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馆新馆
山东美术馆馆长徐青峰
10月12日,备受关注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新馆盛大开幕。这也是山东美术馆新馆建成后首次启用。
代表中国最高美术成就
记者:十艺节全国美展是山东美术馆第一次承接这么大型的美术展览,这次展览的定位是怎样的?
徐青峰:山东美术馆在十艺节组委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关于展览方面的工作。在前八届艺术节中,美术作品所占份额非常小,从第九届艺术节开始有了专门的美术展,但也只是通过邀请方式征集展出了一部分作品,宣传力度也不是太大,很多艺术家都不知道艺术节中还有美术展。受文化部艺术司的委托,我们参与了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的前期定位工作。作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将全国65岁以上的艺术大家,通过邀请的方式,展出其代表作品,这叫“选人”;第二部分,是将近三年以来全国各种大展中的获奖作品,再经过评选入围大展,这叫“选画”;第三部分,是通过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选送作品参与评比。通过这三个层面,基本上能把近三年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成就的作品选拔上来,相对比较全面。
记者:山东美术馆是如何筹备这次展览的?
徐青峰:首先我们新场馆的面积能够充分地保障这次展览,另外我们的服务保障工作也非常细致。比如这个终审工作会,全国所有美术大展的终审作品都是放在地下评比的,有一些画特别是小画,从俯视的角度不利于展示作品的效果。因此,我们这次评选所有的作品不但全部挂到了墙上,而且每一张画上都有射灯照着它,这样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像这样全部把作品挂在墙上选拔,在国内大展中还是第一次。
全国以往很多大展作品展出后寄给作者时,画的外框有很多都破碎了,有的画面也有损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布撤展时工作不细心。我们这次布展要求作品往展厅里摆放时,要有两块小海绵垫在下面,作品往墙上靠时,也要有海绵垫。布展时要求地面和墙面不能有划痕,作品外框不能有划痕,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戴白手套工作。我们山东美术馆的布撤展工作,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确保展品毫发无损。另外,还要求所有的布展工具都必须有橡胶垫,包括每个凳子腿,我都用手摸过,验查出两个凳子腿没有橡胶垫,马上更换。只有这样细致的工作,才能确保展览万无一失。
记者:应该怎样理解“最好的展示”?
徐青峰:教育推广是我们的一个亮点。全中国的美展,一般都是一个模式,开幕式当天门庭若市,随后逐渐乏人问津。这个展览将在山东美术馆展出两个半月的时间,一年前我们就做了详细的教育推广战略性计划。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跟280个单位签了免费参观协议,把一天分成四个时间段,每天都会有四拨固定的观众前来参观。同时,我们组织了专门的讲解“志愿者”队伍。第一个报名的就是山东省美协主席张志民,他特别要求,到青少年观看专场的时候,给小朋友一张一张地讲解。山东艺术学院的很多退休教师、我们馆的很多退休画家也都参加了此次义工活动。知名艺术家来给大家讲解画,这在全世界的美术馆中也没有几家能做到。
将成为全国著名美术馆
记者:怎样实现“最好的展示”这一目标?
徐青峰:就是把工作想细、做细。政府建起这样一座全国一流的场馆,提供这么多的经费,我们就要考虑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愿意来。一般群众可能会觉得艺术殿堂过于高雅,看不懂的地方没有专业人员讲解,来了之后累了也没有地方休息,没有养成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的习惯。现在,我们在功能设计方面提高了这方面的服务,在新馆内有三处咖啡厅,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休息。展览期间,我们还将安排有关绘画作品欣赏、收藏、中西方美术史、美术大家个案分析等系列讲座。将来,我们要保证一个人在馆里待一天,不累、不渴、不饿、不烦。只有做到了这样的服务,老百姓才愿意来。
当天在评审现场,这次来的很多评委都提出了预约展厅的要求,有的甚至说“我的个展就要在你这儿搞”。此前,我跟全国雕塑艺委会主任曾成钢先生交流,他就说:“我见过的所有的美术馆,没有一个为我们雕塑的布展、撤展想得这么周到。每三年一届的中国雕塑展可不可以在这儿做?”我说不但可以在这儿做,以后每一届都可以在这儿做。以前,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很多展览都要到北京、上海去看。现在,山东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会有很多好的展览过来,我们的服务做到了一流的水平,再加上一流的策展水平,我们这个馆肯定会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全国著名的美术馆。
新思想会在这产生碰撞
记者:这样看来,山东美术馆新馆将会对山东的公益文化事业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徐青峰:把一个馆建到几万平方米,就肯定不是为少数艺术家和收藏家服务的,要是那样的话建一万平方米就够了,建到几万平方米就一定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们的展厅,一个观众的休息坐椅,我们都要深入研究。这是美术馆,一把坐椅应该有艺术的含量在里面。我们要求进到美术馆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所以说,山东美术馆将来会是一个非常有审美情趣的地方。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我们不但在美术方面着力,在文化艺术的其他各个方面,也都考虑得很周全。将来,艺术家、学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都可能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在美术馆的咖啡厅聊天、谈艺术。我还建议一些学会的年会在这儿开,这样逐渐形成一个文化的中心。要是只有美术,还是太单一。
记者:在我省的“三馆”建设中,山东美术馆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徐青峰:博物馆是指向历史,美术馆是面向当代并指向未来,所以有很多新的思想会在这里产生、碰撞,对年轻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记者:美术馆今后会举办一些什么样的活动?
徐青峰:我们会邀请一些艺术大家来主持一些公共教育活动,让他们和群众零距离接触。比如说,山东的某些收藏家喜欢某位画家的作品,我们可能会邀请这位艺术家现场做一些演示,或者举办一些座谈、交流、学术报告会之类的活动。山东有这方面需求的人群是非常多的,因为山东喜欢艺术的人很多,他们非常渴望和艺术家零距离、直接地交流。在十艺节美展期间,我们也将组织一系列艺术家跟观众直接对话的活动。很多美展的开幕式就是闭幕式,开幕式一完,就没有观众了。在我们这里你将会看到,在两个半月内,每天的观众都是很多的。
山东美术馆简介
山东美术馆成立于1977年6月,是收藏近现代美术精品、进行学术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普及审美教育、开展对外交流的省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重要展览场馆,山东美术馆新馆于2012年1月动工兴建,2013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优美的建筑形象、鲜明的建筑个性、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凸显山东文化特色,富有时代气息,集收藏、研究、展陈、教育、交流、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开启了山东美术馆事业的新篇章。山东美术馆新馆规模宏大,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占地3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览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共有11个展厅,展线长度为1500米,一层主展厅净高9米,设置可移动吊顶,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品位高雅、独具特色,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省级现代美术博物馆。
山东美术馆新馆大家谈
“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终评期间,围绕对山东美术馆(新馆)的印象等热点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参与评审的专家。
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到这个馆里来首先感觉很振奋,从外观到内部装修,展厅的格局、设计都非常好,来的评委们都非常满意,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世界一流的美术馆。这些评委都在世界各国看过各式各样的美术馆,我们这个馆的各方面条件一点儿都不比国外的差,可以说具备了进入世界一流美术馆的硬件标准。当然,好馆要有好藏品、好展览,将来这是很艰巨的任务。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这个新馆建成后是第一次来。首要的印象就是山东省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当初说“十艺节全国美展”要在这儿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一个规模这么大,档次这么高的美术馆,还有这么多很有特色的设置和先进的技术在里面,我觉得这充分体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文化的重视。山东省在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方面,可谓是大手笔,这个馆比中国美术馆还要大两倍,我们进来之后感觉是耳目一新,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我局部地看了一下,这个馆的空间、灯光设计等在今天中国的美术馆中可能是一流的。接下来就是这么大的一个馆,我们怎么把它管好,怎么把一流的美术作品吸引到这里来展出,可能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但是就山东美术馆的员工做这次活动的认真程度来看,我还是对它的将来充满信心的。
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
作为一个省,有这样一个美术馆,与我们在其他省见到的美术馆相比,应该说是相当突出的,因为它的规模比较大,设施比较现代化,各方面都很考究。山东省有这么一个美术馆,是省里面对美术事业重视的结果。同时,这个馆也是造福全省人民文化事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建筑。这个馆在国内是很靠前的,同时也不次于国外的美术馆,在国际上也应该是相当精彩的。
广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名誉主任):
山东美术馆的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很多评委看了后,特别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在这里做展览或者是看到更好的展览。有了这样的硬件基础,举办大的全国性的展览,或者是同时举办几个高水准的展览都没问题,世界性的展览我们也有承办的能力。
曾成钢(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有了这个馆,也将是推动文化大省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后,山东省的文化活动,重大展览,将会提升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一个新的起点。我觉得,这个馆在中国,应该说是在前列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很好的,所以走在这个馆里感觉很兴奋。这个馆对整个展示的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包括空间、光线、体量,都做得很细致,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