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富艺斯香港现代及当代艺术春拍预展今天揭幕!现代艺术巨匠重磅杰作亮相

来源:富艺斯亚洲 2024-05-22

富艺斯香港“现代及当代艺术”春拍将于5月31日至6月1日举槌,香港预展今天起至6月1日在位处香港西九文化区之亚洲总部举行! 本季横跨晚间及日间拍卖汇聚一众现代艺术巨匠及抽象艺术大师杰作,如赵无极、朱铭、朴栖甫、李英培、田中敦子、汉斯·哈同(Hans Hartung)等。本文荟萃多件重磅亮点作品,诚邀您莅临富艺斯亚洲总部G/F、1/F及3/F亲身欣赏佳作。

赵无极

我画我的生活,但我也试图描绘一个看不见的空间、一个梦的空间,一个让人即使是在激烈的对立中也能感到和谐的地方。

—— 赵无极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极少有人能像赵无极一样优雅从容、举重若轻地弥合东方哲学和西方抽象艺术之间的鸿沟,发展出深深植根于东方精神的抒情抽象主义。

他对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不仅仅是出于风格上的考虑,而是自身充满动荡与文化迁徙的生活历程的自然结果,引发了对生命和普世哲学奥秘的深刻反思。

赵无极
《30.09.97》,1997年作
油彩 画布,101 x 102厘米
重要亚洲珍藏
此作品登记在赵无极基金会文献库
并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凯及扬·亨德根
正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中
估价:6,000,000 - 10,000,000港元
5月3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此次亮相晚间拍卖的《30.09.97》生动地表现了赵无极的名字所蕴涵的道家观念——无极,作为典范之作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无限以及艺术家无穷尽的上下求索。作品融合了蓝、黄、白、绿等色调,唤起了仿如大海与苍天一般的无限深邃风光。画布上的色彩体现了交融与离散的动态,旨在捕捉生命的无穷变化与永不停滞。画面顶部与中心分别有一缕玫瑰色调,构造了丰富而细致的层次并增添了一种神秘感,邀请观众进一步探索及发现画布中的微妙细节。

《30.09.97》彷如一场精彩绝伦的和谐交响曲,描绘了关于浩瀚宇宙的惊鸿一瞥,引人对塑造宇宙的动态力量展开遐想。

赵无极
《25.11.81》,1981年11月25日作
油彩 画布,81.2 x 100厘米
重要欧洲私人收藏
此作品登记在赵无极基金会文献库
并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凯及扬˙亨德根
正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中
估价:7,000,000 - 10,000,000港元
6月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本次日间拍卖亦将带来一幅赵无极作于1981年的杰作《25.11.81》,它光彩夺目、气势苍茫,是赵无极著名大型抽象风景画创作中一幅瞩目而扣人心弦的典范之作。《25.11.81》自完成以来一直由同一位私人藏家持有,此次为首次亮相拍场,实属千载难逢的珍藏机会。

1980年代被视为赵无极的开创时期,他在中国、新加坡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举办了众多展览并展开重要合作。1981年更标志了赵无极艺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法国大皇宫国家画廊为赵无极举办了他的首个大型回顾展。

赵无极在《25.11.81》中巧妙地运用线性透视,森林两端的浓密越靠近中心轴便越稀疏,在二维表面制造了关于深度的错觉。在这件作品中,蕴含秋意的墨绿与乳白色的粗犷笔触交织,底端的赭红色与芥末黄微妙地若隐若现,是艺术家探索极具挑战的抽象画创作的卓越范例。 这幅画作专注表现光与空间的交互作用,脱离了赵无极“狂草时期”的狂野能量,展现了更加宁静与崇高的宇宙观。

朱铭

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松、沉,讲求内劲、聚力,是稳重而凝聚的一种拳术。我最近的作品就是想愈简单愈好,最好不要显出一丝矫揉造作的技巧,而只抓住精神把太极的韵律感表现出来。

—— 朱铭

对台湾雕塑大师朱铭而言,太极拳是丰富灵感的泉源。朱铭三十出头时师承杨英风,老师向他推荐修习武术来陶冶身心。武术如此引人入胜,以至于他将其作为二十世纪后期创作的主题。

朱铭
《太极系列》(一对),2000年作
铜雕,共有8版,此作为第3版
(i)68.6 x 64 x 75.3厘米;(ii)76.5 x 93.1 x 79.2厘米
重要亚洲藏家珍藏
估价:2,000,000 - 3,000,000港元
6月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太极系列》为朱铭提高国际知名度,更为其赢得多个著名的展览机会:始于1977年东京中央美术馆的展览,其后包括伦敦南岸中心(1991 年)、巴黎旺多姆广场(1997 年)和北京中国美术馆(2006 年)。其他作品于温哥华、伦敦、香港和其他主要城市,以及新北市朱铭美术馆中作为永久典藏。

此次亮相日间拍卖的一对《太极系列》作品正是朱铭最著名的作品中晚期的创作。作品表面展现出材质天然的纹理、强度和光滑度,但经过切割和塑造,分明的棱角及有力的形态体现了武术动作中的协调感、爆发力与伸展。两个个体从多个角度相互平衡,有别于人类有形的形态,以无形无相的初始意象,崇高而自然地以雕塑形式呈现。

朴栖甫

相较于西方艺术家,对我而言绘画是一种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的工具。这一行动所留下的痕迹或残余最终形成一幅画作。在这个语境下,‘描法’代表了无尽的重复。这种重复行动所生成的物质性或身体性——韩纸和颜料不断压在一起后在画面上形成的千山万壑——必须被赋予精神意义。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理解‘描法’的含义。

—— 朴栖甫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韩国单色画运动代表了韩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它标志了一段战后文化反思和复兴的时期,以及殖民主义浩劫之下重建民族身份的需求。

朴栖甫以作为单色画运动的先驱领袖而闻名,他最著名的是其令人垂涎的《描法》系列,而本季横跨晚间及日间拍卖将会带来两件出自该系列的典范佳作。

朴栖甫
《描法第67-78-79号》,1979年作
铅笔 油彩 画布,130 x 162.5厘米
估价:3,500,000 - 5,500,000港元
5月3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即将亮相晚间拍卖的《描法第67-78-79号》作于1979年,作品标题“描法(Écriture)”在法语中意为“书写”,将绘画行为与书法相结合的实践乃植根于东亚传统。朴栖甫用铅笔在白色画布上创作图案,形成了充满韵律的类似书法笔触的细线组合。这种重复的过程体现了朴栖甫的哲学转向,他试图解构自我,接受无目的性,以实现自我与心灵的解放。

《描法》系列浓缩了朴栖甫的哲学之旅和艺术演变,尤其是这幅卓越的《描法67-78-79号》,展示了定义单色画运动的严谨书法实践和仪式性重复,是艺术家职业生涯关键时刻的最佳范例之一。

朴栖甫
《描法第110507号》,2011年作
综合媒材 韩纸 画布,169 x 230.5厘米
卓越亚洲收藏
估价:1,800,000 - 2,800,000港元
6月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而即将亮相日间拍卖的《描法110507号》以炽热的红色呈现,与同系列中的其他作品迥然不同,是朴栖甫在拍场上最具视觉吸引力的作品之一。

艺术家选择将鲜艳的红色应用到这个重要的系列中,其灵感来自于他前往福岛庆祝七十岁寿辰的经历。朴对日本秋叶令人惊叹的色彩着迷,尤其是盘代山周围的枫林。通过将这种全新的色调描摹到他的艺术实践中,朴的作品带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此件作品创作于2011年,属于《描法》系列的后期作品。艺术家脱离了早期的“绘画方法”,开始通过使用韩纸(一种韩国传统手工利用桑树皮制成的纸张),作为一种新的媒材,来扩展其视觉语言。

李英培

当我开始使用木炭时,我立刻发现它与自己的文化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当时我觉得必须与自己的文化保持这种紧密的联结,就像任何一名在一座陌生、语言不通的城市初来乍到的艺术家一样——尤其是一名来自远东国家的艺术家。我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人,远离家乡。对我来说,木炭让我重拾水墨、书法和小时候家里房子的熟悉的感觉。

—— 李英培

李英培是韩国抽象艺术的代表之一,他生于乡村小镇清道,90年代移居巴黎展开他的职业生涯,曾担任单色画大师李禹焕的助理。他的黑白木炭作品让人想起单色画大师,同时也是对这种抽象画独特的重新诠释。

李英培
《风景 ch3–33》,2003年作
炭笔 画布,117 x 82厘米
估价:280,000 - 380,000港元
6月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李英培作于2003年的炭笔画作《风景ch-33》将于日间拍卖上拍。尽管系列题名为《风景》,但任何与自然界或地形相似之处都是模糊不清的。相反地,透过对媒介的选用、黑白之间的平衡、空间的划分、密度与透明度的相互作用,李英培揭示了风景中的形态、空间和元素里所蕴藏着的世界哲学与诗意。

从他所选用的媒介中看出抽象化的宇宙,极简深沉的木炭黑和背景的珍珠白取得和谐的平衡。优雅、轻盈的笔触有条不紊地在画布上重复,形成力与轻的鲜明对比。推拉之间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度量适中的联系在《风景ch-33》更为突出。李英培抽象无形的创作是自发性的,展示了其中真实的本质,赋予每件作品能量、纯洁和灵性。

田中敦子

田中敦子的画作在观者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暗示我们固定的‘自我’边界在实际上是可以改变的,并可以与世界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

——加藤瑞穗

日本战后首个前卫艺术群体“具体派”成立于1954年,致力追求创新和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作为具体派的核心人物,也是该团体唯一的女性成员,田中敦子有着重大贡献,其作品生动地演绎具体派矛盾且近乎自我毁灭的物质美学。

田中最具标志性的作品《电器服》装置展示了田中自身与外在物质世界强烈的感官对抗以及混乱的相互作用。该装置采用和服连身裙的形式,由200多个彩绘电灯泡所组成,重量超过50公斤。

田中敦子
《88D》,1988年作
瓷漆 画布,117 x 91厘米
著名日本私人收藏
估价:1,400,000 - 2,400,000港元
6月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田中在加入具体派后对绘画的探索将短暂的、不具实体的《电器服》表演转化为有形的创作。创作于1988年,此次亮相日间拍卖的《88D》体现了类似的张力,相互纠缠的圆形图案和不均匀的笔触线条仿佛捕捉表演过程中旋转电路产生的耀眼光线。作品以黑色、蓝色、橙色和黄色交织,充满了戏剧性的鲜艳色彩。每一次下笔,田中都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广阔的画布中,不仅留下了她与媒介接触的物理痕迹,更是丈量她自身在时间与空间存在的标记。

《88D》是田中长达五十多年系列创作的一部分。作品重复性的元素增添了机械性特质,随即被充满活力、变化不断的即兴结构所打破,生动地证明了田中在面对艺术和外在世界时对自我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汉斯·哈同

(我的画作)让我感受到大气和宇宙的张力,以及支配宇宙的能量和力量。这些生命,自然和身体的力量是我一直通过动作想要表达的[...]我喜欢这些明确的行动;我尽量避免重复行动,除非最终效果不尽人意。从画布上的即兴创作,这种自发性产生了节奏和强度。

——汉斯·哈同

汉斯·哈同(Hans Hartung)生于德国20世纪初的繁盛时期,他发觉自己与传统的德国艺术界格格不入,当一些同时代画家埋首于具象创作时,哈同展开了与无形之物的对话,从色彩与形式的自由精神中梳理出内嵌其间的情感共鸣。

二战夺走了哈同的右腿,但这没有使他绝望,反而由此获取了刚毅的源泉。身体上的损失成为创造力的催化剂,身体上的限制迫使他探索新的创作途径。哈同在工作室里表演了一场手势绘画的芭蕾,扫帚和树枝成了他的工具,而油彩曾经仅仅只是一种介质,现在则在表演中成为超越绘画行为的积极参与者。

 

汉斯·哈同(Hans Hartung)
《T1989-U28》,1989年作
压克力 画布,162 x 130厘米
此作品以编号T1989-U28收录于
哈同伯格曼基金会之文献库
并收录于哈同伯格曼基金会编纂的《哈同作品编年集》
估价:2,000,000 - 3,000,000港元
5月31日,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哈同在生命的暮年创作了这幅即将亮相晚间拍卖的《T1989-U28》,在画中构建了与其创作之旅共振的雄辩意象。哈同一直是一位创新者,他运用了其标志性的“Grattage”技术,将油彩层层刮去,揭开隐藏其下的历史。画布就像是一份复写本,一张讲述过去和现在的故事的羊皮纸,一种考古学,每层油彩都展现了时间的层次,每种颜色都是记忆的沉淀。

画中的蓝色、米色与黑色戏剧性地相互交叠,在夺目的背景下碰撞与交汇,体现了哈同内心奏响的交响乐。他在厚涂中融入了纹理深度,创造了一种充满光影舞蹈的情感拓扑学。这件反静态的作品呼应了其创作者永不停歇的精神——一件似乎处于永恒运动的作品。


拍卖详情

现代及当代艺术香港春拍

晚间拍卖

5月31日 19:00

日间拍卖

6月1日 14:00

预展

5月22至6月1日 11:00-19:00

地点

富艺斯亚洲总部

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柯士甸道西8号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G/F

名表荟萃:香港XVIII

拍卖

第一部分:5月24日 14:00

第二部分:5月25日 14:00

预展

5月17至25日

地点

富艺斯亚洲区总部

香港西九文化区柯士甸道西8号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G/F

(预展将于1/F进行)

相关新闻