种具体的形象,而是关系,是现象下面潜在的关系。
L:在你看来所有事情的结果都是必然存在的吗?
Z:可以这么说。但结果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综合所致。任何一个原因的背后,还有亿万个原因。就像是一场足球比赛进球,我们会觉得是射手的功劳,但是这之前要经历许多人传球、教练的指导等等。所以一切都在运行之中,这次的结果就会变成下一次的原因,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期限,也就是所谓的“临时有效期”。如果我们在这个运行的世界中能找到一种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和谐共生的关系,那就太爽了。
L:你自己找到这种与客观世界和谐的关系了吗?
Z:当你思考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事物背后普遍的联系。我在2009年的时候觉得看得透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就好像是在现象世界里看到了底牌一样,感觉特别从容。但是后来发现越看到下面的东西就意味着你吸取的信息量越大,你就越能感受到世界的运动和变化,感受到最后有时候连睡个午觉都睡不清净了,觉得那个世界动得不行了。所以真正的从容不只是你看透了下面潜移默化的关系,还要有处理这个海量信息的高版本的“处理器”。
L:感觉你不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强调个性,而是喜欢用艺术来呈现“大我”?
Z:人一般都说坚持自我,但那个自我到底是什么?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在那里,我们只是一个个宇宙中的分子结构。就像是人们总是问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后来我发现这三个问题里面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它没有当下,而人存在的唯一形式就是当下,所以这个疑问永远解答不了。
L:你是不是很喜欢哲学,用艺术来探讨世界规律的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Z:我一直对神秘的事物特别有兴趣,喜欢研究表面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我觉得人做事有三个规律特别重要:第一是感知趋势,因为趋势是大于我们人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是要加强愿望,加强我们主动的愿望;第三是寻找方法,努力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幻真的宇宙》展览现场。
钟飙简介
1968年 生于中国重庆。
1991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起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重庆。
重要个展(2000年之后)
2001年 偶然存在 Art Scene China画廊/中国香港
2004年 钟飙 Benamou画廊/巴黎/法国
无处不在 艺术景仓库/上海
2006年 不期而遇 Chinatoday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
钟飙作品展 Zeit_Foto Salon画廊/东京/日本
2007年 璀璨——超过十年的探寻 Olyvia Oriental画廊/伦敦/英国
美国首展 Frey Norris画廊/旧金山/美国
出神入画 798艺术区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北京
2008年 显形 艺术空间/上海
钟飙方位——埃森 Galerie Frank Schlang & Cie画廊/埃森/德国
2009年 大势 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印度尼西亚
2010年 致未来——2010钟飙艺术现场 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
他者之家——钟飙绘画精品回顾展 奥利维亚美术馆/伦敦/英国
2011年 飘——钟飙旧金山个展 Frey Norris当代和现代画廊/旧金山/美国
2012年 现实深处——钟飙2012年新加坡个展 Opera画廊/新加坡
2013年 幻真的宇宙——2013威尼斯钟飙艺术现场 圣玛利亚教堂/威尼斯/意大利
快问快答
Q:艺术是什么?
A:艺术是现实的光。
Q:展览是什么?
A:展览是光照的影子。
Q:金钱是什么?
A:金钱是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
Q:用几个词形容自己的画?
A:以形显态、目不暇接。
Q:用三个词形容自己?
A:务虚、博爱、求真。
Q:在绘画上最难忘的一件事?
A:为父亲画遗像,觉得他在看着我。
Q:生活中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是?
A:步步踩虚,却坚决完成了《幻真的宇宙》威尼斯大型个展。
Q:平时的爱好?
A:深度交谈、尽兴娱乐、艺术收藏。
Q:最欣赏的人是?
A:高人。
Q:生命中对你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
A:爱和创造。
Q:如果不做艺术家,你的第二职业是?
A:希望是建筑师或导演。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